兕觥

sì gōng [ si gong]
注音 ㄙˋ ㄍㄨㄥ

词语释义

古代酒器。用兕角做成的酒器,腹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一般成带角兽头形。盛行于 商 代和 西周 前期。后亦泛指酒器。

词语解释

  1. 古代酒器。腹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一般成带角兽头形。盛行于 商 代和 西周 前期。后亦泛指酒器。

    《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毛 传:“兕觥,角爵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游春话旧,更畅幽怀,还须麈尾同挥,是用兕觥共进。”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酒器。腹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一般成带角兽头形。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后亦泛指酒器。

《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毛传:“兕觥,角爵也。”
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游春话旧,更畅幽怀,还须麈尾同挥,是用兕觥共进。”

兕觥的国语词典

用兕角做成的酒器。腹椭圆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带角的兽头形酒盖,主要盛行于商代与西周前期。

兕觥的翻译

英语: ancient type of drinking vessel

汉字详情

[si]
部首: 209
笔画: 7
五笔: MMGQ
五行:
仓颉: SSUU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象形。本义:雌性犀牛) 同本义

兕,如野牛而青,象形。——《说文》

唐叔射兕于徒林。——《国语·晋语》

兕甲寿二百年。——《考工记·函人》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英文翻译

a female rhinoceros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梅县腔] si1 si5 [台湾四县腔] si1 si5 [客英字典] si1 s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si4 [海陆丰腔] si5 si6 [宝安腔] si1
◎ 潮州话:思衣2(死)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徐姊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zizsiix/szyy
gōng [gong]
部首: 707
笔画: 13
五笔: QEIQ
五行:
仓颉: NBFMU
四角: 29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角,黄声。俗从光声。本义: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后也有用木或铜制的) 同本义

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说文》

我姑酌彼兕觥。——《诗·周南·卷耳》。传:“角爵也。”

(2) 又如:觥爵(盛酒的器皿);觥筹(酒器和酒令筹);觥盏(酒杯);觥盂(酒器)

形容词

(1) 大,丰盛

觥饭不及壶食。——《国语·越语》

觥羊之义。——扬雄《太玄·毅》

(2) 又如:觥羊(大羊);觥饭(丰盛的饭菜);觥责(大加指责)

(3) 刚直、壮健的样子

关中觥觥 郭子横。——《后汉书·郭宪传》。注:“刚直之貌。”

(4) 象声词。如:彭觥(象声词。木板、玉石等的撞击声)

英文翻译

a cup made of horn obst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en1 gong1 [宝安腔] gang1 [海陆丰腔] kwen1 gong1 [客英字典] kwen1 [梅县腔] gwen2 gw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橫庚二合平聲合口二等kwɐŋkruang/ko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