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予

fù yǔ [ fu yu]
注音 ㄈㄨˋ ㄩˊ

词语释义

给与。 引申为托付,委任。

词语解释

  1. 给与。

    汉 史游 《急就篇》卷二:“取受、付予相因缘。” 颜师古 注:“言以相付及受取领纳,皆缘丈尺斤两以定其数,故得分明无亏失也。予,相授予也。”

  2. 引申为托付,委任。

    宋 王安石 《上杜学士书》:“卒然举 河北 北付执事,岂主上与一二股肱之臣,不惟付予必久而后可要以效哉?且以为世之士大夫无足寄以重,独执事为能当之耳!” 宋 苏轼 《唐义问河北转运副使制》:“ 太原 之民,困於备边,使者之任,不轻付予。”

引证解释

⒈ 给与。

汉史游《急就篇》卷二:“取受、付予相因缘。”
颜师古注:“言以相付及受取领纳,皆缘丈尺斤两以定其数,故得分明无亏失也。予,相授予也。”

⒉ 引申为托付,委任。

宋王安石《上杜学士书》:“卒然举河北北付执事,岂主上与一二股肱之臣,不惟付予必久而后可要以效哉?且以为世之士大夫无足寄以重,独执事为能当之耳!”
宋苏轼《唐义问河北转运副使制》:“太原之民,困於备边,使者之任,不轻付予。”

付予的网络释义

付予

  • 付予是(1).给与。(2).引申为托付,委任。
  • 付予造句

    我将歌声遗于身后,付予那年年归来的忍冬花的茂盛和南风的欣悦。
    卖价是您就贵金属仓位支付予本公司的价格。
    司法受托人因其提供的保证而须支付予担保公司的任何保费,如法院作出指示,则可从信托财产中支付。
    但却为奸人所陷害,说他贪污公款,治洪不利,狗皇帝听信谗言,下令……下令将我家满门抄斩!只有我被母亲托付予人,逃过一劫。
    举义之前,我与夫人已将女儿胡木兰交付予一老人照料,现在小女一切安好。
    请将填妥的预先申报书及声明书交付予总选举事务主任。
    部份楼价及楼价馀款须支付予卖方指定之律师行。
    在大楼研发办公的公司及人员可完全置身于大自然中,享受到优美环境所付予的无穷创造力。
    巩俐扮演的初桃抢夺了镜头,这个初桃最后被小百合取代了头牌的位置。初桃是一个精力旺盛,极具活力的艺伎,她与竞争对手的较量,并且毁灭对手的过程付予影片以震撼力。
    有关款项将以现行发放综援或公共福利金的方式,即一般以自动转账方式存入指定的银行户口,支付予受助人,领款人无须另行提出申请。
    部份樓价及樓价馀款须支付予卖方指定之律师行。
    赔偿申请一经核准,赔偿金额将会以支票形式支付予保单持有人。
    凡本票在未交付予受款人或持票人之前,仍属未完成及不完备之票据。

    汉字详情

    [fu]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DI
    四角: 2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本义:给予)

    (2) 同本义

    付,与也。——《说文》

    付,予也。——《广雅》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操当以 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付法(传授佛法);付任(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付治(交有司治罪);付推(交付有审问);付度(移交,交代);付命(授以天命)

    (4) 支付

    当下付了茶钱。——《儒林外史》

    (5) 又如:付借款的利息

    (6) 托付。委托他人照料或管理 。如:付仗(付托依靠);付属(托付);付嘱(吩咐;叮嘱);付授(嘱托授予)

    (7) 通“敷”。涂;搽

    永不得着绮穿罗,再不能施朱付粉。——《金瓶梅词话》

    (8) 通“符”( )。符合

    计凡付终,务本饬末,则富。——《管子·幼官》

    (9) 通“附”。归附,附着

    皇天既付中国民。——《书·梓材》

    致德,其民和平以静;致道,其民付而不争。——《管子·正》

    (10) 又如:付山(归山)

    英文翻译

    give, deliver, pay, hand over; entrust

    方言集汇

    ◎ 粤语:f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5 [东莞腔] fu5 [沙头角腔] fu5 [宝安腔] fu5 [梅县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客英字典] fu5 [陆丰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方遇去聲合口三等pyoh/piuh
    yú,yǔ [yu]
    部首: 106
    笔画: 4
    五笔: C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INN
    四角: 17202

    详细解释

    代词

    (1) “予”假借为“余”,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动词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

    英文翻译

    I, me; to giv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jy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宝安腔] ji1 [梅县腔] j1 j5 [台湾四县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 潮州话:e5 e2 (ûr úr)【潮阳】u5 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諸平聲開口三等jo/jvɕ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