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籥

jiǔ yuè [ jiu yue]

词语释义

道家藏经卷的器具。

亦作“九钥 ”。指天门。

泛指宫门。

词语解释

  1. 道家藏经卷的器具。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五图发金记,九籥隐丹经。” 钱振伦 注:“ 郑玄 《易纬》注曰:‘ 齐 鲁 之间,名门户及藏器之管曰籥,以藏经。’而丹有九转,故曰九籥也。”《云笈七籤》卷七九:“ 黄帝 九籥玉匱内真玄文,此书是三天太上撰次所出,曾闻之於先达也。” 宋 苏轼 《生日刘景文贶佳篇次韵为谢》:“微言在参同,妙契藏九籥。”

  2. 亦作“ 九钥 ”。指天门。

    宋 吴聿 《观林诗话》:“天门有九,故曰九籥。”

  3. 泛指宫门。

    宋 宋祁 《拟杜子美峡中意》诗:“十年不识 长安 道,九籥宸开紫气深。” 宋 杨万里 《送萧伸和往长沙见张钦夫》诗:“圣明九钥天为守,玉匙密付蜀张手。”

引证解释

道家藏经卷的器具。

南朝宋鲍照《代升天行》:“五图发金记,九籥隐丹经。” 钱振伦注:“ 郑玄《易纬》注曰:‘ 齐鲁之间,名门户及藏器之管曰籥,以藏经。’而丹有九转,故曰九籥也。”《云笈七籤》卷七九:“ 黄帝九籥玉匱内真玄文,此书是三天太上撰次所出,曾闻之於先达也。” 宋苏轼《生日刘景文贶佳篇次韵为谢》:“微言在参同,妙契藏九籥。”

亦作“九钥 ”。指天门。

宋吴聿《观林诗话》:“天门有九,故曰九籥。”

泛指宫门。

宋宋祁《拟杜子美峡中意》诗:“十年不识长安道,九籥宸开紫气深。” 宋杨万里《送萧伸和往长沙见张钦夫》诗:“圣明九钥天为守,玉匙密付蜀张手。”

九籥的网络释义

九籥

  • 九籥,道家藏经卷的器具。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有记载; 亦作“ 九钥 ”。指天门。 宋 吴聿 《观林诗话》有记载;也泛指宫门。 宋 宋祁 《拟杜子美峡中意》有记载。
  • 汉字详情

    jiǔ [jiu]
    部首: 103
    笔画: 2
    五笔: VTN
    仓颉: KN
    四角: 40017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2) 同本义

    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玄用九,乃见天则。——《易·文言》传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楚辞·九辨》序

    天道以九制。——《管子·五行》

    (3) 又如:九伯(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也写作“九百”);小九九(珠算的乘法口诀;方言中比喻算计);九九(算法名。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九的自乘数);九地(九种土地)

    (4) 第九

    (5) 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如:九连

    (6) 《周易》以阳爻为九

    初九,潜龙勿用。——《易·乾》

    (7) 泛指多数,数量大

    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公输》

    墨子九距之。

    九令诸侯。——《史记·货殖列传》

    宏兹九德。——唐· 魏征《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8) 又如:九译(言语不通,多次辗转翻译);九华(繁多而色彩缤纷);九盘(形容道路的弯弯曲曲);九采(各诸侯国;各种色彩)。又指极数,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可称之为九,不必泥于实数。如:九幽(极遥远幽深的地方);九曲肠(喻无限忧思);九幽(极深暗的地方);九幽狱(最深的地狱)

    (9) 〈形〉 通“久”。时间长

    黄軦生乎九猷。——《庄子·至乐》。《释文》:九宜为久;久,老也。猷,虫名也。

    食醯黄軦(kuàng黄軦,虫名)生乎九猷。——《列子·天瑞》

    名词

    (1) 九月

    七、八、九三个月

    (2) 时令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 。如:今日进九;数九寒天;九尽寒尽。如:九九(自冬至次日起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历八十一日,称为九九)

    (3) 古国名 。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动词

    通“鸠”。纠合,聚集

    九杂天下之川。——《庄子·天下》

    英文翻译

    n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u3 [梅县腔] giu3 [沙头角腔] kieu3 [客英字典] giu3 [东莞腔] giu3 [陆丰腔] giu3 [宝安腔] giu3 [客语拼音字汇] giu3 [台湾四县腔] gi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有上聲開口三等kĭəukiux/kiov
    yuè [yue]
    部首: 624
    笔画: 23
    五笔: TWGA
    仓颉: HOMB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假借为“龠”。古管乐器

    左手执籥。——《诗·邶风·简兮》

    籥舞笙鼓。——《诗·小雅·宾之初筵》

    苇籥,伊耆氏之乐也。——《礼记·明堂位》

    管籥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迟衡山把籥、翟交与这些孩子。——《儒林外史》

    (2) 又如:籥舞(文舞。吹籥而舞,舞时依照籥声为节拍);籥师(古官名)

    (3) 鼓风吹火的竹器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老子》。吴澄注:“橐籥,冶铸所用嘘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子内者,籥也。”

    (4) 通“钥”。锁钥

    启籥见书。——《书·金滕》

    诸城门吏,各入请籥,开门已,辄复上籥。——《墨子》

    (5) 又如:籥牡(锁闩;锁钥)

    英文翻译

    key; woodwind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ok7 [客英字典] jok7 [海陆丰腔] rok7 [梅县腔] jok7 jok8 [沙头角腔] j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灼藥開入聲開口三等ŋɑtj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