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敷奏;奏陈。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傅奏其勇。”《汉书·宣帝纪》:“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各自奏陈其言,然后试之以官,考其功德也。”《后汉书·梁统传》:“谨表其尤害於体者傅奏於左。”《新唐书·张嘉贞传》:“居位三年,善傅奏,敏於裁遣。”
引证解释
⒈ 敷奏;奏陈。
引《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傅奏其勇。”
《汉书·宣帝纪》:“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各自奏陈其言,然后试之以官,考其功德也。”
《后汉书·梁统传》:“谨表其尤害於体者傅奏於左。”
《新唐书·张嘉贞传》:“居位三年,善傅奏,敏於裁遣。”
傅奏的网络释义
傅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尃(
)声。本义:辅佐)(2) 同本义
傅,相也。——《说文》。按,与俌略同。
傅,傅之德义。——《汉书·贾谊传》。师古曰:“傅,辅也。”
郑伯傅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 又如:傅父(古代辅育王室子女的年长男性保育人员);傅御(古代辅佐君王或诸侯办事的官员);傅弼(辅弼;辅佐)
(4) 辅导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 齐语也,则使 齐人傅诸?使 楚人傅诸?——《孟子》
今日傅教帝。——《汉书·陈平传》
(5) 又如:傅姆(古时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年老妇人);傅相(古时辅导国君、诸侯王之官);傅导(辅导)
(6) 靠近,迫近
傅,近也。——《小尔雅》
重欲傅人。——《考工记·庐人》
亦傅于天。——《诗·小雅·菀柳》
(7) 又如:傅郭(靠近外城);傅近(靠近)
(8) 依附,依凭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9) 又如:傅堞(凭借城堞);傅丽(依靠)
(10) 通“附”。附着
辩士见一端,或以意傅着星历,虚造匈奴、 乌孙、 西羌之难。——《汉书·息夫躬傅》
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韩非子》
(11) 又如:傅人(依附于他人);傅于(附着)
(12) 涂 。如:傅粉(敷粉);傅彩(在绘画中加上色彩);傅色(着色);傅致(涂上);傅饰(涂饰)
(13) 附会;强加 。如:傅重(附会罪状);傅时(趋附时势);傅益(因附会而增加);傅理(附会于理);傅构(辅会虚构)
(14) 捎带,随带
边人驩激,执弓傅矢,唯恐不得进。——《宋史》
(15) 通“赙”。以财物助丧事
若国札丧则令傅补之。——《周礼·秋官下·小行人》
名词
(1) 教师,师傅,古时特指帝王的相或帝王、诸侯之子的老师 。如:太傅;少傅
(2)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5 [沙头角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海陆丰腔] fu5 fu6 [客英字典] fu5 [东莞腔] fu5 [宝安腔] fu5 | fu3 [台湾四县腔] fu5 [陆丰腔] fu5
◎ 潮州话:hu3 〈姓〉bo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付 | 方遇 | 幫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pyoh/piuh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
),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 ),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2) 同本义
奏,进也。——《说文》
敷奏以言。——《虞书》
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书·益稷》
相如奉璧奏 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奏其技。——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以夏进炉,以冬奏扇。——《论衡·逢遇》
燕姬奏妙舞, 郑女发清歌。——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
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奏舞(行舞,献舞);奏歌(行歌,献歌)
(4) 特指向帝王进言或上书
上书谓之奏。——《论衡·对作》
奏平彻以闲雅。——陆机《文赋》。注:“奏以陈情叙事。”
奏对称旨。——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奏书(上奏于天子的文书);奏牍(古时臣子上奏君上的书牍);奏参(向皇上奏章弹劾);奏事(臣下上书给天子论事);奏劾(上章弹劾);奏明(奏陈明白)
(6) 演奏,吹奏
奏而食。——《礼记·玉藻》
要其节奏。——《礼记·乐记》
皆奏鸣凤。——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迨半奏。
辍其技不奏。
更奏鸣凤。
含愁更秦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唐· 卢仝《有所思》
(7) 又如:奏公(从事演奏);奏阕(乐曲演奏终了);奏假(演奏升堂之乐);奏庸(击钟);奏曲(演奏乐曲)
(8) 取得;产生
各奏汝功。——唐· 韩愈《平淮西碑》
(9) 又如:奏绩(取得成绩;建立功绩);奏凯(胜利)
(10) 进(刀)
奏刀騞然。——《庄子·养生主》
名词
(1) 臣子上帝王的文书
在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后汉书·赵充国传》
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2) 又如:奏稿(奏章的草稿);奏札(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奏牍(书写奏章的简牍);奏案(批阅奏本的几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eu5 [陆丰腔] zeu5 [客英字典] zeu5 [东莞腔] zeu5 [客语拼音字汇] zeu4 [海陆丰腔] zeu5 [沙头角腔] tsieu5 [台湾四县腔] zeu5 [宝安腔] ziu5
◎ 潮州话:za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奏 | 則候 | 精 | 侯 | 去聲 | 宥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tsəu | cuh/z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