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亦作“九拒”。
词语解释
亦作“ 九拒 ”。多次抵抗。
《墨子·公输》:“ 公输盘 九设攻城之机变, 子墨子 九距之。”《旧唐书·李密传》:“ 达 ﹝ 段达 ﹞等助 桀 为虐,婴城自固,梯衝乱舞,徒设九拒之谋;鼓角将鸣,空凭百楼之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九拒”。多次抵抗。
引《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子墨子九距之。”
《旧唐书·李密传》:“达﹝段达﹞等助桀为虐,婴城自固,梯衝乱舞,徒设九拒之谋;鼓角将鸣,空凭百楼之险。”
九距的网络释义
九距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2) 同本义
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玄用九,乃见天则。——《易·文言》传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楚辞·九辨》序
天道以九制。——《管子·五行》
(3) 又如:九伯(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也写作“九百”);小九九(珠算的乘法口诀;方言中比喻算计);九九(算法名。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九的自乘数);九地(九种土地)
(4) 第九
(5) 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如:九连
(6) 《周易》以阳爻为九
初九,潜龙勿用。——《易·乾》
(7) 泛指多数,数量大
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公输》
墨子九距之。
九令诸侯。——《史记·货殖列传》
宏兹九德。——唐· 魏征《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8) 又如:九译(言语不通,多次辗转翻译);九华(繁多而色彩缤纷);九盘(形容道路的弯弯曲曲);九采(各诸侯国;各种色彩)。又指极数,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可称之为九,不必泥于实数。如:九幽(极遥远幽深的地方);九曲肠(喻无限忧思);九幽(极深暗的地方);九幽狱(最深的地狱)
(9) 〈形〉 通“久”。时间长
黄軦生乎九猷。——《庄子·至乐》。《释文》:九宜为久;久,老也。猷,虫名也。
食醯黄軦(
黄軦,虫名)生乎九猷。——《列子·天瑞》名词
(1) 九月
七、八、九三个月
(2) 时令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 。如:今日进九;数九寒天;九尽寒尽。如:九九(自冬至次日起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历八十一日,称为九九)
(3) 古国名 。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动词
通“鸠”。纠合,聚集
九杂天下之川。——《庄子·天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u3 [梅县腔] giu3 [沙头角腔] kieu3 [客英字典] giu3 [东莞腔] giu3 [陆丰腔] giu3 [宝安腔] giu3 [客语拼音字汇] giu3 [台湾四县腔] gi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久 | 舉有 | 見 | 尤 | 上聲 | 有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kĭəu | kiux/kiov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巨声。本义:鸡爪)
(2) 同本义
距,鸡距也。——《说文》
后阺为之金距。——《左传》
不鸣不将无距。——《汉书·五行志》。注:“距,鸡附足骨,斗时所用刺之。”
虽有钩针芒距。——《淮南子·原道》
长皆及俎距。——《仪礼·少牢礼》。注:“胫中当横节也。”
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列子》
(3) 距离
距随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4) 又如:苗距;槽距;差距;焦距;行距;株距;距国(介于大国之间,或两面受敌的国家);距随(古人射箭站立时两脚的间隔距离)
(5) 倒刺
(6) 古代兵器锋刃上的倒刺
(7) 钓钩上的倒刺
动词
(1)同“拒”
(2) 抗拒;抵御
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诗·大雅·皇矣》
断足以距难。——《荀子·君道》
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史记·高祖本纪》
(3) 拒绝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孟子·滕文公下》
其无距言。——《潜夫论·明闇》
受而不距。——《风俗通义·愆礼》
距关,毋内诸侯。(距,与“拒”通,抵檝、守卫。)——《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距捍(抵抗防御);距谏饰非(不听劝谏,掩饰过错);距关(闭关据守);距难(拒绝并加以责难;抗拒祸患)
(5) 离;距离
距小孤一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距其院东五里。——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距洞百余步。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 谢庄。(距,距离。)——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跳越 。如:距跃(跳越;跳跃);距踊(蹦跳);距跳(跳跃)
(7) 依仗 。如:距堙(古代兵士攻城时,凭藉以登城的土堆);距险(据险要地形以防守敌人)
(8) 蹲,踞 。如:距石(踞坐石上)
(9) 至,到达
距陆而止。——《庄子·渔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3 gi3 [宝安腔] ki1 [海陆丰腔] ki3 gi3 [客英字典] ki3 [梅县腔] ki3 [客语拼音字汇] ki1 [东莞腔] k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巨 | 其吕 | 羣 | 魚 | 上聲 | 語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gʰĭo | giox/giv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