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杵

yǐ chǔ [ yi chu]
注音 一ˇ ㄔㄨˇ

词语释义

古代谶纬家言,谓若干年后天地将变得相近,立杵于地可倚于天。

词语解释

  1. 古代谶纬家言,谓若干年后天地将变得相近,立杵于地可倚于天。

    《初学记》卷一引《河图挺佐辅》:“百世之后,地高天下,不风不雨,不寒不暑……如此千岁之后而天可倚杵,汹汹隆隆,曾莫知其始终。”《古微书》卷十六引《易筮类谋》:“天卑地高,雷讙公行。星昼奔,蜺夜闇无光。上无乾,下无常,天地昧昧履践冰。民衣雾,主吸霜,閒可倚杵於何藏。”原注:“天卑地高,天地相去,其閒才可倚一杵耳。” 唐 杨炯 《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恐玄穹倚杵,碧海成桑。” 王国维 《游仙》诗:“如盖青天倚杵低,方流玉水旋成泥。”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谶纬家言,谓若干年后天地将变得相近,立杵于地可倚于天。

《初学记》卷一引《河图挺佐辅》:“百世之后,地高天下,不风不雨,不寒不暑……如此千岁之后而天可倚杵,汹汹隆隆,曾莫知其始终。”
《古微书》卷十六引《易筮类谋》:“天卑地高,雷讙公行。星昼奔,蜺夜闇无光。上无乾,下无常,天地昧昧履践冰。民衣雾,主吸霜,閒可倚杵於何藏。”
原注:“天卑地高,天地相去,其閒才可倚一杵耳。”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恐玄穹倚杵,碧海成桑。”
王国维《游仙》诗:“如盖青天倚杵低,方流玉水旋成泥。”

倚杵的网络释义

倚杵

  • 倚杵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ǐ chǔ ,是指立杵于地可倚于天。
  • 汉字详情

    [yi]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D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KMR
    四角: 242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2) 同本义

    倚,依也。——《说文》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倚柱而笑。——《史记·刺客列传》

    倚于郎门。——《韩非子·内储说下》

    故曰:“祸兮福之所倚。——《韩非子·解老》

    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右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明· 魏学《核舟记》

    倚一横木。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倚望(父母倚门望子);倚身(把身体靠在某一物体上);倚门(靠着门)

    (4) 依靠;依赖

    祸兮福之所倚。——《老子》

    (5) 又如:倚负(依附;跟从);倚叠(互相依靠勾结);倚人庐下(依靠别人生活);倚借(依赖;倚仗);倚任(倚重信任);倚信(倚重信任);倚官挟势(倚仗官府的权势);倚酒三分醉(仗着喝点酒,就装出醉态来。形容借一点因由,故意扩大事态)

    (6) 倾斜 。如:倚盖(倾斜的伞盖);倚风(随风倾侧摇摆);倚墙(倾侧的危墙)

    (7) 靠近 。如:倚翠(接近女性);倚负(靠近,偎依)

    (8) 立 。如:倚石(耸立的石头);倚乘(站着乘车)

    (9) 拄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 依照,合着,伴奏

    倚嫔御歌。——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英文翻译

    rely on, depend on; lean heavily

    方言集汇

    ◎ 粤语:ji2
    ◎ 客家话:[梅县腔] j3 [台湾四县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陆丰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沙头角腔] ji3 [宝安腔] ji3 [东莞腔] ji3
    ◎ 潮州话:衣2(绮)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綺支B開上聲開口三等支Bqiex/yeeʔĭe
    chǔ [chu]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TFH
    五行:
    吉凶:
    仓颉: DOJ
    四角: 489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午声。本义:舂米的棒槌)

    (2) 同本义

    杵,舂杵也。——《说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传

    (3) 又如:杵臼交(不嫌贫贱的交情);杵臼(杵与臼);杵头(杵)

    (4) 捶衣用的短木棒 。如:杵砧(捣衣的槌棒与垫石);杵声(棒槌捣衣的声音)

    (5) 筑墙、筑堤时,用来填实泥土的棒槌

    筑谓之杵。——《广雅》

    杵以梧。——《礼记·杂记》

    (6) 又如:杵声(筑城填土的杵槌声);杵木(筑土的木槌)

    (7) 古代的一种棒形兵器。形如杵

    动词

    (1) 捣,砸

    傲童不讴歌,舂筑者不相杵。——《新书》

    (2) 用长形的东西戳 。如:用指头杵他一下

    英文翻译

    pestle; baton used beat clothes

    方言集汇

    ◎ 粤语:cyu2 cyu5
    ◎ 客家话:[梅县腔] chu3 [海陆丰腔] chu3 [客英字典] chu3 [台湾四县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u1 cu3 [宝安腔] c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昌與上聲開口三等tɕʰĭochjox/tc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