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陋

zè lòu [ ze lou]
注音 ㄗㄜˋ ㄌㄡˋ

词语释义

狭窄简陋。 卑微。 指有才德而地位卑微的人。 指不为人所注重的社会下层或鄙陋之处。

词语解释

  1. 狭窄简陋。

    《后汉书·袁闳传》:“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数亩小宅,篱垣仄陋。” 唐 柳宗元 《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既游京师,寓居仄陋,无使令之童。”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上》:“ 吴隐之 为 广州 刺史,官罢并无还资,篱垣仄陋,妻子寒露。”

  2. 卑微。

    《晏子·重而异者》:“如 婴 者,仄陋之人也。”

  3. 指有才德而地位卑微的人。

    《后汉书·应奉传》:“於是兴学校,举仄陋。” 三国 魏 曹操 《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昔有 鳏 在下而四岳不蔽,明扬仄陋而元凯毕举。”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应聘》:“扬仄陋,礼意稠,天心厚。”

  4. 指不为人所注重的社会下层或鄙陋之处。

    《汉书·循吏传序》:“及至 孝宣 ,繇仄陋而登至尊。”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采英奇於仄陋,宣皇明於巖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幕府初开,羣公辟命,求英奇於仄陋,采贤儁於巖穴。”

引证解释

⒈ 狭窄简陋。

《后汉书·袁闳传》:“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数亩小宅,篱垣仄陋。”
唐柳宗元《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既游京师,寓居仄陋,无使令之童。”
明焦竑《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上》:“吴隐之为广州刺史,官罢并无还资,篱垣仄陋,妻子寒露。”

⒉ 卑微。

《晏子·重而异者》:“如婴者,仄陋之人也。”

⒊ 指有才德而地位卑微的人。

《后汉书·应奉传》:“於是兴学校,举仄陋。”
三国魏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昔有鳏在下而四岳不蔽,明扬仄陋而元凯毕举。”
明徐复祚《投梭记·应聘》:“扬仄陋,礼意稠,天心厚。”

⒋ 指不为人所注重的社会下层或鄙陋之处。

《汉书·循吏传序》:“及至孝宣,繇仄陋而登至尊。”
三国魏曹植《七启》:“采英奇於仄陋,宣皇明於巖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幕府初开,羣公辟命,求英奇於仄陋,采贤儁於巖穴。”

仄陋的网络释义

仄陋

  • 仄陋,汉语词语,是指狭窄简陋的意思,也指地位卑微的人。
  • 汉字详情

    [ze]
    部首: 220
    笔画: 4
    五笔: DWI
    五行:
    仓颉: MO
    四角: 712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象人侧身在山崖洞穴里的形状。本义:倾斜)

    (2) 同本义

    仄,侧倾也。——《说文》

    行山者仄輮。——《周礼·考工记·车人》

    众畏其口,见之仄目。——《汉书·息夫躬传》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管子·白心》

    每旦视朝,日仄乃罢。——《后汉书·光武纪》

    (3) 又如:仄歪(方言。倾斜摇晃);仄日(夕阳,斜阳);仄席(不敢正座,侧身坐在席上。形容忧心的样子);仄起(倾斜突起);仄目(斜着眼看);仄步(行走歪斜貌)

    (4) 内心不安

    衷怀歉仄,自叹无缘。——《红楼梦》

    (5) 又如:仄悚(恐惧不安);仄兀(歉疚不安)

    (6) 置 。如:仄身(置身)

    (7) 〈方〉∶仰,抬起

    她仄起头儿,眨巴着眼睛瞅江涛。—— 梁斌《红旗谱》

    形容词

    (1) 狭窄

    险道倾仄,且驰且射。——《汉书》

    (2) 又如:人多地仄;仄小(狭小,窄小);仄陋(狭窄简陋);仄狭(狭窄);仄径(狭窄的小路);仄道(狭窄的小路);仄仄(狭窄)

    (3) 社会地位或政治地位低下的

    明明扬仄陋。——《书·尧典》

    (4) 又如:仄微(卑贱,社会地位低)

    名词

    (1) 通“侧”( )。旁边

    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汉书·段会宗传》

    行山者仄輮。——《周礼·考工记·车人》

    罢退外亲及旁仄素餐之人。——《汉书·鲍宣传》。颜师古云:“仄,古侧字也。”

    (2) 又如:仄足(侧足);仄室(侧室)

    (3) 仄声,古汉语四声中上、去、入三声的总称 。如:仄韵(凡上、去、入声的韵,皆为仄韵与“平韵”相对);仄韵诗(指韵脚用仄声字的旧体诗)

    英文翻译

    slanting, oblique; oblique tones

    方言集汇

    ◎ 粤语:za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et7 [客语拼音字汇] zed5 [梅县腔] zet7 [台湾四县腔] zet7 [客英字典] zet7 [宝安腔] zet7
    ◎ 潮州话:之耶4(责)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阻力職開入聲開口三等crik/trokʧĭək
    lòu [lou]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BGMN
    五行:
    仓颉: NLMBV
    四角: 71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狭窄,狭小)

    (2) 同本义

    陋,阨陕也。——《说文》

    百盖无筑,千聚无社,谓之陋。——《管子·侈靡》

    生于辟陋之国。——《淮南子·修务》

    淩恒山其若陋兮。——《楚辞·自悲》

    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左传》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3) 又如:陋巷蓬门(穷苦人的住处。狭巷草编门)

    (4) 简陋

    何陋之有。——唐· 刘禹锡《陋室铭》

    (5) 又如:陋宇(简陋的房屋);陋室;朴陋(朴素简陋);粗陋(粗糙简陋);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6) 知识浅薄

    少见曰陋。——《荀子·修身》

    辞令就得谓之雅,反雅谓之陋。——《贾子道术》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又如:浅陋(见识贫乏);固陋(见闻不广);鄙陋(见识浅薄);陋儒(学识浅薄的读书人);陋质末才(学识浅薄);陋拙(浅陋拙笨,多用于自谦)

    (8) 偏僻;边远

    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国。——《淮南子·修务》

    (9) 如:陋夷(古时对异族的蔑称);僻陋(地区偏僻荒凉)

    (10) 粗劣

    衣裘器服,皆择其陋者。——《宋书·孔觊传》

    (11) 粗俗,野鄙

    固陋之心终不能移。——徐光启《甘薯疏序》

    (12) 又如:陋俗

    (13) 不好看,丑

    杞貌陋而色如蓝,人皆鬼视之。—— 张昭远《旧唐书》

    (14) 又如:丑陋(相貌难看)

    英文翻译

    narrow; crude, coarse; ugly

    方言集汇

    ◎ 粤语:la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eu5 [客英字典] leu5 [海陆丰腔] leu6 [梅县腔] leu5 [客语拼音字汇] leu4 [台湾四县腔] leu5 [东莞腔] leu3 [宝安腔] l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盧候去聲開口一等ləuluh/low

    仄陋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