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可以养廉

jiǎn kě yǐ yǎng lián [jian ke yi yang lian]

词语释义

明·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弟》

【名称】俭可以养廉【拼音】jiǎn kě yǐ yǎng lián【解释】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出处】明·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弟》:“又谓惟淡可以从俭,惟俭可以养廉。有味哉,有味哉!”【示例】弘一大师《格言别录》:“惟俭可以惜福,惟~~。”【名言】惟敬可以胜怠 惟勤可以补拙 惟俭可以养廉——[清朝]汪汲《座右铭类编》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弟》

汉字详情

jiǎn [jian]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WG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OMM
四角: 2821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佥( 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2) 同本义

俭,约也。——《说文》

君子以俭德避难。——《易·否象传》

俭德之共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恭俭下人。——司马迁《报任安书》

(3) 又如:俭貌(态度谦逊);俭退(俭约谦让);俭然(自谦的样子)

(4) 节俭,节省

俭于财用,节于衣食。——《韩非子·难二》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今先君俭而君侈,令德替矣。——《国语·鲁语上》

俭素为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以俭为美。

以俭相诟病。

由俭入奢易。

(5) 又如:俭克(勤俭而能克制);俭礼(俭约的礼仪);俭德(俭约的品德);俭戚(俭约而悲伤)

(6) 贫乏;贫苦

时岁荒民俭。——《后汉书》

(7) 又如: 俭贫(贫乏);俭乏(贫乏,生活困难);俭腹(腹中空虚。喻指知识贫乏)

(8) 歉收

丰则籴,俭则粜。——房玄龄《晋书》

荆扬稻收俭薄。——《后汉书·陈忠传》

(9) 又如:俭年(歉收的年景);俭时(歉收的时日);俭岁(荒年;歉收的年岁)

(10) 薄;少

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礼记》

(11) 又如:俭率(俭薄);俭葬(薄葬);俭薄(犹言微薄)

(12) 通“险”。险要

俗险而百姓不一。——《荀子·富国》

惠而不俭,直而不径。——《大戴礼·曾子立事篇》

不兴险行以徼幸。——《大戴礼·曾子本孝篇》

英文翻译

temperate, frugal, economical

方言集汇

◎ 粤语:gim6

宋本广韵

kě,kè [ke]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S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NR
四角: 106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 许可;同意;准许

可,许可也。——《广韵》

去不我可。——《诗·小雅·何人斯》

其殆不可乎?——《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不可,犹不堪也。”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陈寿《隆中对》

(3) 又如:不可;可许(准许);可传(可以传后;可以传授;可以流传);可则(可作准则);可风(可为风范)

(4) 能够;可以

可使以其技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

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可治。——汉· 贾谊《论积贮疏》

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下》(与通“欤”。)

(5) 又如:可刚可柔(可以强硬可以温和。指刚柔并用,恩威兼施);可否(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胜(岂能忍受)

(6) 值得,堪

可爱者甚藩。——宋· 周敦颐《爱莲说》

(7) 又如:可歌可泣;可观(值得观览,有观览的价值);可矜(值得怜悯);可堪(那堪,怎堪);可怜相(值得怜悯的样子)

(8) 相称;适合

其味相反,百皆可于口。——《庄子·天运》

(9) 又如:可体(合身);可手(合手,称手);可式(正合适);可愿(符合愿望的事;符合愿望);可意种(如意的人)

(10) 适合于…(如人意、人心) 。如:可人意(使人满意、喜爱);可疑(令人怀疑);可儿(趁人心意的人儿);可伤(使人悲伤);可怜见(使人生爱怜之情;可怜);可噩(亦作“可愕”。使人惊讶)

(11) 应当,应该

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可与者。——《史记·陈丞相世家》

(12) 又如:可要(应该,须要。表示期望);可知道(须知)

(13) 病痊愈

只见宋江暴病才可,吃不得酒肉。——《水浒传》

形容词

(1) 善,好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2) 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韩非子》

(3) 适当

至则无可用。——柳宗元《黔之驴》

(4) 又如:可式(安放得当);可可(恰巧);可恰(正好,正合适);可道(可真是,正是)

(5) 满的

他还是把一肚子话可桶儿的都倒出来。——《儿女英雄传》

副词

(1) 可是;却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 颜渊。(意思是,可是怎么竟混淆了坏人和好人?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 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劳动艰苦,可大家干劲十足

(3) 大约、近似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可值千万余。——《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又如:重可千斤;年可十八;可四千余人

(5) 就,便 。如:可便(便,就)

(6) 用在问句里,加强语气 。如:你可听过他杀过人?

(7) 岂,难道 。如:可不(岂不;岂不是);可不道(岂不知,岂不闻);可不的(岂不是)

(8) 表示程度

可哀痛。(使人感到哀痛。)——汉· 贾谊《论积贮疏》

(9) 又如:可动人了;人可多了

(10) 表示久望而获 。如:我们等了你好久,你可回来了

(11) 无义。语助词

我孩儿安心,省可烦恼!——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12) 表被动的助动词

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3)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may, can, -able; possibly

方言集汇

◎ 粤语:hak1 ho2
◎ 客家话:[梅县腔] ko3 [陆丰腔] ko3 [客语拼音字汇] ko3 [东莞腔] ko3 [客英字典] ko3 [台湾四县腔] ko3 [沙头角腔] ko3 ho3 [宝安腔] ko3 [海陆丰腔] ko3
◎ 潮州话:ko2(khó) kiog4(khio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三哿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枯我上聲開口一等kʰɑkhax/qaa
[yi]
部首: 220
笔画: 4
五笔: NYWY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IO
四角: 28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3)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4) 使,令

向欲以齐事王攻 宋也。——《战国策》

(5) 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6) 凭借;仗恃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

(7) 认为,以为

我以日始出。——《列子·汤问》

(8) 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9) 做,从事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叶绍钧《倪焕之》

名词

(1) 原因,缘故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邶风》

(2) 无固定职业的人

以闲民。——《拾雅》

候疆候以。——《诗·周颂》

(3) 以色列的简称 。如:阿以战争

介词

(1) 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以力服人(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

(3) 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何以谓之文。——《论语》

以残年余力。——《列子·汤问》

以我酌油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以大中丞抚 吴者。——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乡人子谒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以其智力为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以膺大统(继承帝位);以天自诿(听天由命);以时(按时;依时)

(5) 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柳宗元《断刑论》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余以乾隆。—— 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潜夫论》

今以长沙, 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史记》

(7) 又如:以下(下等;下层);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以繁调简(清代府、州、县缺,有繁有简,分为最要、要、中、简四等。如山东是繁缺,安徽是简缺,从山东到安徽,是以繁调简);以郄视文(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

(1) 为 。如: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以为后圆(为以后作打算)

(2) 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成以其小,劣之。——《聊斋志异·促织》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以数谏故。——《史记·陈涉世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以人废言(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禄而危害身体);以私害公(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以理去官(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以噎废食(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4) 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夷以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一鸡瞥来,径进以啄。——《聊斋志异·促织》

(5) 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战国策》

(6) 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苏洵《六国论》

以至于寸。(才达到一寸。)——《后汉书·列女传》

(7) 表目的或结果等

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

助词

(1) 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日观以西峰。——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

(3) 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夫晴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

(4) 加在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如:可以;得以; 能以

英文翻译

by means of; thereby, therefore; consider as; in order to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jyu5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宝安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海陆丰腔] ri1 ri5 [陆丰腔] ji1 [沙头角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ji5 [东莞腔] j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羊己上聲開口三等jĭəjix/jiio
yǎng [yang]
部首: 213
笔画: 9
五笔: UDY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OLL
四角: 8022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2) 供养,奉养;抚育

养,供养也。——《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

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礼记·郊特牲》

殳能生之不能养之。——《荀子·礼论》

养不亏。——《韩非子·五蠹》

监门之养。

不食力而养足。——《韩非子·五蠹》

养公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供养卒大恩。

归养。——《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养父母。——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养娇囡(因父母溺爱而性格骄纵的姑娘);养家人(担负赡养全家生计的人);养济院(孤老院。专收鳏寡孤独老人的慈善机构)

(4) 饲养

驯养一虫。——《聊斋志异·促织》

于盆而养。

笼养之。

(5) 又如:养鸡;养狗;养牛;养马

(6) 生育

家家养男当门户。——唐·张籍《筑城词》

(7) 又如:养孩子

(8) 培养,修养

立太傅少傅以养之。——《礼记·文王世子》。注:“犹教之。”

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9) 又如:养息机(修养身心;修炼);养材儿(正处在教养阶段学习干活的少年);养廉银子(清朝按职务等级,在常俸之外另给官吏的银钱);养士(培养人才)

(10) 保养

养其根。——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养其身。——宋· 苏轼《教战守》

养之太过。

(11) 又如:养身(保养身体。同养生)

(12) 治,调养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13) 又如:养疴(调养疾病)

(14) 蓄养 。如:养痈贻患(养痈成患);养疥成疮(喻姑息小恶,酿成大患);养女吊妇(勾引妇女乱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养婆娘(男子与非婚女人发生私情);养女婿(养汉子。女人与非婚男子发生私情);养奸(使奸邪得以滋长)

(15) 贮藏 。如:养羞(把食物贮藏起来)

(16) 隐,隐蔽 。如:养晦(隐居匿藏以等待时机)

形容词

(1) 由非亲生父母的人养育的 。如:养娘(指乳母或婢女);养爷(扶养自己长大的男仆)

(2) 通“痒”。皮肤受刺激,产生欲搔的感觉

骨体肤理辨寒暑疾痒。——《荀子·荣辱》。杨倞注:“养与痒同。”

疾、养、凔、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荀子·正名》

名词

英文翻译

raise, rear, bring up; support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5

宋本广韵

部首: 314
笔画: 13
五笔: HDTO

英文翻译

upright, honorable, hon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