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卧

jiāng wò [ jiang wo]
繁体 僵臥
注音 ㄐ一ㄤ ㄨㄛˋ

词语释义

僵卧 jiāngwò

(1) 躺着不动

lie down motionlessly

词语解释

  1. 躺卧不起。

    汉 贾谊 《新书·淮难》:“天子使者奉詔而弗得见,僵卧以发詔书。”《后汉书·袁安传》“后举孝廉” 李贤 注引 晋 周裴 《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餘, 洛阳 令自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 袁安 门,无有行路。谓 安 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 安 僵卧。” 宋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之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 轮臺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2. 指物体横躺着。

    宋 欧阳修 《菱溪石记》:“ 菱溪 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最大者,偃然僵卧於谿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 宋 苏轼 《雪浪石》诗:“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引证解释

⒈ 躺卧不起。

汉贾谊《新书·淮难》:“天子使者奉詔而弗得见,僵卧以发詔书。”
《后汉书·袁安传》“后举孝廉” 李贤注引晋周裴《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餘, 洛阳令自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之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⒉ 指物体横躺着。

宋欧阳修《菱溪石记》:“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最大者,偃然僵卧於谿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
宋苏轼《雪浪石》诗:“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僵卧的网络释义

僵卧

  • 僵卧,汉语词汇。
  • 拼音:jiāng wò
  • 释义:(人)身体处于僵挺平直的一种姿态。面朝下卧着或躺着不动。
  • 僵卧造句

    他也认识到梦者梦时其形僵卧,而可感知另一个五彩的世界。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卧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飘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而海明威也在开篇提到,在乞力马扎罗的山顶僵卧着一只冻死的豹子。
    中枪的野猪挣扎了一会后就僵卧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了。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元好问。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孤村不自哀”,在生命的绝境中高歌一曲,死神也会退避三舍。
    仿佛是一具具僵卧在坟墓里的尸体。
    我当时惊讶万分地看到在我的衣服上方整齐并排僵卧着两只刚出生的死小猫,他们的身体下积有一滩小小的水渍。

    汉字详情

    jiāng [jiang]
    部首: 221
    笔画: 15
    五笔: WGLG
    五行:
    仓颉: OMWM
    四角: 2121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畺( jiāng)声。本义:仰面向后倒下)

    (2) 同本义

    僵,偾也。——《说文》

    鲍叔御公子小白僵。——《吕氏春秋·贵卒》。注:“偃也。”

    佯僵而弃酒。——《史记·苏秦传》。注:“仆也。”

    即诈僵仆阳病。——《汉书·梁平王襄传》

    僵仆烦愦。——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偃仰僵仆。——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僵死(倒地死去;倒地死去的人);僵伏(倒地而死);僵偃(仰卧不动);僵踣(倒地);僵毙(倒下死亡)

    (4) 死去

    伶悝僵。——《吕氏春秋·贵卒》。注:“毙也。”

    (5) 又如:僵仆(死去);僵坠(死亡坠下);僵槁(枯死);僵落(枯死后落下);僵踞(坐着僵死)

    (6) 〈方〉∶收敛笑容,使表情严肃 。如:他僵着脸

    形容词

    (1) 僵硬。难以活动

    癫疾始作,先反僵。——《灵枢经·癫狂》

    岁寒虫僵。——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僵立(直立不动);僵冷(僵硬冰冷);僵燥(失去水分而硬化)

    (3) 呆滞 。如:僵呆;僵冷(冷漠而无生气);僵滞

    (4) 双方相持不下,事情难于处理,处于停滞状态的 。如:僵局;僵持

    英文翻译

    stiff and motionless, stock still

    方言集汇

    ◎ 粤语:goeng1
    ◎ 客家话:[宝安腔] g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ong1 [东莞腔] giong1 [梅县腔] giong1 [台湾四县腔] giong1 [客英字典] giong1 [海陆丰腔] giong1 [陆丰腔] g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kĭaŋkiang
    [wo]
    部首: 205
    笔画: 8
    五笔: AH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SLY
    四角: 73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2) 同本义

    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

    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躺;卧而不眠

    弛然而卧。——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卧听风吹雨。——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示儿》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4) 又如:

    (5) 卧冰(卧于冰上。古孝子卧冰事母的故事);

    (6) 卧碑(规矩。原指明清两代在明伦堂立的石碑,上面刻着约束生员的条文);

    (7) 卧佛(横卧的佛像。即释迦的涅槃像);

    (8) 卧治(躺着治事。指无为而治);

    (9) 卧理(躺着理事。同“卧治”);

    (10) 卧苫枕块(卧于草垫上,以土块作枕头。指人子守父母之丧而言。同“寝苫枕块”);

    (11) 卧甲(不解甲而卧。有枕戈待敌之意)

    (12) 眠,睡

    暮卧则梦闻。——《论衡·订鬼》

    (13) 又如:卧不安席(睡不安宁。形容心事重重);卧处(指睡卧起居;寝卧之所);卧起(寝卧和起身。多指日常生活诸事);卧榻之侧(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14) 倒伏;横陈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15) 又如:卧辙(卧于道路上阻止行车。后用作挽留去职官吏的用语);卧骨(谓死于沙场);卧翻(将牲兽翻倒)

    (16) 舍弃 。如:卧鼓(将战鼓弃置不用,使之废卧地上,表示时局清平无战事)

    (17) 燠,暖

    屈木为棬,以张生绢袋子,滤热乳,著瓦瓶子中卧之。——《齐民要术》

    (18) 又方言,专指用开水煮熟鸡蛋。如:卧个鸡子儿

    (19) 隐居 。如:卧云(卧于高山云海深处。比喻隐居);卧隐(隐居);卧龙(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龙凤雏(指诸葛亮与庞统。后引申指未为世用的英才)

    (20) 伏藏 。如:卧虎(伏藏的虎);卧龙(卧睡之龙);卧蛋(替强盗提供线索的人)

    (21) 停息 。如:卧鼓(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22) 趴伏

    卧右膝。——明· 魏学洢《核舟记》

    名词

    寝室 。如: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比喻自己的地盘不容许别人插足);卧内(卧室、内室)

    英文翻译

    lie down; cr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ngo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o5 [宝安腔] ngo3 [东莞腔] ngo3
    ◎ 潮州话:o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