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忒

jiàn tuī [ jian tui]
注音 ㄐ一ㄢˋ ㄊㄨㄟ

词语释义

谓越礼踰制,心怀疑贰。

词语解释

  1. 谓越礼踰制,心怀疑贰。

    《书·洪范》:“臣之有作威作福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 孔 传:“在位不敦平,则下民僭差。”《隋书·经籍志一》:“自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先王制其夫妇、父子、君臣、上下、亲疏之节。至於三代,损益不同。 周 衰,诸侯僭忒,恶其害己,多被焚削。”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韩魏公 罢政,以守司徒兼侍中、 镇安 武胜军 节度使。公累章牢辞,至以为恐开大臣希望僭忒之阶。遂改 淮南 节度使。”

引证解释

⒈ 谓越礼踰制,心怀疑贰。

《书·洪范》:“臣之有作威作福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
孔传:“在位不敦平,则下民僭差。”
《隋书·经籍志一》:“自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先王制其夫妇、父子、君臣、上下、亲疏之节。至於三代,损益不同。 周衰,诸侯僭忒,恶其害己,多被焚削。”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韩魏公罢政,以守司徒兼侍中、 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公累章牢辞,至以为恐开大臣希望僭忒之阶。遂改淮南节度使。”

汉字详情

jiàn [jian]
部首: 221
笔画: 14
五笔: WAQJ
五行:
仓颉: OMUA
四角: 2126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虚伪

僭而无征。——《左传·昭公八年》

覆为我僭。——《诗·大雅·抑》

(2) 又如:僭乱(虚妄淆乱);僭词(虚妄之辞)

(3) 过分

不僭不滥,不敢怠遑。——《诗·商颂·殷武》

(4) 又如:僭溢(过分);僭奢(过分奢侈)

(5) 差失,罪过;乱

不僭不贼。——《诗·大雅·抑》

(6) 表示自谦 。如:僭先(越礼先。谦词);僭忝(谓越分愧居上位。用为谦词);僭易(冒昧、轻慢。谦词);僭谈(谦词。所说的超越本分)

英文翻译

assume, usurp

方言集汇

◎ 粤语:cim3 cim5 zim3
◎ 客家话:[梅县腔] ziam5 [海陆丰腔] ziam5 tiet8 [客语拼音字汇] gan1 gian1 [台湾四县腔] ziam5 tiet8 [客英字典] ziam5 [宝安腔] ziam5
◎ 潮州话:徐奄3(签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六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念去聲開口四等tsiemcemh/zemm
tè,tuī [te,tui]
部首: 440
笔画: 7
五笔: ANI
仓颉: XXIPP
四角: 433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弋( )声。本义:差误) 同本义 (侧重不符合客观实际)

忒,更也。——《说文》

忒,差也。——《广雅》

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易·豫》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诗·曹风·鸤鸠》

忒,差也。——《广雅·释诂四》

昊天不忒。——《诗·大雅·抑》

常德不忒。——《老子》第二十八章

(2) 又如:差忒(差错)

副词

(1) 太,过于 。如:忒杀(忒煞。太甚,过于)

(2) 另见 tuī

tuī

副词

(1) 〈方〉∶太 。如:人忒多;风忒大;这房子忒小

(2) 另见

英文翻译

excessive; too; very-usually of objectionable things; to err; to mistake; change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tik1
◎ 客家话:[陆丰腔] tet7 [客英字典] tit7 [宝安腔] tit7 tet7 [梅县腔] tiet7 tiet8 [客语拼音字汇] ted5 [沙头角腔] tit8 [海陆丰腔] tet7 tit7 tiet7 [台湾四县腔] tet7 tit7 ti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德德開入聲開口一等thoktʰə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