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职

gòng zhí [ gong zhi]
繁体 供職
注音 ㄍㄨㄥˋ ㄓ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供职 gòngzhí

(1) 任职

部曲服事供职,同于编户。——《三国志·梁习传》
hold office

词语解释

  1. 任职;尽责。

    汉 张衡 《思玄赋》:“戒庶僚以夙会兮,僉供职而并讶。” 晋 潘岳 《九品议》:“卑位下役,非为鄙愚,所以供职。” 宋 司马光 《辞提举修实录札子》:“臣自受命以来,以衰羸多病,罕曾得到局供职。”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司諫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諫諍。” 茅盾 《动摇》十一:“久已被捕的三个人释放了,县长照旧供职。”

  2. 清 代京官考绩第三等之称。

    《清会典·吏部·考功清吏司》:“凡京察,堂官察其属之职而註考焉,一等曰称职,二等曰勤职,三等曰供职。”注:“守谨、才平、政平,或才长、政勤、守平为供职,列为三等。”

引证解释

⒈ 任职;尽责。

汉张衡《思玄赋》:“戒庶僚以夙会兮,僉供职而并讶。”
晋潘岳《九品议》:“卑位下役,非为鄙愚,所以供职。”
宋司马光《辞提举修实录札子》:“臣自受命以来,以衰羸多病,罕曾得到局供职。”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司諫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諫諍。”
茅盾《动摇》十一:“久已被捕的三个人释放了,县长照旧供职。”

⒉ 清代京官考绩第三等之称。

《清会典·吏部·考功清吏司》:“凡京察,堂官察其属之职而註考焉,一等曰称职,二等曰勤职,三等曰供职。”
注:“守谨、才平、政平,或才长、政勤、守平为供职,列为三等。”

供职的国语词典

担任职务。

供职的网络释义

供职

  • 供职,汉语词汇。
  • 拼音:gòng zhí
  • 释义:1、指任职。形容任职于某某项工作,工作于哪个部门。2、清代京官考绩第三等之称。
  • 语出《三国志·梁习传》:“部曲服事供职,同于编户。”
  • 供职造句

    我曾经供职于一个公司,工作给员工一个五年的奖励。
    提供职位空缺搜寻器及有关就业、进修等专题报导。
    有三百个幸福、愉快的神父在那大教堂中供职。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先后参与了对迈阿密“小海龟”部落的西北印第安战争,而后在威廉姆克拉克步枪公司供职过一小段时间。
    我们没有傲人的学历,更没有显赫的职业背景,就连供职过的企业也不过是不入流的小作坊,我们没有那些动不动开口就中英文都往外蹦的得瑟,我们更没有那些整天扛个笔记本电脑到处给别人放的瞎屁,我们的每天都过得很平凡,但是我们在向着不平凡而努力。
    在公园不远处的水岸星城小区旁,记者找到了正在锄草的保洁工龙女士,她供职于朗洁物业公司,负责整个水岸星城小区的保洁。
    昨日,中国法医学会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并未收到王雪梅本人以及她所供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口头或者书面的辞职及退会要求。
    她曾作为临床医生,在前南斯拉夫和伊拉克治疗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并且供职于从事难民事务的非政府组织。
    株林是陈国的精华地区,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气候温和,风光旖旎,夏御叔除了在国都供职以外,多半的时间,都与夏姬住在株林背山西水的一座豪华别墅之中,过着优游林泉。
    他们白天一起在衙门里供职,晚上合盖一床被子睡觉。
    让你七天假日里尽情吃、痛快玩、节后仍然还能迅速投入到供职中。
    普林茨豪森供职于德国萨尔布吕肯学院,在这所高校教授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控领域课程。
    回国后,先后供职山东龙口海关和上海海关总署。
    当年,供职于《消息报》的拉兹米在伊朗南部萨南达季亲眼目睹枪决现场,拍下照片。
    他叫赵勉,四年前他金榜题名,入选了翰林院,想问问大娘在翰林院供职的人都住在何处?
    想当今天下战乱纷起,民不聊生,正是大丈夫立业报国之时,怀古伤今之人岂可有所作为?若不是去岁弟弟失足摔下山崖而死,七十高堂无人奉养,他此时仍在军中供职呢。
    到处只有一个上帝,我们教区的牧师文质彬彬循规蹈矩地供职,光明磊落,就连助祭也是如此。
    研究表明有效沟通的人往往供职于更成功的团队,得到更好的绩效评价,受到更多的提升和更高的报酬。
    这些年来他在休斯顿的医科大学供职。
    王先生告诉记者,最近他供职的公司报销话费,要求必须使用本人的实名话费单,前几天当他到移动营业厅办理相关业务时,被营业员告知手机卡主不是他本人。

    汉字详情

    gōng,gòng [gong]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A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TC
    四角: 24281

    详细解释

    gōng

    动词

    (1)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供给,供应)

    (2) 同本义

    供,供给。——《说文》

    凡与之所以大用者,外供甲兵而内给淫奢也。——《韩非子·解老》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孟子·梁惠王上》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一人之食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供亿(供应所需,也指供应的东西);供膳(供给膳食);供饷(供给差粮);供祀(供给祭祀)

    (4) 提供某种条件 。如:仅供参考;专供研究生用的阅览室;供顿(设宴待客);供断(供尽。极言提供之多)

    形容词

    (1) 通“恭”。恭敬。有礼貌

    行而供冀。——《荀子·脩身》

    (2) 又如:供翼(恭敬小心。供:通恭)

    (3) 另见 gòng

    gòng

    动词

    (1)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摆设;陈设)

    (2) 同本义

    供,设也。——《说文》

    供帐。——《后汉书·班彪传》

    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明史·海瑞传》

    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明史·海瑞传》

    (3) 又如:供帐(陈设帷帐等用具。作为宴会、旅行之用);供顿(备酒宴客;供应);供馔(陈设祭祀食品);供享(摆供品以祭祀);供佛

    (4) 供奉,供献

    张羽旗,设供具,以礼神君。——《史记·封禅书》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唐· 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5) 又如:供具(供奉鬼神的器具。后也指供佛的器具);供奉曲(宫廷内演奏的曲子);供进(进献宫廷);供御(进奉于帝王)

    (6) 祭祀,奉祀。把香烛等放在神佛或祖先的像(或牌位)前面表示敬奉 。如:上供;供礼(祭品,供品);供床(神像前放置祭品的几案)

    (7) 伺奉;伺候 。如:供过(侍奉,伺候;当差);供应(伺候);供侍(侍奉);供直(侍奉帝王);供承(侍奉,执役);供命(听从差遣);供享(使享用)

    (8) 从事,担任 。如:供事;供役(服役,执役)

    (9) 受审者陈述案情

    吏辈责供,多不足凭。——宋· 陈襄《州县提纲·面审所供》

    (10) 又如:招供(供出犯罪事实);吐供(招供);供招(招供。供出犯罪事实);供攀(攀供。在供词中牵连他人)

    名词

    (1) 供词,口供,受审者所说的案情

    张文定公在真宗时,戚里有争分财不均者,更相诉讼,……即命各供状结实。—— 宋· 赵自鐐《狱讼》

    (2) 又如:翻供;供款(供词)

    (3) 供品,祭品,祭祀时奉献的物品 。如:供养(供品);供尖(供品的顶端部分)

    (4)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supply, provide for; offer in wor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gung3
    ◎ 客家话:[梅县腔] giung1 giung5 [陆丰腔] giung1 [宝安腔] giung1 [客英字典] giung1 giung5 [台湾四县腔] giung5 g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g1 giung4 [海陆丰腔] giung5 giung1 [东莞腔] kiung1 giung1 [梅县腔] giung5
    ◎ 潮州话:gêng1 g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九容平聲開口三等kĭwoŋkyung/kivng
    zhí [zhi]
    部首: 605
    笔画: 11
    五笔: BK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RC
    四角: 164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只(戠 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2) 同本义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

    名词

    (1) 职务;职业;职责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英文翻译

    duty, profession; office, pos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