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擒
注音
ㄈㄨˊ ㄑ一ㄣˊ
词语释义
擒获或被擒获。
词语解释
擒获或被擒获。
南朝 陈 徐陵 《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彼军人恃勇,遂致俘擒。”
引证解释
⒈ 擒获或被擒获。
引南朝陈徐陵《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彼军人恃勇,遂致俘擒。”
俘擒的网络释义
俘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孚(
)声。本义:俘获)(2) 同本义
俘,军所获也。——《说文》
以为俘聝。——《春秋传》。按,死者取左耳为聝,生者为俘。
俘,取也。——《尔雅》。李注:“囚敌曰俘。”
俘二百五十人。——《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生俘(活捉);俘斩(俘获斩首);俘系(俘获拴缚);俘执(俘获擒捉);俘敌数千
(4) 缴获;指用战争手段获取对方土地或物质等
俘厥宝玉。——《书·汤誓》
俘我王官。——《左传·成公十三年》
(5) 又如:俘劫(侵犯掠夺);俘邑(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有所有权的城邑)
名词
(1) 俘虏
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左传·定公十年》
(2) 又如:伤俘(受伤的俘虏);战俘(战争中捉住的敌人)
(3) 通“宝”。珍贵之物
齐人来归 卫俘。——《左传·庄公六年经》
英文翻译
prisoner of war; take as prisoner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宝安腔] fu1 [客英字典] fu1 [海陆丰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台湾四县腔] fu1 [东莞腔] fu1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宝安腔] fu1 [客英字典] fu1 [海陆丰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台湾四县腔] fu1 [东莞腔] f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敷 | 芳無 | 滂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phyo/phiu | pʰĭ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禽声。本义:捕捉。古籍本作“禽”)
(2) 同本义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诗之六
(3) 又如:擒捕(捕捉);擒捉(捕捉);擒讨(擒获处治)
(4) 捉拿
大敌之擒也。——《孙子兵法·谋攻》
被擒不速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擒捉(捉拿);擒生(活捉敌人);擒捽(捉拿,逮捕)
(6) 拿
肩上虽挑却柴担,手里兀自擒着书本。——《喻世明言》
英文翻译
catch, capture, seize, arrest
方言集汇
◎ 粤语:kam4
◎ 客家话:[东莞腔] kim2 [客语拼音字汇] kim2 [海陆丰腔] kim2 [客英字典] kim2 [宝安腔] kim2 [梅县腔] kim2 [台湾四县腔] kim2
◎ 客家话:[东莞腔] kim2 [客语拼音字汇] kim2 [海陆丰腔] kim2 [客英字典] kim2 [宝安腔] kim2 [梅县腔] kim2 [台湾四县腔] k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琴 | 巨金 | 羣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侵B | 深 | gim/gym | gʰĭĕ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