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

gōng xū [ gong xu]
注音 ㄍㄨㄥ ㄒㄨ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供需 gōngxū

(1) 供给和需求

供需平衡
supply and demand

(2) 供应需求的商品

supply

词语解释

  1. 见“ 供须 ”。

引证解释

⒈ 见“供须”。

供需的国语词典

供给与需求。

如:「有健全的供需管控,市场价格才会平稳。」

供需的网络释义

供需

  • 供需,汉语词汇,释义为供给和需求,供需平衡。
  • 供需的翻译

    英语: supply and demand
    德语: Angebot und Nachfrage
    法语: Offre et demande

    供需造句

    我国基本有机原料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当量消费自给率仍然很低。
    这种议价能力不对称因素对紧张的铁矿石供需关系有极大的放大效应,而对略显紧张的钢材供需关系有稀释作用。
    出了这样的难题,当局也只能提供有限的解决方案,要求学校和学生,在符合疫情控制的前提下,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供需见面方式。
    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人才交流和服务平台,南方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近期的岗位供需情况确实不够理想。
    为缓解资源供需,有色金属废料和废件的再生回收就显得特别重要。
    供需失调导致男人在俄罗斯非常抢手。
    我们都应该开始练习,每件事不要第一时间就想着用钱来解决,应首先利用现有的资源调配供需,把地过剩的资源调配到匮乏的地,不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再购买与再生产,以减少地球因过剩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李欣频 
    从国内聚甲醛树脂的生产、贸易及消费状况出发,分析了国内聚甲醛工业的供需现状并提出短期预测。
    表面上看,这仅仅是关于如何弥补印度日益扩大的能源供需缺口的议题。
    在某市的大学生供需见面会上,该市公安局研究所的招聘桌前,围满了前来求职的男性公民,大部分是男大学生。
    根据区内现有水利设施的可供水量,提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的对策,以期能解决或缓解雁北地区水的供需矛盾。
    山东拟搭建区域煤炭供需服务平台。
    其次,探讨资讯不对称是否会造成供需双方之满意度存在差异。
    介绍了国内外乙丙橡胶市场的供需状况,并对我国乙丙橡胶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由于暴风雪造成的生产停顿打破了供需平衡,必将加剧价格增长。
    如果是股票,就研究公司产品的供需。
    但适当的合同参数下,使用这种形式化策略,通过供需双方博弈供需链能够达到稳定状态。
    "减产效应将在下半年完全浮现,届时供需将趋于平衡"海力士半导体负责投资人关系的副总本周稍早在首尔向路透全球科技峰会表示海力士为全球第二大记忆体晶片制造商。
    矿价一再暴涨令全球钢厂苦不堪言,业界纷纷指责矿商们的短视,无视供需双方的长远利益。
    城市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建设项目大量占用耕地,使得土地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汉字详情

    gōng,gòng [gong]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A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TC
    四角: 24281

    详细解释

    gōng

    动词

    (1)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供给,供应)

    (2) 同本义

    供,供给。——《说文》

    凡与之所以大用者,外供甲兵而内给淫奢也。——《韩非子·解老》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孟子·梁惠王上》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一人之食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供亿(供应所需,也指供应的东西);供膳(供给膳食);供饷(供给差粮);供祀(供给祭祀)

    (4) 提供某种条件 。如:仅供参考;专供研究生用的阅览室;供顿(设宴待客);供断(供尽。极言提供之多)

    形容词

    (1) 通“恭”。恭敬。有礼貌

    行而供冀。——《荀子·脩身》

    (2) 又如:供翼(恭敬小心。供:通恭)

    (3) 另见 gòng

    gòng

    动词

    (1)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摆设;陈设)

    (2) 同本义

    供,设也。——《说文》

    供帐。——《后汉书·班彪传》

    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明史·海瑞传》

    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明史·海瑞传》

    (3) 又如:供帐(陈设帷帐等用具。作为宴会、旅行之用);供顿(备酒宴客;供应);供馔(陈设祭祀食品);供享(摆供品以祭祀);供佛

    (4) 供奉,供献

    张羽旗,设供具,以礼神君。——《史记·封禅书》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唐· 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5) 又如:供具(供奉鬼神的器具。后也指供佛的器具);供奉曲(宫廷内演奏的曲子);供进(进献宫廷);供御(进奉于帝王)

    (6) 祭祀,奉祀。把香烛等放在神佛或祖先的像(或牌位)前面表示敬奉 。如:上供;供礼(祭品,供品);供床(神像前放置祭品的几案)

    (7) 伺奉;伺候 。如:供过(侍奉,伺候;当差);供应(伺候);供侍(侍奉);供直(侍奉帝王);供承(侍奉,执役);供命(听从差遣);供享(使享用)

    (8) 从事,担任 。如:供事;供役(服役,执役)

    (9) 受审者陈述案情

    吏辈责供,多不足凭。——宋· 陈襄《州县提纲·面审所供》

    (10) 又如:招供(供出犯罪事实);吐供(招供);供招(招供。供出犯罪事实);供攀(攀供。在供词中牵连他人)

    名词

    (1) 供词,口供,受审者所说的案情

    张文定公在真宗时,戚里有争分财不均者,更相诉讼,……即命各供状结实。—— 宋· 赵自鐐《狱讼》

    (2) 又如:翻供;供款(供词)

    (3) 供品,祭品,祭祀时奉献的物品 。如:供养(供品);供尖(供品的顶端部分)

    (4)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supply, provide for; offer in wor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gung3
    ◎ 客家话:[梅县腔] giung1 giung5 [陆丰腔] giung1 [宝安腔] giung1 [客英字典] giung1 giung5 [台湾四县腔] giung5 g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g1 giung4 [海陆丰腔] giung5 giung1 [东莞腔] kiung1 giung1 [梅县腔] giung5
    ◎ 潮州话:gêng1 g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九容平聲開口三等kĭwoŋkyung/kivng
    [xu]
    部首: 802
    笔画: 14
    五笔: FDM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BMBL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2) 同本义

    需,须也。——《易·需》。传:“需者,待也。”

    聂许闻之需役。——《庄子·大宗师》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宋· 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 包世臣《文谱》

    (3) 又如:需次(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需铨(等待铨选录用)

    (4) 需要

    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

    (5) 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

    (6) 索取

    只为前日毛延寿,指写丹青,遍需金帛。—— 明· 陈玉阳《昭君出塞》

    需,索也。——《古今韵会举要》

    (7) 又如:需勒(勒索)

    (8) 迟疑;观望

    率故多尤,需为事贼。——《文心雕龙》

    (9) 又如:需缓(迟缓);需滞(授职后迟迟不能赴任)

    (10) 应该;必然

    儒者本无所谓教,达而在上,穷而在下,需不能出此范围。——清· 王韬《原道》

    (11) 又如:需要

    名词

    (1) 需用的东西

    与民均纳供需。——《元史·成宗纪二》

    (2) 又如:军需

    英文翻译

    need, require, must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宝安腔] si1 [东莞腔] si1 [梅县腔] s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俞平聲合口三等syo/sius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