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嘱
词语释义
买嘱
1. 收买人或机构,使为自己办事。
2. 收买叮嘱。
词语解释
亦作“ 买属 ”。谓给人钱财,请托办事。
《元典章·户部三·承继》:“有妻因夫亡,听人鼓诱,买嘱以为子者。”《元典章·吏部六·书吏》:“ 江西 行省所辖路府州司县司吏,多係吏业不通,行止不廉。苟非上司分付,即係买属承説。”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严嵩庆寿》:“又访得他新造一所 万花楼 ,极其华采,止少一条铺单,被我买嘱匠人,量了他尺寸,前往 松江 打一条五彩大绒单,铺在他楼上。”《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父亲和他涉了讼,他买嘱知县,把我父亲断输了。” 清 王先谦 《东华录·雍正九》:“夫身为言官,背公怀私,朋比结党,将造作并无实据之浮言,转相买属。”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买属”。谓给人钱财,请托办事。
引《元典章·户部三·承继》:“有妻因夫亡,听人鼓诱,买嘱以为子者。”
《元典章·吏部六·书吏》:“江西行省所辖路府州司县司吏,多係吏业不通,行止不廉。苟非上司分付,即係买属承説。”
明无名氏《鸣凤记·严嵩庆寿》:“又访得他新造一所万花楼,极其华采,止少一条铺单,被我买嘱匠人,量了他尺寸,前往松江打一条五彩大绒单,铺在他楼上。”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父亲和他涉了讼,他买嘱知县,把我父亲断输了。”
清王先谦《东华录·雍正九》:“夫身为言官,背公怀私,朋比结党,将造作并无实据之浮言,转相买属。”
买嘱的国语词典
以财物贿赂人,而请托他做事。
买嘱的网络释义
买嘱
买嘱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网贝。“网”是收进,“贝”是财货。合起来表示把财货购进来。本义:买进,购进)
(2) 同本义
买,市也。——《说文》
请买其方百金。——《庄子·逍遥游》
买粥易也。——《墨子·经说》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礼记·曲礼》
(3) 又如:买嘴吃(买零食吃);买市(旧市官方或豪绅定期召集商贩开市,以买卖财物为名,犒赏百姓);买山(购置山地,作为隐居之处);买骨(买马骨。比喻求贤之切);买菜求益(买菜求小便宜,要求多给一点菜。比喻斤斤计较)
(4) 雇,租
买舟而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5) 又如:买棹(雇船;乘船);买帆(买舟,买船,买棹,雇船);买佣(雇用工人);买活(雇用)
(6) 用金钱或其他手段取得;收买,买通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李白《梁园吟》
(7) 又如:买和(为使对方放弃诉讼,理亏的一方付与对方一定数目的钱财);买上告下(对官府上上下下行贿求告);习官(用钱财以求得官位);习邻(先选择好的邻居再买房子);买路钱(旧时出丧时沿途抛洒金奶纸钱;旧时盗贼拦路抢劫,称所得为买路钱);买休(犯罪的人花钱了结事情)
(8) 招惹,引起
此所谓市怨而买祸者也。——《战国策·韩策》
(9) 又如:买忧(招惹忧愁);买出(招惹出;引起);买憔悴(寻烦恼,惹祸患)
(10) 博取;追逐 。如:买乖儿(取巧);买笑追欢(寻欢作乐);买誉(博取名誉);买声儿(博取声誉);买名(以钱财换取名声;追逐名誉);买交(花钱交朋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oi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属声。本义:嘱托,叮嘱)
(2) 同本义
去时嘱我。——晋· 干宝《搜神记》
嘱学使俾入邑庠。(嘱咐考试官让成名进县学学习。学使,提督学政即学台,是专管教育和考试的官。俾,使。邑庠,县学,庠,学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嘱板(嘱其牵扳)
(4) 嘱托
一生不爱嘱人事,嘱即直须为生死。——唐· 孟郊《伤时》
(5) 又如:嘱致(嘱托致意);嘱寄(嘱托寄命);嘱请(嘱托请求)
名词
说话内容 。如:遗嘱;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