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

tōu tōu [ tou tou]
注音 ㄊㄡ ㄊㄡ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偷偷 tōutōu

(1) 暗暗,形容行动避人、不欲使人觉察

她偷偷地从小窗户向外看
stealthily;secretly

词语解释

  1. 暗暗,形容行动避人,不欲使人觉察。

    巴金 《春》一:“你们劈兰,为什么不请我?却偷偷躲在这儿吃?”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四十章:“哎哟, 珠婶 偷偷给我塞了个熟鸡蛋,怎么办?”

引证解释

⒈ 暗暗,形容行动避人,不欲使人觉察。

巴金《春》一:“你们劈兰,为什么不请我?却偷偷躲在这儿吃?”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十章:“哎哟, 珠婶偷偷给我塞了个熟鸡蛋,怎么办?”

偷偷的国语词典

暗中行动不使人察觉。如:「他听到脚步声,就偷偷的从后门溜走了。」也作「偷偷儿」。

偷偷的网络释义

偷偷 (汉语词语)

  • 描状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行动避人、不易使人觉察
  • 偷偷的翻译

    英语: stealthily, secretly, covertly, furtively, on the sly
    德语: heimlich, unter der Hand , verstohlen (Adj)​
    法语: en cachette, à la dérobée, en secret, clandestinement, furtivement

    偷偷造句

    做事光明正大,何必偷偷摸摸的!
    看他那偷偷摸摸的样子,一定有什么名堂。
    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探出了头。
    儿童团长王小刚发现鬼子偷偷摸进村来,大吃一惊,急忙跑到游击队去报信。
    做事应该正大光明,何必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呢?
    这次测验成绩不好,我躲在墙角偷偷地哭泣。
    咱们是找他办正经事,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晚上去家里找他?
    趁妈妈不注意,弟弟偷偷地溜出了家门。
    小添偷偷沿着窗帘后面悄无声息地潜到阳台上。
    偷偷告诉他老婆他有外遇的事是暗箭伤人。
    今天我偷偷玩了电脑,爸爸回来后我像丢了魂似的,爸爸叫我做什么我都很害怕。做贼心虚的感觉不好过啊!
    与其偷偷摸摸,不如把事情摊开明讲,更显得光明磊落。
    有种心情叫偷偷自乐,也有种心情叫闷闷不乐。
    小军为了玩游戏,不惜偷偷拿着家里的钱去网吧玩,既不去上课,也不听老师的话,也不服父母的管教。
    小明受不了颁奖典礼上令人窒息的繁文縟节,偷偷地溜出礼堂。
    趁人不注意,那个骗子想偷偷溜走。
    为人做事应该正大光明,而不应该偷偷摸摸。
    说好了一起白头偕老,但是你却偷偷把头发染黑。
    夜深人静时有人偷偷溜进了他的房间。
    他偷偷学习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

    汉字详情

    tōu [tou]
    部首: 221
    笔画: 11
    五笔: WWGJ
    五行:
    仓颉: OOMN
    四角: 2822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2) 同本义

    偷,苟且也。——《说文》

    其下偷以幸。——《国语·晋语一》

    安肆曰偷。——《礼记·表记》

    存者且偷生。——唐· 杜甫《石壕吏》

    偷性命于榛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诸司素偷惰。——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偷的锣儿敲不得(喻不能声张);偷存(偷生;苟活);偷合(苟且迎合);偷弛(苟且松弛);偷免(苟免);偷快(苟求快乐);偷幸(苟且侥幸);偷苟(苟且)

    (4) 浅薄;不厚道

    则民不偷。——《论语·泰伯》

    (5) 又如:偷俗(浅薄的人情风俗);偷风(浅薄的社会风气);偷浅(浅薄)

    动词

    (1) 轻视

    子大叔、 子羽谓 子产曰:“ 韩子亦无几术, 晋国亦未可以贰。 晋国、 韩子不可偷也。”——《左传》

    (2) 取

    柳占三春色,莺偷百鸟声。——唐· 温庭筠《太子西池》

    (3) 窃取

    偷,盗也。——《广韵》

    楚有善为偷者。——《淮南子·道应训》

    偷者,天下之盗也。

    专操国柄以偷天下。——《后汉书·陈元传》

    (4) 又如:偷钱;偷东西;偷嘴;偷吃东西;从停车场偷了一辆车;从银柜偷钱;偷了配方,并开始自己制造这种产品

    (5) 偷情;私通 。如:偷香(谓女子爱悦男子或谓与妇女私通)

    (6) 突然地或急速地抽出 。如:偷出右手来,就是一顿饱打

    (7) 设法避免、不履行 。如:偷税

    (8) 抽出、挤出 。如:偷空儿;忙里偷闲

    名词

    (1) 盗窃他人钱物的人

    群偷惊走。——《晋书·王献之传》

    (2) 又如:小偷

    副词

    (1) 秘密,暗地里 。如:偷睛(偷偷地窥看);偷耳(形容暗中细听);偷往;偷着来

    (2) 出其不意 。如:偷营;偷袭

    英文翻译

    to steal, burglar, thief

    方言集汇

    ◎ 粤语:tau1
    ◎ 客家话:[梅县腔] teu1 [陆丰腔] teu1 [客语拼音字汇] teu1 [台湾四县腔] teu1 [客英字典] teu1 [海陆丰腔] teu1 [沙头角腔] teu1 [宝安腔] tiu1 [东莞腔] teu1
    ◎ 潮州话:t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託侯平聲開口一等tʰəuthu/thou
    tōu [tou]
    部首: 221
    笔画: 11
    五笔: WWGJ
    五行:
    仓颉: OOMN
    四角: 2822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2) 同本义

    偷,苟且也。——《说文》

    其下偷以幸。——《国语·晋语一》

    安肆曰偷。——《礼记·表记》

    存者且偷生。——唐· 杜甫《石壕吏》

    偷性命于榛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诸司素偷惰。——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偷的锣儿敲不得(喻不能声张);偷存(偷生;苟活);偷合(苟且迎合);偷弛(苟且松弛);偷免(苟免);偷快(苟求快乐);偷幸(苟且侥幸);偷苟(苟且)

    (4) 浅薄;不厚道

    则民不偷。——《论语·泰伯》

    (5) 又如:偷俗(浅薄的人情风俗);偷风(浅薄的社会风气);偷浅(浅薄)

    动词

    (1) 轻视

    子大叔、 子羽谓 子产曰:“ 韩子亦无几术, 晋国亦未可以贰。 晋国、 韩子不可偷也。”——《左传》

    (2) 取

    柳占三春色,莺偷百鸟声。——唐· 温庭筠《太子西池》

    (3) 窃取

    偷,盗也。——《广韵》

    楚有善为偷者。——《淮南子·道应训》

    偷者,天下之盗也。

    专操国柄以偷天下。——《后汉书·陈元传》

    (4) 又如:偷钱;偷东西;偷嘴;偷吃东西;从停车场偷了一辆车;从银柜偷钱;偷了配方,并开始自己制造这种产品

    (5) 偷情;私通 。如:偷香(谓女子爱悦男子或谓与妇女私通)

    (6) 突然地或急速地抽出 。如:偷出右手来,就是一顿饱打

    (7) 设法避免、不履行 。如:偷税

    (8) 抽出、挤出 。如:偷空儿;忙里偷闲

    名词

    (1) 盗窃他人钱物的人

    群偷惊走。——《晋书·王献之传》

    (2) 又如:小偷

    副词

    (1) 秘密,暗地里 。如:偷睛(偷偷地窥看);偷耳(形容暗中细听);偷往;偷着来

    (2) 出其不意 。如:偷营;偷袭

    英文翻译

    to steal, burglar, thief

    方言集汇

    ◎ 粤语:tau1
    ◎ 客家话:[梅县腔] teu1 [陆丰腔] teu1 [客语拼音字汇] teu1 [台湾四县腔] teu1 [客英字典] teu1 [海陆丰腔] teu1 [沙头角腔] teu1 [宝安腔] tiu1 [东莞腔] teu1
    ◎ 潮州话:t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託侯平聲開口一等tʰəuthu/thou

    偷偷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