佹侘
注音
ㄍㄨㄟˇ ㄔㄚˋ
词语释义
失意貌。
词语解释
失意貌。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三:“抑 屈三閭 纫綺擷芬,以寄其支离佹侘之意邪?”
引证解释
⒈ 失意貌。
引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三:“抑屈三閭纫綺擷芬,以寄其支离佹侘之意邪?”
佹侘的网络释义
佹侘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乖戾
四方以无拂。——《诗·大雅·皇矣》。郑玄笺:“拂,犹佹也。言无复佹戾 文王者。”
(2) 通“诡”
(3) 诡异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荀子·赋篇》
(4) 又如:佹异(奇异,与平常不一样);佹诗(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佹诞(怪异荒诞);佹形(奇形怪状)
(5) 欺诈巧辩
争为佹辩,久稽而不决,无益于治。——《淮南子·齐俗》
(6) 又如:佹辞(巧辩之辞)
英文翻译
depend upon; support; go against; (variant deceiv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wui3 [台湾四县腔] gui3 [梅县腔] gwi3 [海陆丰腔] gu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wui3 [台湾四县腔] gui3 [梅县腔] gwi3 [海陆丰腔] g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詭 | 過委 | 見 | 支B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止 | 支B | kĭwe | kyex/kwee |
详细解释
动词
(1) 见“侘傺”
(2) 通“诧”。夸耀,夸口
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鄙县。——《史记·韩长孺列传》
英文翻译
disappointed, forlorn
方言集汇
◎ 粤语:caa3
◎ 客家话:[梅县腔] za5 [台湾四县腔] za5 tok7 [客英字典] za5 tok7 [海陆丰腔] za5 tok7 [客语拼音字汇] za4
◎ 潮州话:za1
◎ 客家话:[梅县腔] za5 [台湾四县腔] za5 tok7 [客英字典] za5 tok7 [海陆丰腔] za5 tok7 [客语拼音字汇] za4
◎ 潮州话:z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侘 | 敕加 | 徹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thra/thea | ţʰ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