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

yī yǐn [ yi yin]
注音 一 一ㄣˇ

词语释义

商汤大臣,名,一名,尹是官名。相传生于伊水,故名。是妻陪嫁的奴隶,后助夏桀,被尊为阿衡。

词语解释

  1. 商汤 大臣,名 伊 ,一名 挚 ,尹是官名。相传生于 伊水 ,故名。是 汤 妻陪嫁的奴隶,后助 汤 伐 夏桀 ,被尊为阿衡。

    汤 去世后历佐 卜丙 (即 外丙 )、 仲壬 二王。后 太甲 即位,因荒淫失度,被 伊尹 放逐到 桐宫 ,三年后迎之复位。《尚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伊尹 祠于先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伊尹 放 大甲 而相之,卒无怨色。” 杜预 注:“ 大甲 , 汤 孙也,荒淫失度。 伊尹 放之 桐宫 三年,改悔而復之,而无恨心。”《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 伊水 之上……故命之曰 伊尹 。’” 高诱 注:“以其生於 伊水 ,故名之 伊尹 ,非有讹也。”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 夏 之时,五子以其歌鸣, 伊尹 鸣 殷 , 周公 鸣 周 。”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二节:“欲求国之自尊,必先自国民人人自尊始。 伊尹 曰:‘余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余觉之而谁也。’”一说, 伊尹 借故放逐 太甲 ,自立七年,后 太甲 还,被杀。参阅《竹书纪年》卷上、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

引证解释

⒈ 商汤大臣,名伊,一名挚,尹是官名。相传生于伊水,故名。是汤妻陪嫁的奴隶,后助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 汤去世后历佐卜丙 (即外丙 )、 仲壬二王。后太甲即位,因荒淫失度,被伊尹放逐到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一说, 伊尹借故放逐太甲,自立七年,后太甲还,被杀。参阅《竹书纪年》卷上、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

《尚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
杜预注:“大甲,汤孙也,荒淫失度。 伊尹放之桐宫三年,改悔而復之,而无恨心。”
《吕氏春秋·本味》:“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故命之曰伊尹。’”
高诱注:“以其生於伊水,故名之伊尹,非有讹也。”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 伊尹鸣殷,周公鸣周。”
梁启超《新民说》第十二节:“欲求国之自尊,必先自国民人人自尊始。 伊尹曰:‘余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余觉之而谁也。’”

伊尹的国语词典

人名。名挚,商初的贤相。相传汤伐桀,灭夏,遂王天下。汤崩,其孙太甲无道,伊尹放诸桐宫,俟其悔过,再迎之复位。卒时,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礼。

伊尹的网络释义

伊尹

  •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挚。夏朝末年生于空桑(今河南杞县)人。,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为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华厨祖。 约公元前16世纪初,伊尹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也就是后来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伊尹历事商朝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五十余年,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沃丁八年,伊尹逝世,终年100岁。沃丁以天子之礼将伊尹安葬于都城亳附近,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伊尹被后人奉祀为“商元圣”。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伊尹生于专制时代,其心实大公也。尹识力大,气势雄,故能抉破五六百年君臣之义,首倡革命。一一《毛泽东早期文稿》
  • 伊尹的翻译

    德语: Yi Yin (Eig, Pol)​

    伊尹造句

    故伊尹之兴上功也,长胫者使之蹋锸,强脊者使之负土,眇目者使之准绳,伛偻者使之涂地。
    商丘市睢阳区古城墙、侯方域故居—壮悔堂、八关斋;夏邑县孔子还乡祠;民权白云寺;虞城县的木兰祠、伊尹墓;汝州风穴寺、汝州汝瓷博物馆、汝州张公巷。
    故世平主圣,俊艾将自至,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袁公大义,欲行伊尹霍光这等先贤辅佐之事,自是令人敬佩;曹公大仁,想的是幼帝受制之苦。
    虽伊尹之执兹壹德,姬旦之光于四海,方斯蔑如也。
    圣人王世,贤者建功,汤举伊尹,周任吕望,行合天地,德配阴阳。
    老山界下大风吹过,令人彻骨,伊尹怀抱彩蝶的尸身跳了下去……
    伊尹在任期内忠心耿耿辅助商汤、帝外丙、帝太壬、帝太甲、沃丁五帝,成为五朝功臣。
    修德辅商之伊尹,吐哺握发之周公,运筹帷幄之子房,鞠躬尽瘁之诸葛,皆经天纬地之才,而未审其生平治何经书。
    按《吕氏春秋》载,在商朝之际,汤与伊尹计谋功伐夏桀时,有个叫卞隋的名士,因拒行汤王之计而投水自尽。
    如果苛刻一点说中间还有一个国君“太甲”,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舜囚尧,禹囚舜,后稷放帝朱;汤攻桀,发攻辛,伊尹放太甲。
    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方斯蔑如也。
    伊尹是汤的宰相,汤死后,他辅佐汤的儿子太甲,但不久以后,他就罗列了一堆太甲的罪名,把太甲囚禁在桐宫,自立为王。
    在非看来,这天下间,并没有粗鄙之出身,有的也只是粗鄙之人,英雄每多屠狗辈,壮志豪情永不休,想樊哙也是屠猪卖酒,伊尹更是奴隶出身,可谁又能说他们卑贱?
    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
    以当年伊尹驱逐汤子之先例来驱逐当今的幼王。
    兰儿虽然是女王,可厨艺倒是颇为精湛,其所做美味,即便是比之伊尹,怕也毫不逊色。
    群魔乱舞,民不聊生,天帝眼见世间受苦,派下天兵神将,以助商汤起义商汤以仁义之心对待民众,后有伊尹相助。

    汉字详情

    [yi]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V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SK
    四角: 27207

    详细解释

    代词

    (1) (会意。从人,从尹。尹,治理。合起来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后假借为那)

    (2) 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秦风·蒹葭》。笺:“伊,当作繄,犹是也。”

    (3) 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她”、“他”、“彼”

    薛蟠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红楼梦》

    江家我顾伊, 庾家伊顾我。——《世说新语》

    吾见张时,伊已六十。——《南史》

    (4) 又如:伊行(她那里;他们);伊曹(彼辈,他们);伊俦(彼辈,其类);伊拉(方言。他们)

    (5) 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

    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世说新语》

    我这里吐胆倾心说与伊,难道你不解其中意。——佚名《马陵道》

    (6) 又如:伊咱(你);伊行(你这里;你们);伊家(你)

    动词

    (1) 表示判断,常与“匪”连用,相当于“却是”、“即是”

    匪莪伊蒿。——《诗·小雅·蓼莪》

    昔卫鞅因景监以见,有识知其不终。今得臣举者,匪荣伊辱。——《后汉书》

    (2) 又如:匪朝伊暮;匪朝伊夕;匪荣伊辱;匪愚伊耄

    (1) 语助词。用于句中,无义

    旨酒既清,嘉荐伊脯。——《仪礼》

    (2) 发语词,无义。如:伊何(为何,为什么);伊谁(谁,何人)

    (3) 通“繄”。是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诗·豳风·东山》。笺:“伊,当作繄。”

    我这怀矣,自诒伊阻。——《诗·邶风·雄雉》

    英文翻译

    third person pronoun; he, she, this, that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海陆丰腔] ri2 [陆丰腔] ji1 [宝安腔] ji2 ji1 [东莞腔] ji1
    ◎ 潮州话: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脂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qjii/iʔi
    yǐn [yin]
    部首: 327
    笔画: 4
    五笔: V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SK
    四角: 175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一竖表示笔,右边是“又”(手),象手拿笔,以表示治事。本义:治理) 同本义

    尹,治也。——《说文》

    以尹天下。——《左传·定公四年》

    (2) 又如:尹京(治理京畿);尹祭(古代用于祭祀的切割方正的干肉)

    名词

    (1) 旧时官名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论语·公冶长》

    不以非郑尹。——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有卿尹。——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府尹;京兆尹;尹氏(官名。掌管册命臣工之事);尹寺(宦官);尹长(官长)

    (3) 姓。如:尹午(复姓)

    英文翻译

    govern; oversee; director

    方言集汇

    ◎ 粤语:wan5
    ◎ 客家话:[梅县腔] jun3 [海陆丰腔] run3 [客语拼音字汇] yun3 [陆丰腔] jun1 [客英字典] jun3 [宝安腔] jun3 [台湾四县腔] jun3
    ◎ 潮州话:eng2(úrng) [揭阳]êng2 [潮阳]i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準上聲合口三等jĭuĕnjynx/jvi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