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谷

yī gǔ [ yi gu]
繁体 伊穀
注音 一 ㄍㄨˇ

词语释义

见“伊瀔 ”。

词语解释

  1. 见“ 伊瀔 ”。

引证解释

⒈ 见“伊瀔”。

伊谷的网络释义

伊谷

  • 伊谷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ī gǔ,指伊水与瀔水。
  • 汉字详情

    [yi]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V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SK
    四角: 27207

    详细解释

    代词

    (1) (会意。从人,从尹。尹,治理。合起来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后假借为那)

    (2) 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秦风·蒹葭》。笺:“伊,当作繄,犹是也。”

    (3) 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她”、“他”、“彼”

    薛蟠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红楼梦》

    江家我顾伊, 庾家伊顾我。——《世说新语》

    吾见张时,伊已六十。——《南史》

    (4) 又如:伊行(她那里;他们);伊曹(彼辈,他们);伊俦(彼辈,其类);伊拉(方言。他们)

    (5) 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

    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世说新语》

    我这里吐胆倾心说与伊,难道你不解其中意。——佚名《马陵道》

    (6) 又如:伊咱(你);伊行(你这里;你们);伊家(你)

    动词

    (1) 表示判断,常与“匪”连用,相当于“却是”、“即是”

    匪莪伊蒿。——《诗·小雅·蓼莪》

    昔卫鞅因景监以见,有识知其不终。今得臣举者,匪荣伊辱。——《后汉书》

    (2) 又如:匪朝伊暮;匪朝伊夕;匪荣伊辱;匪愚伊耄

    (1) 语助词。用于句中,无义

    旨酒既清,嘉荐伊脯。——《仪礼》

    (2) 发语词,无义。如:伊何(为何,为什么);伊谁(谁,何人)

    (3) 通“繄”。是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诗·豳风·东山》。笺:“伊,当作繄。”

    我这怀矣,自诒伊阻。——《诗·邶风·雄雉》

    英文翻译

    third person pronoun; he, she, this, that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海陆丰腔] ri2 [陆丰腔] ji1 [宝安腔] ji2 ji1 [东莞腔] ji1
    ◎ 潮州话: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脂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qjii/iʔi
    gǔ,yù [gu,yu]
    部首: 705
    笔画: 7
    五笔: WW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COR
    四角: 806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刚从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脉;下面象谷口。“谷”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

    (2) 同本义

    水注谿曰谷。——《尔雅·释水》

    无障谷。——《公羊传·僖公三年》

    川谷径复。——《楚辞·招魂》

    含谿怀谷。——《文选·左思·蜀都赋》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向斜谷;裂谷;山谷;河谷;峡谷;幽谷;谷口(两山之间的入口);谷水(山谷的水)

    (4) 两山之间的水流

    泉出通川为谷。——《说文》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 济。—— 清· 姚鼐《惜抱轩全集》卷十四

    (5) 又如:谷饮(汲谷水而饮);谷泉(山谷间所出的泉水)

    (6) 泛指水流

    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墨子》

    (7) 水流会聚的地方 。如:谷王(江海的别名。以其能容百谷之水,故称)

    (8) 井中容水之处 。如:谷鲋(指井中蛤蟆)

    (9) 中医学名词 。如:谷谿(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谷道(指直肠到肛门的一部分;肛门)

    (10) 古代道家用语 。如:谷牝(犹谷神)

    (11) 通“穀。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如:谷董羹(一种杂煮的饮食);五谷(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百谷(粮食的总称)

    (12) 通“鞫”。困穷 。引申为困境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诗·大雅·桑柔》

    (13) 又如:进退维谷(形容处境非常困难)

    (14) 姓。如:谷那(复姓)

    名词

    (1) 谷类植物或粮食作物的总称

    穀,百谷之总名。从禾,穀声。——《说文》。百谷者,稻粱菽各二十;蔬果助谷各二十也。”

    五至,以谷俱来。——《书·太古誓》。郑注:“盖牟麦也。”

    亟(同“急”)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2) 又如:五谷;谷田;谷人(农夫);谷入(禾稼的收获);谷土(耕地);谷芒(禾谷的芒刺);谷道(古代方士不吃五谷,以求长生不老的道术)

    (3) 粟的北方俗称 。如:谷草

    (4) 即稻谷。未脱壳的水稻的子实

    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多收了三五斗》

    (5) 另见

    (1) ——“吐谷浑”( Tǔyùhún):我国古代西部民族名

    (2) 另见

    英文翻译

    valley, gorge, rav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uk1 j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k7 [陆丰腔] guk7 [沙头角腔] guk7 [宝安腔] guk7 [台湾四县腔] guk7 [梅县腔] guk8 [客英字典] kwuk7 [客语拼音字汇] gug5 [东莞腔] g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禄屋一入聲開口一等kukk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