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极言其高。
《艺文类聚》卷七三引 晋 潘尼 《琉璃碗赋》:“据重峦之亿仞,临洪溪之万寻。”
引证解释
⒈ 极言其高。
引《艺文类聚》卷七三引晋潘尼《琉璃碗赋》:“据重峦之亿仞,临洪溪之万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安宁)
(2) 安宁;安定
亿,安也。——《说文》
不能供亿。——《左传·隐公十年》
心亿则乐。——《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我盍姑亿吾鬼神。——《左传·昭公三十年》
亿其上下。——《国语·楚语》
心亿则乐。——《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3) 又如:共亿(相安);亿康(安康);亿福(安宁幸福)
(4) 极多;极大
据亿丈之城。——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亿兆(比喻很多,难以计数);亿庶(亿众。亿万众庶)
(6) 满
不可亿逞。——《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7) 又如:亿盈(淆溢);亿廪(亿庾。满仓)
(8) 姓
数量词
(1) 数目的名称。古代有时把十万叫亿。今以万万为亿,即以阿拉伯数字100000000标记的可数量
三百亿兮。——《诗·魏风·伐檀》
亿丧贝。——《易·震》。郑注:“十万曰亿。”
为田九十亿亩。——《礼记·王制》
(2) 又如:亿劫(佛家说从天地形成到毁灭为“一劫”。意指时间极其久远);亿载(亿年);亿年(万万年)
动词
(1) 通“臆”。臆测,预料
亿在屡中。——《论语·先进》
策虑幅亿。——《汉书·陈汤传》
不可亿度。——《旧唐书·李道宗传》
(2) 又如:亿中(料事能中);亿出(凭臆想而得出);亿度(测度;揣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刃声。本义: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
(2) 同本义
仞,伸臂一寻八尺也。——《说文》
(3) 按,诸说不一
筑宫仞有三尺。——《礼记·祭义》
深八尺谓之洫,深二仞谓之浍。——《考工记·匠人》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夫子之墙数仞。——《论语·子张》
(4) 春秋时楚地名,在今湖北省十堰市东
子越自 石溪, 子贝自 仞以伐 庸。——《左传》
(5) 用同“刃”。锋刃,借指刀剑之类的兵器
仞,通作刃。——《正字通》
动词
(1) 测量深度
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左传》
(2) “认”的古字。
(3) 承认
公理者,犹云众所同仞之界域。——章炳麟《四惑论》
(4) 通“认”。辨认 。如:仞识论(认识论)
(5) 认为,当作
非其事者勿仞也…。仞人之事者败。——《淮南子·人间》
惟通州五代所置,向无郡名,政和末,始赐名 静海,史家遂误仞改州为郡矣。—— 清·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6) 通“忍”
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胜计也。——《墨子》
形容词
(1) 通“韧”。柔软而坚固
巩用黄牛之革。——《易·革》。三国魏· 王弼注:“牛之革坚仞不可变也。”
(2) 通“牣”。满,充满
虚宫馆而勿仞。——司马相如《上林赋》
充仞其中者。——司马相如《子虚赋》
(3) 又如:仞积(堆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iun5 [宝安腔] ngiu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u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刃 | 而振 | 日 | 眞A | 去聲 | 震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njinh/rinn | nʑĭĕ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