亶聪

dǎn cōng [ dan cong]
繁体 亶聰
注音 ㄉㄢˇ ㄘㄨㄥ

词语释义

意思是借指天子。

词语解释

  1. 《书·泰誓上》:“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孔 传:“人诚聪明,则为大君,而为众民父母。”后以“亶聪”谓天子之聪明,借指天子。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孔王祠》引 履端亲王 永珹 《孔王祠》诗:“素帛全忠节,丹忱报亶聪。”

引证解释

⒈ 后以“亶聪”谓天子之聪明,借指天子。

《书·泰誓上》:“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孔传:“人诚聪明,则为大君,而为众民父母。”
清昭槤《啸亭杂录·孔王祠》引履端亲王永珹《孔王祠》诗:“素帛全忠节,丹忱报亶聪。”

亶聪的网络释义

亶聪

  • 【词语】:亶聪
  • 【注音】:dǎn cōng
  • 【释义】:《书.泰誓上》:"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孔传:"人诚聪明,则为大君,而为众民父母。"后以"亶聪"谓天子之聪明,借指天子。
  • 汉字详情

    dǎn,dàn [dan]
    部首: 225
    笔画: 13
    五笔: YLKG
    五行:
    仓颉: YWRM
    四角: 00106

    详细解释

    dǎn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谷多)

    (2) 同本义

    亶,多谷也。——《说文》

    择三有事,亶侯多藏。——《诗·小雅·十月之交》

    (3) 厚道;忠实

    亶,信也;又,诚也。——《尔雅》

    不实于亶。——《诗·大雅·板》

    (4) 又如:亶厚(忠厚,淳厚);亶诚(真诚)

    (5) 平坦;广大 。如:亶亶(平坦。通“坦坦”)

    名词

    dàn

    副词

    (1) 通“但”。仅,只

    非亶倒县(悬)而已。——《汉书·贾谊传》

    (2) 另见 dǎn

    英文翻译

    sincere; real, true; truth

    方言集汇

    ◎ 粤语:taan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tan2 [客英字典] tan3 [台湾四县腔] tan3 [海陆丰腔] tan3 [宝安腔] tan3
    ◎ 潮州话:多安2(党2)dang2 (tá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多旱上聲開口一等tanx/taantɑn
    cōng [cong]
    部首: 605
    笔画: 15
    五笔: BUK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SJCRP
    四角: 184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耳,总声。本义:听力好)

    (2) 同本义

    聪,察也。——《说文》

    听曰聪。——《书·洪范》

    闻审谓之聪。——《管子·宙合》

    耳彻为聪。——《庄子·外物》

    尚寐无聪。——《诗·王风·兔爰》

    (3) 又如:聪耳(听觉灵敏的耳朵)

    (4) 明察。指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是真假

    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聪察(擅长审辨);聪察轩昂(明察真伪,仪态不凡);聪听(明于听取;明于辨察)

    (6) 聪明,有才智

    听曰聪,聪者,能闻事而审其意也。——《春秋繁露·五行五事》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三国志·诸葛亮传》

    聪者不得用其诈。——《韩非子·有度》

    不聪敬止。——《诗·周颂·敬之》

    (7) 又如:聪哲(聪明多智);聪明自误(天资聪明的人,反被聪明所误);聪智(指聪明而有才智)

    名词

    听;听觉 。如:左耳失聪

    英文翻译

    intelligent, clever, b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