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踣

jiāng bó [ jiang bo]
注音 ㄐ一ㄤ ㄅㄛˊ

词语释义

倒毙。亦指倒毙的野兽尸体。 跌倒。

词语解释

  1. 倒毙。亦指倒毙的野兽尸体。

    《文选·张协<七命>》:“殞胔挂山,僵踣掩泽。” 李善 注:“《周礼》注曰:四足死者曰胔。《尔雅》曰:僵,仆也。” 吕延济 注:“僵踣,毙也。” 杨笃生 《新湖南》第三篇:“而吾国民则如中蛊毒,臟腑蚀尽,终必死亡;如遇鬼妻,精髓日枯,立见僵踣。”

  2. 跌倒。

    唐 元稹 《将进酒》诗:“阳为僵踣主父前,主父不知加妾鞭。”《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四年》:“上视朝每晏,戊辰,日絶高尚未坐,百官班於 紫宸门 外,老病几至僵踣。” 宋 叶适 《刘靖君墓志铭》:“父死,伯不弔,疑将祔於祖。一夕,轝其柩他山,哀呼僵踣,几不活者数焉,遂羸毁终身。”

引证解释

⒈ 倒毙。亦指倒毙的野兽尸体。

《文选·张协<七命>》:“殞胔挂山,僵踣掩泽。”
李善注:“《周礼》注曰:四足死者曰胔。 《尔雅》曰:僵,仆也。”
吕延济注:“僵踣,毙也。”
杨笃生《新湖南》第三篇:“而吾国民则如中蛊毒,臟腑蚀尽,终必死亡;如遇鬼妻,精髓日枯,立见僵踣。”

⒉ 跌倒。

唐元稹《将进酒》诗:“阳为僵踣主父前,主父不知加妾鞭。”
《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四年》:“上视朝每晏,戊辰,日絶高尚未坐,百官班於紫宸门外,老病几至僵踣。”
宋叶适《刘靖君墓志铭》:“父死,伯不弔,疑将祔於祖。一夕,轝其柩他山,哀呼僵踣,几不活者数焉,遂羸毁终身。”

僵踣的网络释义

僵踣

  • jiāng bóㄐㄧㄤ ㄅㄛˊ
  • 僵踣
  • 汉字详情

    jiāng [jiang]
    部首: 221
    笔画: 15
    五笔: WGLG
    五行:
    仓颉: OMWM
    四角: 2121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畺( jiāng)声。本义:仰面向后倒下)

    (2) 同本义

    僵,偾也。——《说文》

    鲍叔御公子小白僵。——《吕氏春秋·贵卒》。注:“偃也。”

    佯僵而弃酒。——《史记·苏秦传》。注:“仆也。”

    即诈僵仆阳病。——《汉书·梁平王襄传》

    僵仆烦愦。——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偃仰僵仆。——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僵死(倒地死去;倒地死去的人);僵伏(倒地而死);僵偃(仰卧不动);僵踣(倒地);僵毙(倒下死亡)

    (4) 死去

    伶悝僵。——《吕氏春秋·贵卒》。注:“毙也。”

    (5) 又如:僵仆(死去);僵坠(死亡坠下);僵槁(枯死);僵落(枯死后落下);僵踞(坐着僵死)

    (6) 〈方〉∶收敛笑容,使表情严肃 。如:他僵着脸

    形容词

    (1) 僵硬。难以活动

    癫疾始作,先反僵。——《灵枢经·癫狂》

    岁寒虫僵。——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僵立(直立不动);僵冷(僵硬冰冷);僵燥(失去水分而硬化)

    (3) 呆滞 。如:僵呆;僵冷(冷漠而无生气);僵滞

    (4) 双方相持不下,事情难于处理,处于停滞状态的 。如:僵局;僵持

    英文翻译

    stiff and motionless, stock still

    方言集汇

    ◎ 粤语:goeng1
    ◎ 客家话:[宝安腔] g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ong1 [东莞腔] giong1 [梅县腔] giong1 [台湾四县腔] giong1 [客英字典] giong1 [海陆丰腔] giong1 [陆丰腔] g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kĭaŋkiang
    [bo]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UK
    五行:
    仓颉: RMYTR
    四角: 601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向前仆倒

    踣,僵也。——《说文》

    甲徒狄因以踣河。——《庄子·外物》

    与晋踣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神物怪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焉。——枚乘《七发》

    一卒持剑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泛指跌倒,摔倒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屡踣屡起;踣顿(颠仆,跌倒);踣跌(跌仆,跌交)

    (4) 陈尸

    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周礼·秋官·掌戮》

    (5) 又如:踣尸(陈尸);踣籍(死伤枕藉)

    (6) 颠覆;灭亡,败亡

    设用无度国家踣。——《管子·七臣七主》。注:“谓散亡也。”

    队命亡氏,踣其国家。——《左传·襄公十一年》

    (7) 又如:踣覆(倾覆,打倒);踣国(颠覆国家)

    (8) 倒毙

    纣踣于京。——《国语·鲁语上》

    英文翻译

    to stumble and fall prone stiff in death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匹候去聲開口一等pʰəuphuh/p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