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井有序

jǐng jǐng yǒu xù [ jing jing you xu]
注音 ㄐ一ㄥˇ ㄐ一ㄥˇ 一ㄡˇ ㄒㄨ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有条理,有秩序。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骆宾基《乡亲——康天刚》:“一切都是井井有序,和往常一样。”

成语用法

井井有序作状语、补语;指有条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井井有绪”。有条理,有秩序。

柳青《狠透铁》三:“﹝王以信﹞起早贪黑地奔波,饲养上、副业上、保管上,样样项项料理得井井有绪。”
骆宾基《乡亲--康天刚》四:“一切都是井井有序,和往常一样。”

井井有序的网络释义

井井有序

  • 亦作“井井有绪”。有条理,有秩序。
  • 井井有序的翻译

    俄语: благополучно

    井井有序造句

    这些畏惧是有益的,让我们的生活井井有序,免于死伤。
    大人的世界满累的,说明书都厚厚一大本,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上面都规定的井井有序。大人的世界满徒劳的,常常努力的把一件事做好了,却发现不能满足所有人。大人都很奸诈。大人不能随便哭。我不想长大。
    瓦房是清的,土灰色的墙。一片有一片整齐有序的瓦片在木头架子井井有序的排列着,既不单调又不乏味。一种简单明了的感觉涌上心头。这种美:是一种特色美,木梁横七竖。
    开着车,进入一个门禁森严的大院,里面全是清一色的别墅,排列得井井有序,整个大院除了绿色,就是白色,一栋栋白色别墅被绿色包裹,在树林中若隐若现。
    那尹熙昶虽不及哥哥一样十八般武艺皆全,却也是样样未落于人后,到镇南之后,也将镇南与墨平的相接边境整理的井井有序。
    这个超级市场的货物排列得井井有序,让顾客一进门就一目了然,很快就可以找到所想要买的东西。
    财富与其说来自收入,不如说全凭井井有序的管理,人人都是自己财富的创造者。
    这两条绿色长廊把汽车和两边自行车道分开,使得熙熙攘攘的车辆井井有序。

    汉字详情

    jǐng [jing]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J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T
    四角: 55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2) 同本义

    改邑不改井。——《易·井》

    井道。——《易·杂卦》传

    宿息井树。——《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

    为其井匽。——《周礼·官人》

    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韩愈《原道》

    (3) 又如:井池(井口旁储水的小池);井鱼(井中的鱼。比喻见识短浅);井养(井水源源不断,供人饮用。比喻领受别人的好处、恩惠);井华(清早初汲的井水);井干(井上木栏干)

    (4) 形似水井的坑穴 。如:井灶(四川、云南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井椁(即椁。因其形方中空似井,故称);井场(钻井采油的工作场地)

    (5) 井田

    六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下》

    (6) 又如:井税(古代田税的一种);井地(即井田);井里制(即井田制);井邑田(即井田);井径(田间小路)

    (7) 相传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人口聚居地;乡里;家宅

    背井离乡,卧雪眠霜。——马致远《汉宫秋》

    (8) 又如:井里(邑里,乡里);井庐(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井曲(里巷;里弄);井屋(农舍,村落)

    (9) 污水池 。 如: 井匽(排除污水秽物的水池和水沟)

    (10) 比喻法度;条理

    井,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风俗通》

    井,共德之地也。——《易·系辞》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11) 又如: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井井有方(形容有条理、有办法);井井有法(有条理、有法度);井井有绪(井井有序。有条理,有秩序)

    (12) 井宿 。如:井木犴(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井宿,传说是一种像野狗的猛兽);井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朱鸟七宿的第一宿。也称“东井”、“鹑首”。有星八颗,属双子座);井冠(井宿。因其位于朱雀七宿之首,故称);井星(即井宿);井络(井宿区域;井宿的分野)

    (13) 市街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筐》

    因井为市,故言市井。——《白虎通》

    (14) 又如:井邑(市井与乡里);井市(做买卖的市街。古代因井为市,故称);井陌(街道);井闾(里井里巷)

    动词

    (1) 汲水于井

    织纺井臼。(井,用如动词;汲井水。)——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划定井田

    井衍沃。(在肥地上划定井田。)——《左传》

    形容词

    形容整齐 。如:秩序井然;井径(整齐的小路);井井有条

    英文翻译

    well, mine shaft, pit

    方言集汇

    ◎ 粤语:zeng2 zi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ang3 [陆丰腔] ziang3 [沙头角腔] ziang3 [宝安腔] ziang3 [梅县腔] z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jiang3 [客英字典] ziang3 [东莞腔] ziang3 [台湾四县腔] ziang3
    ◎ 潮州话:zên2 (ché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子郢清開上聲開口三等ciengx/zienk
    jǐng [jing]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J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T
    四角: 55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2) 同本义

    改邑不改井。——《易·井》

    井道。——《易·杂卦》传

    宿息井树。——《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

    为其井匽。——《周礼·官人》

    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韩愈《原道》

    (3) 又如:井池(井口旁储水的小池);井鱼(井中的鱼。比喻见识短浅);井养(井水源源不断,供人饮用。比喻领受别人的好处、恩惠);井华(清早初汲的井水);井干(井上木栏干)

    (4) 形似水井的坑穴 。如:井灶(四川、云南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井椁(即椁。因其形方中空似井,故称);井场(钻井采油的工作场地)

    (5) 井田

    六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下》

    (6) 又如:井税(古代田税的一种);井地(即井田);井里制(即井田制);井邑田(即井田);井径(田间小路)

    (7) 相传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人口聚居地;乡里;家宅

    背井离乡,卧雪眠霜。——马致远《汉宫秋》

    (8) 又如:井里(邑里,乡里);井庐(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井曲(里巷;里弄);井屋(农舍,村落)

    (9) 污水池 。 如: 井匽(排除污水秽物的水池和水沟)

    (10) 比喻法度;条理

    井,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风俗通》

    井,共德之地也。——《易·系辞》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11) 又如: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井井有方(形容有条理、有办法);井井有法(有条理、有法度);井井有绪(井井有序。有条理,有秩序)

    (12) 井宿 。如:井木犴(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井宿,传说是一种像野狗的猛兽);井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朱鸟七宿的第一宿。也称“东井”、“鹑首”。有星八颗,属双子座);井冠(井宿。因其位于朱雀七宿之首,故称);井星(即井宿);井络(井宿区域;井宿的分野)

    (13) 市街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筐》

    因井为市,故言市井。——《白虎通》

    (14) 又如:井邑(市井与乡里);井市(做买卖的市街。古代因井为市,故称);井陌(街道);井闾(里井里巷)

    动词

    (1) 汲水于井

    织纺井臼。(井,用如动词;汲井水。)——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划定井田

    井衍沃。(在肥地上划定井田。)——《左传》

    形容词

    形容整齐 。如:秩序井然;井径(整齐的小路);井井有条

    英文翻译

    well, mine shaft, pit

    方言集汇

    ◎ 粤语:zeng2 zi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ang3 [陆丰腔] ziang3 [沙头角腔] ziang3 [宝安腔] ziang3 [梅县腔] z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jiang3 [客英字典] ziang3 [东莞腔] ziang3 [台湾四县腔] ziang3
    ◎ 潮州话:zên2 (ché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子郢清開上聲開口三等ciengx/zienk
    yǒu,yòu [you]
    部首: 444
    笔画: 6
    五笔: D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yǒu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尺船(指量力而行);有天无日头(天色已晚);有腿没裤子(形容很穷);有气的死人(比喻人无本事,不起什么作用);有门楹人家(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家;官宦之家)有些头脸(有面子);有怀莫逐(有厚望不能实现);有心计儿(有主意;有心眼);有眼色(有眼力;有眼光);有针线(有主意;有心眼);有字号(有名气的店铺);有出息(有才能;会办事);有口舌(有口才;能言善辩);有生之年(指人活着的岁月);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4) 存在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诗·小雅》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5) 又如:有想头(有利可图);有讲究(有问题);有肚皮(有默契;有深交);有虞(有误);有等(有些);有偏(心地不公正);有味(有利益;有油水);有间(有区别;不同);有分(有机会;有希望);有服(亲属死后正在服丧期间);有事(隐指有暧昧关系);有首尾(有不正当关系);有神没气(没有生气);有负众望(辜负众人的期望);有差(有区别,不一)

    (6) 取得,获得,占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7) 又如:有功(有功劳,有功绩);有根有苗(有根据,有线索);有根有底(有根有据);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灾难共同担当);有娠(怀孕);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8) 等候,等待 。如:有程(有期限;有定额);有朝(有朝一日);有期(有一定期限);有时节(有时候);有盼头(有希望;有前途)

    (9) 发生,呈现;产生 。如:有忝祖德(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有事为荣(出头办事,炫耀权势或钱财);有罪(有犯法的行为;有过错;表示失敬陪礼之辞)

    形容词

    (1) 用在“人”、“时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 。如: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这个措施有地方适用,有地方不适用

    (2) 表示不定指 。跟“某”的作用相近。如:有一天他来我家;有人这样说,我可没看见

    (3) 表示过去有一段 。如:有一年,有一次,有一回,有一天

    副词

    (1) 用于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表示客气。如:有烦(烦劳。敬辞);“有请”;“有劳”

    (2) 相当于“或”。或许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有,或,有的人)。——《孟子·告子上》

    词缀

    (1)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舜伐有 苗…汤代有 夏。——《荀子·议兵》

    (2) 另见 yòu

    yòu

    (1) 通“又”

    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汉· 贾谊《过秦论》

    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言者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清· 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核舟记》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另见 yǒu

    英文翻译

    have, own, possess; exist

    方言集汇

    ◎ 粤语:jau5 jau6
    ◎ 客家话:[梅县腔] ju1 [海陆丰腔] riu1 riu3 [客英字典] ju3 ju1 jiu2 [沙头角腔] jeu1 [台湾四县腔] ju1 ju3 [东莞腔] jiu1 [宝安腔] ju1 jiu1 | ju3 ji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yiu4 [陆丰腔] jiu1 [客英字典] j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云久上聲開口三等ĭəuiux/hiov
    [xu]
    部首: 314
    笔画: 7
    五笔: YCB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ININ
    四角: 002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 yǎn),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

    (2) 堂屋的东西墙

    序,东西墙也。——《说文》

    西序东向。——《书·顾命》

    奠爵于序端。——《仪礼·乡饮酒礼》

    直东序。——《仪礼·士冠礼》

    宾升,立于序内,东方。——《仪礼·燕礼》

    皆馔于西序下。——《仪礼·士丧礼》

    东西墙谓之序。——《尔雅》

    若陈衣于序东。——《礼记·丧大记》

    (3) 正屋两侧东西厢房

    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文选》

    (4) 古代学校的别名

    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周礼》。郑玄注:“序,州党之学也。”

    殷曰序, 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序室(古代幼童读书处)

    (6) 次第,次序

    言有序。——《易·艮》

    与四时合其序。——《易·文言》

    内官序当其夜。——《左传·宣公十二年》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楚辞·离骚》

    长幼有序。——《荀子·君子》

    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7) 又如:工序;次序;岁序;词序;语序;序秩(官序);序成(第等,次序)

    (8) 特指官吏等级系列中的位次

    卿大夫以序守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9) 教育

    神理共契,政序相参。——《文心雕龙》

    (10) 季节

    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红楼梦》

    (11) 序言

    序以建言,首引情本。——《文心雕龙》

    丐序于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2) 又

    予为斯序。

    (13) 又如:序跋;序引(序和引);代序;自序;序文

    (14) 功业

    继序思不忘。——《诗·周颂·闵予小子》

    (15) 头绪

    楚王梦亦有其序。——《汉书》

    动词

    (1) 依次序排列

    序宾以贤。——《诗·大雅·行革》。毛传:“言宾客次第皆贤。”

    序八州而朝同列。(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原居雍州,六国分居八州。)——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序齿排班(序齿);序位(安排位次);序立(按品级站立)

    (3) 叙述,叙说

    彼此序了几句闲话。——《老残游记》

    (4) 又如:序齿录(记载有关个人家事生平姻亲及其他情况的册籍)

    (5) 引出

    病身属恨管,暮景序悉端。——《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闺怨·秋》

    (6) 草拟

    县里正在序稿。——《老残游记》

    又如:序稿(草拟文稿)

    (7) 给……作序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8) 按功升官

    崇德序功。——《三国志》

    英文翻译

    series, serial order, sequ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5 [宝安腔] si5 [梅县腔] si5 [台湾四县腔] si5 [陆丰腔] cih5 [东莞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xi4 [海陆丰腔] s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徐吕上聲開口三等zĭozsiox/szivv

    井井有序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