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宝

jiǔ bǎo [ jiu bao]
繁体 九寶
注音 ㄐ一ㄡˇ ㄅㄠˇ

词语释义

铸的九鼎。

曹丕的九把刀剑。

指九方御玺。

词语解释

  1. 指 禹 铸的九鼎。

    夏 商 周 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三国 魏 曹丕 《铸五熟釜成与钟繇书》:“昔 有黄 三鼎, 周 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详“ 九鼎 ”。

  2. 指 曹丕 的九把刀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魏文 九宝,器利辞钝。” 范文澜 注:“ 魏 曹丕 《典论剑铭》:‘余好击剑……以为宝器九。剑三:一曰飞景,二曰流采,三曰华锋。刀三:一曰灵寳,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匕首二:一曰清刚,二曰扬文。灵陌刀一:曰龙鳞。因姿定名,以铭其柎。’”

  3. 指九方御玺。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古唯六璽,至 唐 始名曰宝,增数至八,国朝所用。一曰镇国神宝,二曰受命之宝,三曰天子之宝,四曰天子信宝,五曰天子行宝,六曰皇帝之宝,七曰皇帝信宝,八曰皇帝行宝。 政和 七年,增定命宝,以九宝为称。”

引证解释

⒈ 指禹铸的九鼎。 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详“九鼎”。

三国魏曹丕《铸五熟釜成与钟繇书》:“昔有黄三鼎, 周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

⒉ 指曹丕的九把刀剑。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魏文九宝,器利辞钝。”
范文澜注:“魏曹丕《典论剑铭》:‘余好击剑……以为宝器九。剑三:一曰飞景,二曰流采,三曰华锋。刀三:一曰灵寳,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匕首二:一曰清刚,二曰扬文。灵陌刀一:曰龙鳞。因姿定名,以铭其柎。’”

⒊ 指九方御玺。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古唯六璽,至唐始名曰宝,增数至八,国朝所用。一曰镇国神宝,二曰受命之宝,三曰天子之宝,四曰天子信宝,五曰天子行宝,六曰皇帝之宝,七曰皇帝信宝,八曰皇帝行宝。

政和七年,增定命宝,以九宝为称。”

九宝的网络释义

九宝 (婚庆九宝)

  • 《婚庆九宝》,则指结婚聘礼,精雕细琢的九件配饰,有称、镜子、剪刀、算盘、绣花鞋及压钱箱等九种小配件。取“长长久久”“天长地久”之意,因此被称为“婚庆九宝”,简称“九宝”。
  • 汉字详情

    jiǔ [jiu]
    部首: 103
    笔画: 2
    五笔: VTN
    仓颉: KN
    四角: 40017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2) 同本义

    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玄用九,乃见天则。——《易·文言》传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楚辞·九辨》序

    天道以九制。——《管子·五行》

    (3) 又如:九伯(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也写作“九百”);小九九(珠算的乘法口诀;方言中比喻算计);九九(算法名。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九的自乘数);九地(九种土地)

    (4) 第九

    (5) 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如:九连

    (6) 《周易》以阳爻为九

    初九,潜龙勿用。——《易·乾》

    (7) 泛指多数,数量大

    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公输》

    墨子九距之。

    九令诸侯。——《史记·货殖列传》

    宏兹九德。——唐· 魏征《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8) 又如:九译(言语不通,多次辗转翻译);九华(繁多而色彩缤纷);九盘(形容道路的弯弯曲曲);九采(各诸侯国;各种色彩)。又指极数,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可称之为九,不必泥于实数。如:九幽(极遥远幽深的地方);九曲肠(喻无限忧思);九幽(极深暗的地方);九幽狱(最深的地狱)

    (9) 〈形〉 通“久”。时间长

    黄軦生乎九猷。——《庄子·至乐》。《释文》:九宜为久;久,老也。猷,虫名也。

    食醯黄軦(kuàng黄軦,虫名)生乎九猷。——《列子·天瑞》

    名词

    (1) 九月

    七、八、九三个月

    (2) 时令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 。如:今日进九;数九寒天;九尽寒尽。如:九九(自冬至次日起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历八十一日,称为九九)

    (3) 古国名 。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动词

    通“鸠”。纠合,聚集

    九杂天下之川。——《庄子·天下》

    英文翻译

    n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u3 [梅县腔] giu3 [沙头角腔] kieu3 [客英字典] giu3 [东莞腔] giu3 [陆丰腔] giu3 [宝安腔] giu3 [客语拼音字汇] giu3 [台湾四县腔] gi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有上聲開口三等kĭəukiux/kiov
    bǎo [bao]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GY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MGI
    四角: 3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2) 同本义

    宝,珍也。——《说文》

    稼穑维宝。——《诗·大雅·桑柔》

    以作尔宝。——《诗·大雅·崧高》

    宝玉者,封圭也。——《谷梁传·定公八年》

    以其宝来奔。——《国语·鲁语》。注:“玉也。”

    怀其宝。——《论语》

    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珠宝;宝函(宝匣);珍宝(珠玉宝石等);宝肆(出售珍宝的店铺);宝冕(宝冠。用宝石装饰的帽子);宝钏(以金玉等制作的手镯);宝钗(首饰名。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4) 珍贵的东西

    轻敌几丧吾宝。——《老子》。注:“身也。”

    啬其大宝。——《吕氏春秋·先已》。注:“身也。”

    正得秋而万宝成。——《庄子·庚桑楚》

    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献宝;财宝;传家宝;文房四宝

    (6) 印信符玺

    又有“万几宸翰之宝”。——《红楼梦》

    (7) 又如:宝札(玺书。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私人书信的敬辞);宝符(朝廷用作信物的符节)

    (8) 对小孩儿亲爱的称呼 。如:我的小宝

    (9) 一种赌具。方形,用牛角或硬木做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加赌博的人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开宝,你们有胆子没有?—— 老舍《骆驼祥子》

    (10) 货币 。如:通宝;元宝

    (11) 姓

    动词

    (1) 珍爱,珍视

    吾有三宝,持而宝之。——《韩非子·解老》

    (2) 又如:宝身(珍惜身躯);宝重(珍惜重视);宝惜(珍惜)

    (3) 珍藏 。如:宝录,宝蓄(珍藏)

    形容词

    (1) 珍贵的,宝贵的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李斯《谏逐客书》

    (2) 又如:宝刀(珍贵的战刀);宝玉(珍贵的玉);宝书(宝籍。珍贵的书籍)

    (3) 贵重的;由于其美丽、稀有或硬度而在商业上具有极高价值的 。如:宝衣(贵重的衣服);宝床(贵重的坐具或卧具)

    (4) 敬词

    (5) 敬称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如:宝字(帝王、神仙所写的字);宝位(帝位)

    (6) 敬称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如:宝鼎(香炉);宝篆(形容香炉之烟缕缕曲折上升,状如篆文)

    (7) 敬称与道教有关的事物。如:宝忏(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宝诀(道教修炼的秘诀)

    (8) 敬称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如:宝斋;宝舟;宝号

    英文翻译

    treasure, jewel; precious, rar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o3 bau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bo3 [梅县腔] bau3
    ◎ 潮州话:bo2

    宋本广韵

    九宝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