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匮

dài kuì [ dai kui]
繁体 代匱
注音 ㄉㄞˋ ㄎㄨㄟˋ

词语释义

谓匮乏时取以代用。

词语解释

  1. 谓匮乏时取以代用。

    《左传·成公九年》:“《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 姬姜 ,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匱。’言备之不可以已也。” 孔颖达 疏:“蒯与菅连,亦菅之类……并可代丝麻之乏,故云无弃也。” 宋 刘攽 《知襄州谢上表》:“绍庭之初,方勤心於陟降;思皇之际,亦代匱於细微。”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天下无定境亦无定论》:“此心在焉,则菅蒯不可以代匱,糟糠不可以下堂,是未尝有正色也。”

引证解释

⒈ 谓匮乏时取以代用。

《左传·成公九年》:“《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匱。’言备之不可以已也。”
孔颖达疏:“蒯与菅连,亦菅之类……并可代丝麻之乏,故云无弃也。”
宋刘攽《知襄州谢上表》:“绍庭之初,方勤心於陟降;思皇之际,亦代匱於细微。”
宋陈善《扪虱新话·天下无定境亦无定论》:“此心在焉,则菅蒯不可以代匱,糟糠不可以下堂,是未尝有正色也。”

代匮的网络释义

代匮

  • 代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ài kuì,是谓匮乏时取以代用。
  • 汉字详情

    dài [dai]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P
    四角: 23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 )声。本义:更迭,代替)

    (2) 同本义

    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说文》

    县壶以代哭者。——《周礼·挈壶氏》

    与君代兴。——《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

    使子父代处。——《国语·晋语》。注:“更也。”

    岁代处,故曰代田。——《汉书·食货志》。注:“易也。”

    韩地代相干也。——《汉书·地理志》

    四时迭代。——张衡《东京赋》

    转相攻伐,代为雌雄。——《汉书·刑法志》

    日月迭炤,四时代御。——《荀子·天论》

    孝成王使 括( 赵括)代 廉颇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 南、 番二县代求解免。——《广州军务记》

    (3) 又如:代比(代人接受惩罚);代茶(以茶代物,自谦微薄);代馆(代理教书);代运(代替运行);代力(代为劳作)

    (4) 把活计接到家里做 。如:代洗衣服;代饭(搭伙吃饭)

    (5) 托转达 。如:请代我们向所有的朋友问好

    名词

    (1) 父子相继为“代”、“世代”

    代,世也。——《后汉书·窦何传》注

    五代,谓唐虞夏殷周也。——《后汉书·王符传》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汉家 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王维《李陵咏》

    (2) (这个意义唐以前写作“世”,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将“世”写成“代”,后人一直沿用)

    (3) 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年代

    未知始自何年,更不知止于何代。——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4) 又如:古代的雕刻

    (5) 时代,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期 。如:当代

    (6) 朝代

    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唐代

    (8) 特指五个主要地质分代 。如:古生代

    (9) ∶代词的省称

    (10) 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

    英文翻译

    replace, replacement (of person or generation >); era, gen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陆丰腔] toi6 [梅县腔] toi5 [东莞腔] toi3 [客英字典] toi5 [宝安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海陆丰腔] toi6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 潮州话:toi3 (thòi) do7(tō)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耐去聲開口一等dʰɒidaih/doy
    kuì,guì [kui,gui]
    部首: 211
    笔画: 11
    五笔: AKHM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LMO
    四角: 7171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匚( fāng),表示与盛放东西有关,贵声。( guì)本义:柜子)

    (2) 运装土的畚。通“篑”

    纲纪咸张,成在一匮。——《汉书·王莽传上》

    孔子曰:“辟如为山,未成一匮。止,吾止也。”——《汉书·礼乐志》

    (3) 姓

    形容词

    (1) 缺乏,空乏

    匱,乏也。——《广雅》

    财财不匮。——《礼记·月令仲秋》

    其财匮。——《礼记·乐记》

    虞不出财财匮少。——《史记·货殖列传》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2) 又如:匮竭(穷尽,缺乏财货);匮粮(缺乏粮食);匮少(缺少);匮饿(缺粮饥饿);匮矮(缺粮饥饿);匮阕(缺乏)

    (3) 通“潰”

    貴而不傲,富而不骄,两而不爭,闻而不遥,远而不绝,穷而不匮者鲜矣。——《逸周书》

    英文翻译

    to lac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6
    ◎ 潮州话:戈威6(愧),kui6 (khũi)

    宋本广韵

    代匮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