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永

yī yǒng [ yi yong]
注音 一 ㄩㄥˇ

词语释义

谓乐声之高低抑扬依随歌咏而变化。

词语解释

  1. 谓乐声之高低抑扬依随歌咏而变化。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孔颖达 疏:“‘声依永’者,谓五声依附长言而为之。” 孔星衍 疏:“声者, 高诱 注《淮南子·时则训》云:‘丝竹金石之声也。’”《史记·五帝本纪》:“声依永。” 裴骃 集解引 郑玄 曰:“声之曲折又依长言。” 刘师培 《文说》:“故和声依永,八音于焉克谐;六律五声,五言于焉出纳。”

引证解释

⒈ 谓乐声之高低抑扬依随歌咏而变化。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孔颖达疏:“‘声依永’者,谓五声依附长言而为之。”
孔星衍疏:“声者, 高诱注《淮南子·时则训》云:‘丝竹金石之声也。’”
《史记·五帝本纪》:“声依永。”
裴骃集解引郑玄曰:“声之曲折又依长言。”
刘师培《文说》:“故和声依永,八音于焉克谐;六律五声,五言于焉出纳。”

依永的网络释义

依永

  • 依永,汉语词汇。
  • 拼音:yī yǒng
  • 释义:谓乐声之高低抑扬依随歌咏而变化。
  • 出处《尚书·舜典》。
  • 汉字详情

    [y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Y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YHV
    四角: 20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衣声。甲骨文字形。人在衣中。本义:靠着)

    (2) 同本义

    依,倚也。——《说文》

    依,恃也。——《广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依柱而笑。——《史记·刺客列传》

    空游无所依。——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极贫无所依。——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依山之榭(靠山建造的房屋);依栖(依傍栖息);依山傍水;依着电线杆;偎依(亲密地靠着);依倚(倚靠;依傍);依门卖笑(以色媚人)

    (4) 倚仗,仗恃,仰赖

    无依势作威,无依法以削。——《书·君陈》

    (5) 又如:依仰(依赖仰仗);依阻(凭借;仗恃);依负(倚恃;依附);依乘(凭借);依毗(倚仗)

    (6) 依靠;托身

    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孙子·行军》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梅尧臣《汝ń贫女诗》

    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红楼梦》

    (7) 又如:生死相依;无依无靠;唇齿相依;依傍门墙(依靠师父);依仰(依靠;依赖);依贴(依恋体贴);依栖(依靠他人并寄居);依怙(依靠;依赖);依重(依靠;倚重);依荷(依靠);依接(依靠连接);依诉(依靠诉说);依缘(依靠,凭借)

    (8) 同意;允许

    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元曲选·关汉卿·窦娥冤剧三》

    (9) 又如:依心像意(称心如意);依得(依允,依从);依心(称心);依信(信从;依赖);依许(准许)

    (10) 服从;听从 。如:依头顺脑(完全顺从;俯首贴耳);依遵(服从);依随(依顺;听从);依阿(曲从附顺);依阿取容(依附随以取悦于人);依头顺尾(对上下各方都听从)

    (11) 原谅,宽恕 。如:你要是把这些资料弄丢了,我可不依你

    (12) 遵照,根据

    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后汉书·窦融传》

    (13) 又如:依科设仪(按照规定的格式举行仪式)

    (14) 爱

    思媚其妇,有依其士。——《诗·周颂》

    (15) 又如:依人(与人亲近而不离群);依迟(依依不舍的样子)

    (16) 依照,按照

    依乎天理。——《庄子·养生主》

    钦依都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7) 通“隐”( yǐn)。藏匿

    乃逸,则知小人之依。——《书·无逸》。王引之云:“依,隐也,古音微与殷通,故依、隐同声。”

    知小人之依。

    形容词

    (1) 茂盛的样子

    依彼平林,有集维嫶。——《诗·小雅》。传:“茂木貌。”

    英文翻译

    rely on, be set in; consent, obey a wish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 客家话:[梅县腔] j3 j1 [沙头角腔] ji3 [客英字典] ji1 [宝安腔] ji3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东莞腔] ji1 [陆丰腔] ji1 [海陆丰腔] ri3 ri1 [台湾四县腔] ji3 ji1
    ◎ 潮州话: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希微開平聲開口三等ʔĭəiqioi/ioi
    yǒng [yong]
    部首: 108
    笔画: 5
    五笔: YN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NE
    四角: 309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2) 同本义

    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说文》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毛传:“永,长。”

    (3) 泛指长。兼指时间和空间

    施于众长谓之永。——《方言一》

    不永所事。——《易·讼》

    日永星火。——《书·尧典》

    维以不永怀。——《诗·周南·卷耳》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且以永日。——《诗·唐风·山有枢》

    求永贞。——《周礼·大祝》

    永乃保之。——《仪礼·士冠礼》

    以永终誉。——《礼记·中庸》

    降年有永有不永。——《书·高宗彤日》

    斗南当日永,万物显光明。——《西游记》

    (4) 又如:永昼(长长的白天);永永(久远);永生(长生);永言(长言);永伤(长久忧伤悲痛);永思(长思,永怀);永夕(长夜);永日(长日,漫长的白天);永宅(长住永守);永安(长久稳固);永住(长住;长存);永命(长命);永巷(宫中长巷;长巷);永贞(长享正命);永宵(长夜);永逸(长久安逸);永岁(长寿);永路(长途,远路)

    动词

    (1) 游泳。“泳”的古字

    按:此“永”字,即潜行水中之“泳”字之初文。原从人在水中行,由文人做生意,故托以寄游泳之意…后人借用为长永,久而为借意所专,乃加水旁作“泳”以还其原。——高鸿缙《中国字例》

    (2) 延长

    资富能训,惟以永年。——《书·毕命》

    (3) 通“咏”。曼声。长吟,歌唱

    声依永,律和声。——《书·舜典》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郑笺:“永,歌也。”

    副词

    (1) 永久,永远

    匪报兮,永以为好也。——《诗·卫风》

    永奉陛下(永远伺候陛下)。——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与汝永别。——清· 林觉民《与妻书》

    人谋永福。

    保守也永旧。——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永别酒(死囚临刑前喝的酒);永怀(永远思念);永诀(长别,永不再见);永康(永久平安)

    英文翻译

    long, perpetual, eternal, forever

    方言集汇

    ◎ 粤语:wing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n3 jun1 [沙头角腔] jun1 [客语拼音字汇] yun1 yung1 [陆丰腔] jun3 [东莞腔] jun1 [宝安腔] jun1 [梅县腔] jun3 [海陆丰腔] run3 [台湾四县腔] jun3
    ◎ 潮州话:iong2[揭阳、潮阳]uê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于憬庚三合上聲合口三等yengx/hwankĭw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