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字

dài zì [ dai zi]
注音 ㄉㄞˋ ㄗˋ

词语释义

1.代词的旧称。 2.因保密等需要而用的代称。

词语解释

  1. 代词的旧称。

    清 马建忠 《马氏文通·实字》:“代字者,所以指名也,文中随在代名而有所指也。凡行文所以用代字者,免重复,求简洁耳……代字共别为四宗:曰‘指名代字’,曰‘接读代字’,曰‘询问代字’,曰‘指示代字’。”

  2. 因保密等需要而用的代称。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不错,’ 葛专员 点头说:‘你那时也不姓 曹 ,代字是 老安 ,对吧?’”

引证解释

⒈ 代词的旧称。

清马建忠《马氏文通·实字》:“代字者,所以指名也,文中随在代名而有所指也。凡行文所以用代字者,免重复,求简洁耳……代字共别为四宗:曰‘指名代字’,曰‘接读代字’,曰‘询问代字’,曰‘指示代字’。”

⒉ 因保密等需要而用的代称。

柳青《铜墙铁壁》第二章:“‘不错,’ 葛专员点头说:‘你那时也不姓曹,代字是老安,对吧?’”

代字的网络释义

代字

  • 代字
  • 【注音】:dài zì
  • 【释义】:1.代词的旧称。 2.因保密等需要而用的代称。
  • 汉字详情

    dài [dai]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P
    四角: 23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 )声。本义:更迭,代替)

    (2) 同本义

    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说文》

    县壶以代哭者。——《周礼·挈壶氏》

    与君代兴。——《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

    使子父代处。——《国语·晋语》。注:“更也。”

    岁代处,故曰代田。——《汉书·食货志》。注:“易也。”

    韩地代相干也。——《汉书·地理志》

    四时迭代。——张衡《东京赋》

    转相攻伐,代为雌雄。——《汉书·刑法志》

    日月迭炤,四时代御。——《荀子·天论》

    孝成王使 括( 赵括)代 廉颇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 南、 番二县代求解免。——《广州军务记》

    (3) 又如:代比(代人接受惩罚);代茶(以茶代物,自谦微薄);代馆(代理教书);代运(代替运行);代力(代为劳作)

    (4) 把活计接到家里做 。如:代洗衣服;代饭(搭伙吃饭)

    (5) 托转达 。如:请代我们向所有的朋友问好

    名词

    (1) 父子相继为“代”、“世代”

    代,世也。——《后汉书·窦何传》注

    五代,谓唐虞夏殷周也。——《后汉书·王符传》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汉家 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王维《李陵咏》

    (2) (这个意义唐以前写作“世”,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将“世”写成“代”,后人一直沿用)

    (3) 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年代

    未知始自何年,更不知止于何代。——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4) 又如:古代的雕刻

    (5) 时代,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期 。如:当代

    (6) 朝代

    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唐代

    (8) 特指五个主要地质分代 。如:古生代

    (9) ∶代词的省称

    (10) 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

    英文翻译

    replace, replacement (of person or generation >); era, gen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陆丰腔] toi6 [梅县腔] toi5 [东莞腔] toi3 [客英字典] toi5 [宝安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海陆丰腔] toi6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 潮州话:toi3 (thòi) do7(tō)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耐去聲開口一等dʰɒidaih/doy
    [zi]
    部首: 344
    笔画: 6
    五笔: P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ND
    四角: 3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宀( 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2) 同本义

    字,乳也。——《说文》。

    字,生也。——《广雅》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六畜遂字。——《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亭有畜字马,岁课息。——《汉书·食货志下》

    (3) 又如:字乳(生育);字育(生育、蕃育)

    (4) 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

    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5) 又如:字牝(怀孕的母畜);字孕(怀胎;生殖);字马(怀孕的马)

    (6) 抚养;养育;教养

    其僚无子,使字敬叔。——《左传》

    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左传·成公十一年》

    牛羊腓字之。——《诗·大雅·生民》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7) 又如:字养(抚养;养育);字民(养育人民);字育(化生);字孤(抚养孤儿)

    (8) 爱

    于父,不能字厥子。——《书·廉诰》

    乐王鲋字而敬。——《左传·昭公元年》。注:“字,爱也。”

    (9) 又如:字孤(抚爱孤儿);字爱(抚爱)

    (10) 教育;教课;传授知识

    天会间,充女直字学生,学问通达,观书史,工为诗。——《金史·温敦兀带传》

    (11) 治理

    防民之理甚周,而不至皎察;字民之方甚裕,而不至使侵蛑。——刘禹锡《答饶州之使君书》

    (12) 取名;取表字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

    武字 子卿。——《汉书·李广苏建传》

    张衡字 平子。——《后汉书·张衡传》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13) 女子许嫁

    甚至于说,待字的大姑娘,也得拿出来抽签。——茅盾《动摇》

    (14) 又如:字人(女子嫁人)

    名词

    (1) 文字(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汉书·艺文志》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通志·六书略》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字指(文字的含意);字号(以文字作符号);字音(文字的读音);字格(书写文字的格式);字债(文字的债务);字学(文字学);中国字,汉字;篆字;字脚(字眼);字养(指用在某处的字眼)

    (3) 表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幼名,冠字。——《礼记·檀弓》。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

    闻名即知其字,闻字而知其名,盖名与字相比附故。——《白虎通·姓名》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 仲尼,姓 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 涉。——《史记·陈涉世家》

    (4) 名号

    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论衡·书虚》

    (5) 用文字写成的凭据、字条或短柬

    杨执中又写了一个字去催 权勿用见这字,收拾搭船来 湖州。——《儒林外史》

    (6) 又如:字据;立字为凭

    (7) 字眼,词 。如:他用字准确;在创业者的字典里找不到“害怕”这个字

    (8) 字迹 。如:字仿(仿照字样学写字);他写一手好字;她的字很难认

    (9) 书法 。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 钟王。—— 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

    (10) 书法作品

    原来是问金冬心的字,我拿去卖了。—— 巴金《秋》

    专藏字,不藏画

    (11) 书信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儒林外史》

    (12) 字体 。如:颜字;柳字

    (13) 字音 。如:咬字;字正腔圆

    (14) 姓

    英文翻译

    letter, character, w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5 [宝安腔] su3 [客英字典] sii5 cih5 [台湾四县腔] sii5 cih5 [梅县腔] se5 ze3 [东莞腔] su5 [陆丰腔] sii6 [海陆丰腔] sii6 cih6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ri7, re6[潮阳]r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置去聲開口三等dzʰĭəzih/dzi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