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臂
词语释义
交臂
(1) 臂碰臂地,指彼此走得很靠近
词语解释
叉手;拱手。表示降服,恭敬。
《战国策·魏策二》:“ 魏 不能支,交臂而听 楚 。”《史记·苏秦列传》:“夫以 韩 之劲与大王之贤,乃西面事 秦 ,交臂而服,羞社稷而为天下笑。”《南齐书·萧颖胄传》:“莫不举踵来王,交臂纳贡。”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王怀柔伏叛,杖信示威,交臂屈膝,申其向化。”
胳膊挨着胳膊。表示亲近。
《后汉书·董卓传》:“﹝ 韩樊 ﹞乃駢马交臂相加,笑语良久。” 宋 苏轼 《夜值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居。”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文士寡先容,疎通得交臂。”
表示相距很近。
王闿运 《丁锐义传》:“官军逃者,与贼相推挤,交臂行数里,亦不暇问也。”
指知心朋友。
南朝 宋 谢灵运 《感时赋》:“相物类以迨已,閔交臂之匪赊。” 唐 骆宾王 《与博昌父老书》:“自解携襟袖,一十五年,交臂存亡,略无半在。” 宋 黄庭坚 《次韵道辅旅怀见寄》:“转蓬且半岁,交臂各衰翁。”
谓罪人双手被交叉地绑在背后。
《庄子·天地》:“睆睆然在纆缴之中而自以为得,则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於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云:“交臂,反缚也。”《汉书·息夫躬传》:“守相有罪,车驰诣闕,交臂就死。”
引证解释
⒈ 叉手;拱手。表示降服,恭敬。
引《战国策·魏策二》:“魏不能支,交臂而听楚。”
《史记·苏秦列传》:“夫以韩之劲与大王之贤,乃西面事秦,交臂而服,羞社稷而为天下笑。”
《南齐书·萧颖胄传》:“莫不举踵来王,交臂纳贡。”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王怀柔伏叛,杖信示威,交臂屈膝,申其向化。”
⒉ 胳膊挨着胳膊。表示亲近。
引《后汉书·董卓传》:“﹝韩樊﹞乃駢马交臂相加,笑语良久。”
宋苏轼《夜值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居。”
清吴伟业《送何省斋》诗:“文士寡先容,疎通得交臂。”
⒊ 表示相距很近。
引王闿运《丁锐义传》:“官军逃者,与贼相推挤,交臂行数里,亦不暇问也。”
⒋ 指知心朋友。
引南朝宋谢灵运《感时赋》:“相物类以迨已,閔交臂之匪赊。”
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自解携襟袖,一十五年,交臂存亡,略无半在。”
宋黄庭坚《次韵道辅旅怀见寄》:“转蓬且半岁,交臂各衰翁。”
⒌ 谓罪人双手被交叉地绑在背后。
引《庄子·天地》:“睆睆然在纆缴之中而自以为得,则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於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交臂,反缚也。”
《汉书·息夫躬传》:“守相有罪,车驰诣闕,交臂就死。”
交臂的国语词典
拱手。多表示恭敬、降服。
交臂的网络释义
交臂
交臂的翻译
交臂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2) 脚胫相交
交,交胫也。——《说文》
交足而待。——《战国策·秦策》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3) 又如:交趾(古郡名。汉置,地处五岭以南一带。相传这里的人入睡时,两足相交)
(4) 交叉;交错,错杂
交臂厯指。——《庄子·天地》
交韔二弓。——《诗·秦风·小戎》
(5) 又如:交裆(裤裆处);交拐(拐弯走);交戟(执戟相交);交牙(如犬牙相交叉);交歧(交错的路径)
(6) 结交; 交往
交游士林。——《资治通鉴》
(7) 又如:交友(结交朋友);交礼(交往的礼节);交驰(交相奔走,往来不断);交绝(关系断绝,绝交);交善(结交);交援(与人交结而得其援助)
(8) 交接,移交;交换
交,易也。——《小尔雅》
厥孚交如。——《易·大有卦》。疏:“交,谓交接也。”
是言上下之交。——《荀子·儒效》。注:“交谓上下相交接也。”
静郭君之交。——《吕氏春秋·知士》
(9) 又如:交盘(点交;交接);交受(犹交易);交点(清点财物,交付与有关的人);交关(交接;紧要关头);交贸(交易)
(10) 交配
虎始交。——《礼记·月令》
备以为交佩。——《楚辞·思美人》
(11) 又如:交群(交配);交构(亦作交媾。指性交;阴阳交合);交群(交配);交感(指性交)
(12) 进入;刚到 。如:交子时;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交节(临近节气。旧俗认为病人这时候易发生不测)
(13) 接触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情交而不感者。——白居易《与元九书》
战始三交失蛇矛。——《乐府诗集·陇上歌》
(14) 又如:交兵,交战;交臂失之(走得很靠近,擦肩而过。形容遇见好机会而又错过);交敌(交手);交绥(交战)
(15) 送上;付出
六日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翌日先交。
(16) 又如:交作业;交款;交白卷
(17) 分配 。如: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实验室吧
名词
(1) 朋友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
(2) 又如:故交;旧交;知交;择交;深交
(3) 友谊;友情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
(4) 又如:断交;私交;多年之交
(5) 相互认识,相识 。如:一面之交;他们是点头之交
(6) 交往
布衣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共定交。——《资治通鉴》
交以绝。——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绝交;邦交;建交;复交
(8) 相交之处,毗邻之处 。如:交界;井冈山在宁冈等四县之交
(9) 交替之际
十月之交。——《诗·小雅·十月》
(10) 又如:春夏之交
(11) 贸易 。如:成交
(12) 跟头
鲁达焦躁,把那看的人,一推一交。——《水浒传》
(13) 地名。汉代交州的略称
交、 广布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副词
(1) 交替;更替,更迭 。如:交用(交替使用);交移(交替变易);交讼(互相争论);交转(交替)
(2) 一齐
中外交荐。——《明史》
(3) 又如:交至(一齐来到);交下(俱下,齐下);交攻(一并进攻);交赞(一齐称赞)
(4) 互相,相互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交相问难。——清· 刘开《问说》
(5) 又如:交注(互相注视);交伐(交相戕害);交沁(相互渗透);交轧(互相排挤、倾轧);交眩(交相惑乱而不明)
形容词
(1) 通“姣”
(2) 美丽
号曰庄姜。姜交好。——《列女传·齐女傅母》
(3) 侮慢,骄傲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荀子·荣辱》
(4) 通“狡”。狡谲,诡诈
奉妒昧者谓之交谲。——《荀子·大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au1 [梅县腔] gau1 gau2 gau5 kau1 [宝安腔] gau1 [客英字典] gau1 [东莞腔] gau1 [海陆丰腔] gau1 [陆丰腔] gau1 [沙头角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au2 gau4 k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交 | 古肴 | 見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krau/keau | kau |
详细解释
bei
(1) ——见“胳臂”(
)(2) 另见
bì
名词
(1) (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2) 胳臂
臂,手上也。——《说文》
肱谓之臂。——《广雅·释亲》
肩臂。——《仪礼·少牢礼》。注:“肱骨。”
奋袖出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臂缚(古时缚在两臂以抵御兵刃的铠甲。也称“臂手”);臂纱(缠手臂的纱布)
(4) 动物的前肢
滑水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山海经·北山经》。注:“前脚也。”
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长臂猿;螳臂当车;臂臑(牲畜前体的中下部)
(6) 器械伸长部分,似人之有臂,如弓把、弩柄、梯帮等。如:悬臂,弩臂;支持墙架的金属臂
(7) 一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如:银河的旋臂
动词
(1) 放在胳膊上 。如:臂鹰(使鹰停在手臂上。即架鹰。引申为打猎)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i3 [陆丰腔] bi3 pi6 [海陆丰腔] bi3 [东莞腔] bi5 [台湾四县腔] bi3 [客英字典] bi3 [梅县腔] bi3 [客语拼音字汇] bi4 [宝安腔] bi3
◎ 潮州话:b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臂 | 卑義 | 幫 | 支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pjeh/pieh | pĭ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