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庄

yì zhuāng [ yi zhuang]
繁体 義莊
注音 一ˋ ㄓㄨㄤ

词语释义

1.旧时族中所置的赡济族人的田庄。 2.地方或同乡聚资修建的暂厝棺木的处所。

词语解释

  1. 旧时族中所置的赡济族人的田庄。

    《宋史·范仲淹传》:“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清 冯桂芬 《复宗法议》:“惟 宋 范文正 创为义庄,今世踵行,列於旌典。”

  2. 地方或同乡聚资修建的暂厝棺木的处所。

    鲁迅 《彷徨·弟兄》:“后事怎么办呢,连买棺木的款子也不够,怎么能够运回家,只好暂时寄顿在义庄里。”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族中所置的赡济族人的田庄。

《宋史·范仲淹传》:“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清冯桂芬《复宗法议》:“惟宋范文正创为义庄,今世踵行,列於旌典。”

⒉ 地方或同乡聚资修建的暂厝棺木的处所。

鲁迅《彷徨·弟兄》:“后事怎么办呢,连买棺木的款子也不够,怎么能够运回家,只好暂时寄顿在义庄里。”

义庄的国语词典

置田立庄,收租以赡养贫困的族人。宋代范仲淹曾买良田数千亩,收租储存,义庄产业即作族中公产。

义庄的网络释义

义庄

  • 义庄是古代中国社会风俗,是宗族所有之田产。始于北宋。仁宗时范仲淹在苏州用俸禄置田产,收地租,用以赡族人,固宗族,系取租佃制方式经营。义庄设有义宅,供族人借居,若 房舍需要修理则自行设法。
  • 范氏义庄有八九百年的漫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范氏义庄的产生根源于宋代经济、社会的重大变化,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慈善组织成为一种社会需求。
  • 义庄造句

    义庄老儿绝户命,乡野村民社戏台。
    百年义庄;身怀血魂的天纵;现代都市的争权夺利;爱恨情仇;武力的对抗;智谋的碰撞;局中局;计中计;环环相扣,让人跌宕起伏;你能看破多少?本文绝对爽,敬请留意。
    幸喜此刻天色尚早,客栈中还是悄无人声,崔安回到屋中换下血衣,略作梳洗,便吩咐店伙计代为雇上几名脚夫,到义庄里运棺出城。
    以义庄、祠堂和族谱为线索,再现象征资本的循环过程。
    是深夜提灯埋尸的义庄仆役?是青楼楚馆中面带黑痔的鸨母?是秘会中杀人不眨眼的十二娘子?——我并非有千面,而是代替万千冤魂而活。
    大明天启六年乙末月丙辰日,三义庄全庄十四口人,一夜之间全部被杀。
    这嘉义庄村可是一个农民画家村。
    普通仪式,现在我未脱孝,要七七四十九天做了最后一个仪式后才可脱孝。
    晚年他用自己节省下来的俸禄在家乡创办义庄,接济族人,历史上影响巨大。
    说完这些她示意姜鸿看看周围的环境,略微粗糙的木质房间,在傍晚的夕阳下面有些橘红色的光辉,义庄的结构简陋无比,说是“家”。
    义庄的院子不大,到处杂草丛生,两侧摆满了各种破烂的家具物什,破椅子、破凳子、破马桶、破棺材,不一而足。
    另外一种是说此处建会馆之前为乱葬岗子,后民国初年有佛山大贾斥资建义庄,雇一面如狮的麻风老。
    位于扬州府西龙坡南郊的善居义庄,是专门停放棺材和死人尸体的地方,当天傍晚,刘华和孙世东两人一路打听,终于骑马来到了义庄门前。
    钱穆十二岁时遭父丧,家徒壁立,靠本族怀海义庄抚恤为生。
    默冉看的出神,这是何等的神通,竟将整个义庄都保护在一个巨大金色钟罩里,任凭巨大数量的僵尸如何撞击,也不能踏入钟罩丝毫。
    许峰在刚赶到的时候九叔就已经看到了许峰,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有个人会在自己义庄,但是先解决了眼前这些麻烦再去问问。
    另外一种是说此处为乱葬岗子,后有商人斥资建义庄,雇一麻风老人看管,老人面目骇人,压住了夜鬼和磷火。
    二十年前鬼庄崛立于琼瑜琳之时本只以义庄之名,替无家可归之人收敛尸首,继而屡犯惊天大案,才渐渐在江湖声名鹊起。
    小可听闻恩义庄主胡为已死,庄园业已荒废……敢问老兄高姓大名,如何是这恩义庄主人?
    还有,张家镇一些在外谋生的人,死后落叶归根,有一些回来后也要暂时寄放在义庄,等师父做完法事后再让死者亲属领回入葬。

    汉字详情

    [yi]
    部首: 108
    笔画: 3
    五笔: Y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K
    四角: 400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 同本义

    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

    义不杀少。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 秦。(义,坚持正义。)—— 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丈义(主持正义);义断恩绝(恩情道义断绝);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

    (4) 情谊

    违情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无情无义;忘恩负义;义义合合(团结和睦);义让(为顾及情谊而相让);义友(结义或聚义的友辈);义兄弟(结义的兄弟);义气(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6) 意义;意思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词义

    (8) 理 。如:义以成命(国家的法令,必以义理为依据,方能施行);义薄云天(义理高厚,直达云天。形容道义极为隆盛)

    (9) 姓

    形容词

    (1) 名义上的

    隐士赵逸,来至京师, 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

    (2) 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假父)

    (3) 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 。如:义状(起义的状子);义军;义从(志愿的随从)

    (4) 善;美

    宣昭义问。——《诗·大雅·文王》

    (5) 又如:义问(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

    (6) 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 。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

    (7) 假的 。如:义杖;义肢

    英文翻译

    right conduct, righteous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宋本广韵

    zhuāng [zhuang]
    部首: 314
    笔画: 6
    五笔: YF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G
    四角: 002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艸,从壮,壮亦声。本义:草大)

    (2) 同本义

    莊,草芽之壮也。——《六书正伪》

    莊,草盛貌。——《唐韵》

    汉明帝名 莊, 汉世多以严字为之。《左传》、《楚莊王国》、《莊子》、《论语》、《卞莊子》,古今人表皆作严,此字从草,壮声,许不著说解,其义失传。——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谨严持重

    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

    师之以庄贤于丘也。——《列子·仲尼》

    则季孙终身庄而遇贼。——《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4) 又如:庄论(庄重严肃的议论或说教);庄语(庄重正直的言论);庄士(端正之士;正人君子);庄色(严肃的神色)

    (5) 四面八方的,四通八达的

    为开第康庄之衢。——《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6) 恭敬

    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注:“敬也。”

    居处不庄,非孝也。——《吕氏春秋》

    (7) 又如:庄椿(祝人长寿之词)

    名词

    (1) 村庄,也指建在山林田野间的住宅,别墅

    邻富鸡长住,庄贫客渐稀。——唐· 姚合《原上新居》

    (2) 又如:王家庄;台儿庄;庄子(村庄);庄屯(清初,政府圈拨土地给各旗官兵而形成的村庄。又称屯庄)

    (3) 六路通达的大路

    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康庄驰逐,穷巷蹋鞠。——《盐铁论·国疾》

    (4) 又如康庄(康,五路通达的大路;庄:六路通达的大路。合称通达的大路);庄馗(四通八达的道路。馗,同“逵”)

    (5) 庄园,皇室、官僚、地主等在乡下占据的大片土地及其建筑物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杜工部草堂诗笺》

    (6) 又如:庄吏(为地主管理田庄及收税租的人);庄奴(佃户,佃农);庄宾(指佃客、佃农);庄地(庄田)

    (7) 规模较大的或做批发生意的商店 。如:庄款(在钱庄的存款);庄折(钱庄的存折);布庄;茶庄;钱庄;饭庄

    (8) 庄口(专销某地货物的地方)的简称 。如:京庄、广庄即是为专销京货、广货的庄口

    (9) 庄家 。如:轮流坐庄

    (10) 姓。如:庄子(即庄周,约前369—前295,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之一的简称)

    量词

    (1) 件。后作“桩”

    此一庄事不敢隐讳。——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春园》

    (2) 古代云南交易用贝单位

    交易用贝,一枚曰庄,四庄曰手,四手曰苗,五苗曰索。——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动词

    通“妆”。打扮,修饰

    靓庄刻饰。——《汉书·司马相如传》

    靓庄藻野。——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沐浴靓庄。——《北史·隋宗室诸王传》

    英文翻译

    village, hamlet; villa, manor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ong1 [梅县腔] zong1 [陆丰腔] zong1 [客英字典] zong1 [台湾四县腔] zong1 [沙头角腔] zong1 [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宝安腔] zong1 [东莞腔] zong1
    ◎ 潮州话:之秧1 之安1 ,zeng1(tsurng) zang1(ts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萌耕開平聲開口二等breng/baengbʰæ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