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不灭

gèn gǔ bù miè [ gen gu bu mie]
繁体 亙古不滅
注音 ㄍㄣˋ ㄍㄨˇ ㄅㄨˋ ㄇ一ㄝ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亘:横贯;亘古:从古至今;灭:绝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

词语解释

成语用法

亘古不灭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等。

亘古不灭的网络释义

亘古不灭

  • 词目 亘古不灭
  • 释义 亘:横贯;亘古:从古至今;灭:绝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
  • 近义词

    亘古不灭造句

    亘古不灭的烙在人们的脑海中,称为永远的神话。
    这里的无法抹去并非是亘古不灭的,而是人力无法轻易抹去的,因为这学院有太多的秘密。
    但人间就是如此,如此浅薄虚幻却唯有情字亘古不灭的留在人世。
    那团火焰依旧是白搭见过好几次的火焰灯,悬挂在陈旧古朴的石壁上,不知道燃烧了多久,似乎亘古不灭。
    亘古不灭的星空?在那些存在面前脆弱得比纸还不如,弹指可灭,吹气成灰。
    巨吼声久久不绝,终结好似累了,这才停止,可混沌中这巨吼却如不朽般亘古不灭,就是一些至尊异兽也消除不了一丝,不知震死多少混沌生灵。
    ‘九言道书’出现之时,天道都震动个不停,那九个古字在次元中闪耀出亘古不灭的光芒,那是永恒无敌可以镇压一切的强势气息。
    大致意思是,人活在世上经历的种种都属过眼云烟,坚定的信念才能算作亘古不灭的火种。
    在这里,支配着整个世界的是道主,他们高高在上,亘古不灭,抬手间,就能镇压一方天地,无所不能。
    天龙你休要说笑我就算不是你的对手但是也是圣人之身能亘古不灭。
    不过,拥有难以计数的数量、强大的战力、令人发指的繁殖能力的虫族始终还是星际最为强大的族群之一,亘古不灭。
    先天灵体、双异灵根,身怀逆天宝物、如何成为人、魔、妖中的顶阶存在、如何与天地同寿、亘古不灭。
    强者林立的空间,陨落的天才不计其数,能够啸傲鼎立,亘古不灭的……只有强者!这个世界上,没有天才。
    最吸引叶惊天的却是龙椅上那副端坐在龙椅上的人骨,逼人的气势宛如狂风暴雨,那双凹陷的双眼似乎炯炯有神,亘古不灭,他那笔直的腰杆让人心生敬畏。
    缭绕在帝俊身周的十二道火灵虚影迅速浮现,却是那十二地支的本尊具现,带着帝俊那亘古不灭的杀意,在这一刻,轰然暴动。
    神剑有灵,本就天成,奈何事实多变,亘古不灭的又有几何?
    滔滔大江,带着几多苦难、辛酸和愤怒,带着亘古不灭的向往。
    亿万年前,神魔大战,宇宙崩碎,万物重归混沌,漫天神魔化为斋粉,只剩一口神秘黑馆亘古不灭,在星海沉浮,上面埋藏神魔覆灭之谜,记载长生不老之法。
    星辰武神,才是整个星天之中的最高境界,真正的亘古不灭,而且是星天中的唯一。
    境界乃人定,只有不断突破瓶颈,不断突破极限,追求永恒于天地,亘古不灭,才是修理者终极目标。

    汉字详情

    gèn [gen]
    部首: 210
    笔画: 6
    五笔: GJ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AM
    四角: 101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连绵不断,伸展开去

    亘,通也。——《广韵》

    旌旗亘千里。——《北史·隨本纪》

    广数十亩,楼宇连亘。——《聊斋志异·狐嫁女》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唐· 柳宗元《石涧记》

    (2) 又如:连亘(绵连);亘带(绵延);亘绝(绵延阻绝)

    (3) 横贯;在空间横过或伸过去

    这亘古未有的壮举,像一柄锋利的匕首,直刺不共戴天的死敌。——《刑场上的婚礼》

    看桥亘长虹。——清· 沈暭旦《摸鱼子》

    (4) 又如:亘屏(横亘的屏障);亘舒(横空舒展);亘隔(横亘阻隔)

    副词

    (1) 穷尽,终;贯串

    亘万古犹一日。——明· 黄宝《贾谊新书序》

    (2) 又如:亘天(漫天;连天);亘地(遍地);亘年(历年);亘代(亘古)

    英文翻译

    extend across, through; from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en1 sien2 [海陆丰腔] sien1 sien2 [宝安腔] sen1 | gen3 [客英字典] sien1 [梅县腔] sien1
    ◎ 潮州话:胎安3(叹),tang3 (thà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八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鄧登開去聲開口一等kongh/konqkəŋ
    [gu]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D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R
    四角: 406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 同本义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 务光是也。—— 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

    (4) 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宽至雒阳,复从 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汉书·丁宽传》

    (5) 又如:仿古;考古;拟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6) 古人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诗·郑风·女曰鸡鸣序》

    (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

    (8) 天

    天为古。——《周书·周祝》

    曰若稽古。——《书·尧典》

    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

    (9) 又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

    (10) 古体诗的简称 。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11) 古巴的简称 。如:中古建交

    (12) 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形容词

    (1) 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2)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3) 质朴 。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4)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5)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6) 旧,原来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英文翻译

    old, classic,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 客家话:[梅县腔] gu3 [陆丰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东莞腔] gu3 [沙头角腔] gu3 [宝安腔] gu3 [海陆丰腔] gu3
    ◎ 潮州话:gou2(kóu) gu2(k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公戸上聲開口一等kox/kuuku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miè [mie]
    部首: 414
    笔画: 5
    五笔: GOI
    五行:
    仓颉: MF
    四角: 108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威( 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 同本义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

    (3)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断绝亲族间的关系);灭户(全家皆死,宗嗣断绝);消灭(使消灭;除掉;灭亡);毁灭(摧毁消灭);灭夷(消灭);灭劫(毁灭的灾难)

    (4) 消失,隐没

    何(荷)校(木枷)灭耳。——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

    (5) 又如:灭抹(埋没);灭名(名誉尽失);灭身(丧身,毁灭自身);灭没(湮没;隐没);灭景(隐没形影,指隐居)

    (6) 熄灭

    火不灭。——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灭却(熄灭);灭息(熄灭)

    (8) 淹没

    过涉灭顶。——《易·大过》

    (9) 涂抹改动 。如:灭刺(让名刺上的字迹消隐,指不愿投刺干谒);灭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简上的字句)

    英文翻译

    extinguish; wipe out, exter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it6
    ◎ 潮州话:mig8(mîk) [揭阳]mêg8 [潮阳]miag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