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伊甸园
(1) 基督教圣经中指人类祖先居住的乐园
(2) 极乐地
词语解释
亦省称“ 伊甸 ”。犹太教、基督教圣经故事中人类始祖居住的乐园,被誉为地上的天堂。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造了人类始祖 亚当 、 夏娃 后,专为他们在 伊甸 (希伯来文‘Edēn)造此园,后两人吃了禁果,被逐出。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旧约》记神既以七日造天地,终乃抟埴为男子,名曰 亚当 ,已而病其寂也,复抽其肋为女子,是名 夏娃 ,皆居 伊甸 。”
借指人间乐园。
郁达夫 《感伤的行旅》:“他们只知道要打仗,他们只知道要杀人,他们只知道如何去敛钱争势夺权利用,他们只知道如何的来破坏农工大众的这一个自然给与我们的 伊甸园 。” 何其芳 《梦中道路》:“我失掉了我的 伊甸 ,但并不追悔。”
引证解释
⒈ 亦省称“伊甸”。
⒉ 犹太教、基督教圣经故事中人类始祖居住的乐园,被誉为地上的天堂。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造了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后,专为他们在伊甸 (希伯来文‘Edēn)造此园,后两人吃了禁果,被逐出。
引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旧约》记神既以七日造天地,终乃抟埴为男子,名曰亚当,已而病其寂也,复抽其肋为女子,是名夏娃,皆居伊甸。”
⒊ 借指人间乐园。
引郁达夫《感伤的行旅》:“他们只知道要打仗,他们只知道要杀人,他们只知道如何去敛钱争势夺权利用,他们只知道如何的来破坏农工大众的这一个自然给与我们的伊甸园。”
何其芳《梦中道路》:“我失掉了我的伊甸,但并不追悔。”
伊甸园的国语词典
旧约创世纪中所记载的乐园。园中长著各种好看好吃的果树,中央则种著生命树和知善恶树。有一条河由伊甸流出灌溉乐园。上帝所造的第一对男女亚当与夏娃即居住于园内。在亚当与夏娃尚未偷尝禁果之前,园内生活没有任何的忧愁与痛苦,后来借为人间乐园的代称。
如:「你这山居生活简直就像伊甸园一样嘛!」
伊甸园的网络释义
伊甸园 (《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原居地)
伊甸园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代词
(1) (会意。从人,从尹。尹,治理。合起来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后假借为那)
(2) 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秦风·蒹葭》。笺:“伊,当作繄,犹是也。”
(3) 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她”、“他”、“彼”
薛蟠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红楼梦》
江家我顾伊, 庾家伊顾我。——《世说新语》
吾见张时,伊已六十。——《南史》
(4) 又如:伊行(她那里;他们);伊曹(彼辈,他们);伊俦(彼辈,其类);伊拉(方言。他们)
(5) 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
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世说新语》
我这里吐胆倾心说与伊,难道你不解其中意。——佚名《马陵道》
(6) 又如:伊咱(你);伊行(你这里;你们);伊家(你)
动词
(1) 表示判断,常与“匪”连用,相当于“却是”、“即是”
匪莪伊蒿。——《诗·小雅·蓼莪》
昔卫鞅因景监以见,有识知其不终。今得臣举者,匪荣伊辱。——《后汉书》
(2) 又如:匪朝伊暮;匪朝伊夕;匪荣伊辱;匪愚伊耄
(1) 语助词。用于句中,无义
旨酒既清,嘉荐伊脯。——《仪礼》
(2) 发语词,无义。如:伊何(为何,为什么);伊谁(谁,何人)
(3) 通“繄”。是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诗·豳风·东山》。笺:“伊,当作繄。”
我这怀矣,自诒伊阻。——《诗·邶风·雄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海陆丰腔] ri2 [陆丰腔] ji1 [宝安腔] ji2 ji1 [东莞腔] ji1
◎ 潮州话: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伊 | 於脂 | 影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qjii/i | ʔi |
详细解释
diàn
名词
(1)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2)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甸,天子五百里地。——《说文》。段注:“甸,王田也。”
五百里甸服。——《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
千里之内曰甸。——《礼制·王制》
甸服。——《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
(3) 又如:甸地;甸邑;甸服(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甸畿(古代九畿之一。京畿方千里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称畿)
(4) 田野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 维扬。—— 唐· 刘希夷《江南曲》
(5) 田野出产物
(6) 又如:甸粟(京畿王田生产的谷物);甸役(田猎的力役);甸祝(古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管四时田猎祭祀之事)
(7) 古代管理柴薪的官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左传》
(8) 甸师,古代管理田事的官
甸粟而纳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甸,甸师,掌田之官也。”
(9) 又如:甸人(古官名。掌管藉田及供野物等事务);甸师(即甸人);甸官(甸畿官署)
(10) 用以放牧动物的土地或适用于这一用途的土地 。如:四丘为甸
动词
(1) 治理
维禹甸之。——《诗·小雅·信南山》
(2) 又如:甸邑(治理县邑)
(3) 挺
tián
暂无详细释义
shè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en6 [客英字典] tien5 [台湾四县腔] tien5 [梅县腔] tien5 [陆丰腔] tian5 [宝安腔] ten3 [客语拼音字汇] tia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電 | 堂練 | 定 | 先開 | 去聲 | 霰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denh/denn | dʰie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囗(
),袁声。形符为“囗”( ),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2) 同本义
园,所以树果也。——《说文》
种树曰园。——《三苍》
园圃毓草木。——《周礼·大宰》
以场圃任园地。——《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
于丘园。——《易·贲》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田园将芜。——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
园日涉以成趣。
(4) 又如:园头(禅寺内管菜园的人);果园;植物园;园公(即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又指管理花园的仆人);园户(指唐宋时种植、制作茶叶的民家)
(5) 庭园;供人憩息、游乐或观赏的地方
白菟素鸠,游君园庭。——《隶释》
(6) 又如:园叟花丁(园丁与花匠);园叟(年老的园丁);公园;戏园;动物园;园客(游园的人)
(7) 帝王、后妃的墓地 。如:园陵(祖先的坟茔);园寝(建在帝王墓上的庙);园庙(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en2 jen2 [客英字典] mu2 [海陆丰腔] ngien2 re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岏 | 五丸 | 疑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ŋuɑn | ng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