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

jīng bào [ jing bao]
繁体 京報
注音 ㄐ一ㄥ ㄅㄠˋ

词语释义

京报 jīngbào

(1) 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

official newspaper

词语解释

  1. 清 代 北京 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阁发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议等官方文书和有关政治情报。多者十馀页,少者五、六页,一月一期。至 清 末为近代报纸所代替。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个旨意,从内阁抄了出来,几天儿工夫,就上了京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头回看见京报有他的奏章,説是已经降了多少,每人给与剃刀一把,大约总有些降服的。”参阅《六部成语注解·京报起源》。

引证解释

⒈ 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阁发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议等官方文书和有关政治情报。多者十馀页,少者五、六页,一月一期。至清末为近代报纸所代替。参阅《六部成语注解·京报起源》。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个旨意,从内阁抄了出来,几天儿工夫,就上了京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头回看见京报有他的奏章,説是已经降了多少,每人给与剃刀一把,大约总有些降服的。”

京报的国语词典

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贩售类似报纸的出版物。以活体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阁发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议等京城内的官方文书、政治情报。页数不定,一月一期。

京报的网络释义

京报 (民国《京报》)

  • 京报是中国古代民间刊印的以“邸钞”为内容的公开出售的原始形态的报纸。始见于明末,盛行于清代,消亡于辛亥革命后。它与“邸钞”实质上是同一性质,区别在于“邸钞”是由朝廷主持,主要以手写的形式,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向各级行政机构传播;京报是以印刷为主,由小私有者所经营,因在京城编印而获其名。京报印刷一般是先用胶泥活字,后用木活字或铅字,日出七、八页至十数页一小册,鼎盛时总发行量超过1万份。因为多用黄纸作封面,所以被称为黄皮京报。京报内容主要是三部分:首先是朝廷政事动态,其次是谕旨,最后是奏摺。到了后期,它派生出两种出版物:一是《谕摺汇存》,一是《邸钞汇编》。这两种出版物的特点是篇幅多,特别是章奏部分容量很大,又分编子目,合订成卷,所以人称是扩大了的京报。鸦片战争后,它与近代报纸交叉存在,包括《申报》在内的许多报纸辟有栏目,每天转载它的消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起着“官方”通讯社的作用。几个世纪以来,它的业务范围始终与“邸钞”相同,它的活动始终是充当着统治者的传声筒,为没落的封建阶级服务的。这既说明它能不遭禁止而长期存在的原因,也说明它的性质和它所起的作用。
  • 京报造句

    据新京报周一报道,一家位于上海的家具公司被爆其宣称从意大利进口的产品实际上是国内生产,目前该公司正被调查之中。
    新京报讯记者昨天获悉,寺库中国已获得来自全球知名四大国际基金总金额三千万美元的注资。
    军训被列为北京市高中生必修课,今年是北京高中生必修军训课的第十年,学生军训内容是否有所改变?军训对学生起到什么作用?新京报记者。
    新京报记者今晚独家获悉,涉嫌枪杀村妇者,系衡阳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蒸湘分局一肖姓公职人员,案发时正在打猎,目前已被衡东县警方刑事拘留。
    本报记者孙春芳北京报道贼走关门?近日,国家粮食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中储粮、中粮、华粮、中纺集团等粮食储备机构做好粮食安全生产的相关工作。
    新京报讯作为北京规范事业单位“进人关”的新举措,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近日首次发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大纲,对命题进行规范。
    新京报动新闻综合新文化报、华夏心理网报道。
    新京报讯韩国起亚汽车日前宣布,其旗下多功能第三代佳乐获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新京报网即时报道湖北省水利厅发布消息称,湖北省防指命令杜家台分蓄洪区分蓄洪准备,扒毁东荆河阻水民垸。
    新京报说,河南省省会郑州星期二的纠纷发生前,公路稽查人员要求司机停车,检查他们是否缴纳了养路费。
    闽灿坤拉响退市警报新京报讯因成交价持续低于面值,闽灿坤出现退市风险。
    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冰棚内布满了光彩炫目的冰雕,游客们驻足拍照。
    八通线管庄站加装屏蔽门完工新京报讯八通线屏蔽门工程已正式启动,管庄站已率先完成屏蔽门安装,即将进行调试等。
    新京报讯随着天气变暖,“烧烤季”悄然来临,一些餐馆在门窗旁支个烤炉瞬间变身烧烤大排档。
    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虽然各国对冷冻肉的保质期有详细规定,但冷库的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并非全部严格执行标准。
    在毛晓峰被调查的同时,多位知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民生银行监事长段青山涉嫌山西令家腐败窝案。
    身份证算号器伪造信息可购票按照该知情人提供的方法,昨日下午,新京报记者首先用“身份证算号器”进行搜索,查询出不少在线算号网站。
    新京报讯新京报记者昨日从南车内部了解到最新消息,中铁建、南车拟再次启动墨西哥高铁的竞标。
    新京报讯还没走出正月,大兴魏善庄镇村民刘亚芬就已经盘算着,天儿暖和后到公园里采集点花草,回来做“压花”了。
    新京报小额信贷和合作金融具体的操作模式会是怎样?

    汉字详情

    jīng [jing]
    部首: 225
    笔画: 8
    五笔: Y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RF
    四角: 009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2) 同本义

    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

    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筑重京。——《淮南子·览冥》

    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

    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

    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

    (3)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诗·鄘风·定之方中》

    (4) 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

    (5) 方形大谷仓 。如:京坻(谷米堆积如山。形容丰收);京囷(粮仓);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

    (6) 国都

    念彼京师。——《诗·曹风·下泉》

    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京中有善口技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至京。——清· 周容《芋老人传》

    君之始入京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京吏(京师各衙门的都吏。别于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国都所在地);京仓(京师储粮的地方)

    (8) 京族

    (9) 通“鲸”

    乘钜鳞,骑京鱼。——《汉书·扬雄传上》

    (10) 又如:京鱼(鲸鱼)

    (11) 古代数目名十兆为京,一说万万兆为京。古代数位序列是:万、亿、兆、京。十兆为京

    京垓岁之中。——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2) 又如:京垓(古代以十兆为京,十京为垓。极言众多)

    (13) 春秋时邑名,汉置京县 。故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二十余里

    (14) 南京 。明太祖建都于此,故《儒林外史》仍沿习称京。如:京江(扬子江的别称)

    (15) 今特指北京 。如:京调(戏曲腔调名。清代自乾、嘉以后昆曲渐衰,地方戏中的皮黄兴起,流传于湖北一带称汉剧,于安徽一带称徽调。乾隆末期徽调传至北京,并采其他戏曲之长处,成为京调,使当时流行的昆曲、戈阳腔、梆子等均相形失色);京报(清代由北京报房商人出版发行的邸报,登载朝政文书和有关政治动态);京八寸(过去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长约八寸的烟袋)

    (16) 姓

    形容词

    (1) 大,盛

    京,大也。燕之北鄙,东 楚之郊,或谓之京。——《方言一》

    京,大也。——《尔雅》

    裸将于京。——《诗·大雅·文王》

    曰嫔于京。——《诗·大雅·大明》

    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京邑翼翼。——张衡《东京赋》

    发京仓。

    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公羊传·桓公九年》。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

    (2) 又如:京鞋(华美而样式新颖的鞋);京仓(大粮仓。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京庾(大粮仓);京枣(大枣)

    (3) 悲痛的

    忧心京京。——《诗·小雅·正月》

    英文翻译

    capital city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liong2 [海陆丰腔] gin1 liong2 [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in1 [宝安腔] gin1 [客英字典] gin1 [东莞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 潮州话:gian1 (k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舉卿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kieng/kyangkĭɐŋ
    bào [bao]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B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SLE
    四角: 5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 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 。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2)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3) 又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4) 又如:报囚(判决囚犯);报当(判罪)

    (5)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报本(报答;回报);报称(报答恩德);报命(报答恩情;执行命令);报捐(捐钱买官);报塞(报答;报效);报谢(报答;答谢)

    (7) 报告,答复

    列子行泣报 壶子。——《淮南子·精神》

    荀息操璧牵马而报。——《吕氏春秋·权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请为张唐先报 赵。——《战国策·秦策五》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具以沛公言报 项王。——《史记·项羽本记》

    (8) 又如:报录人(专门向升了官或考中了科的人家里送喜报的人);报辜(报案状子);报喜;报数;报春(报告春天的到来)

    (9) 祭祀 。如:报岁(每年收获后祭神);报赛(祭祀神灵,答谢保佑)

    (10) 报复

    睚眦之怨必报。——《史记·范雎传》

    日夜思欲报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欲求报其父仇。——《史记·魏公子列传》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报恨(报仇雪恨);报雪(报仇雪恨);报怨(埋怨;抱怨)

    (12) 详细申报 。如:报税;报关

    (13) 批复 。如:报可,报允(批复照准;许可)

    (14) 通“赴”( )。奔赴

    毋拔来,毋报往。——《礼记·少仪》

    报葬者报虞。——《礼记·丧服小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报应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前后造业后人报,如是我闻佛亦狂。——董必武《和叶参谋长过五台山》

    名词

    (1) 报纸 。如:报房(发送邸报、书信的处所);报丁(卖报的人);报差(送报的人);晨报;晚报;日报

    (2) 文字报道或墙报 。如:战报;海报;黑板报;大字报;喜报

    (3) 刊物 。如:学报;科学通报

    (4) 电报 。如:发报;送报员;发报机

    (5) 传达消息的文件或信号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消息)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情报;警报

    英文翻译

    report, tell, an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潮州话:bo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