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鸟氏

dān niǎo shì [ dan niao shi]
繁体 丹鳥氏
注音 ㄉㄢ ㄋ一ㄠˇ ㄕˋ

词语释义

传说上古帝王少皞时的官名。

词语解释

  1. 传说上古帝王 少皞 时的官名。

    《左传·昭公十七年》:“ 玄鸟氏 司分者也, 伯赵氏 司至者也, 青鸟氏 司启者也, 丹鸟氏 司闭者也。” 杜预 注:“丹鸟,鷩雉也,以立秋来,立冬去,入大水为蜃。上四鸟皆历正之属官。” 孔颖达 疏:“立秋立冬谓之闭,此鸟以秋来冬去,故以名官,使之主立秋立冬也。”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上古帝王少皞时的官名。

《左传·昭公十七年》:“玄鸟氏司分者也, 伯赵氏司至者也, 青鸟氏司启者也, 丹鸟氏司闭者也。”
杜预注:“丹鸟,鷩雉也,以立秋来,立冬去,入大水为蜃。上四鸟皆历正之属官。”
孔颖达疏:“立秋立冬谓之闭,此鸟以秋来冬去,故以名官,使之主立秋立冬也。”

丹鸟氏的网络释义

丹鸟氏

  • 丹鸟氏是中国传说中上古帝王少皞时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玄鸟氏 司分者也,伯赵氏 司至者也,青鸟氏 司启者也,丹鸟氏 司闭者也。”
  • 汉字详情

    dān [dan]
    部首: 103
    笔画: 4
    五笔: MYD
    五行:
    仓颉: BY
    四角: 7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2) 同本义

    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说文》

    砺砥砮丹。——《书·禹贡》

    有始州之国,有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

    加之以丹矸。——《荀子·正论》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丹矸(丹砂);丹砂(一种红色矿物,也叫“朱砂”);丹砾(矿物之丹砂,可为药用);丹铅(丹砂和铅粉,是古人校勘文字的用具)

    (4) 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又称丹头;丹液 。如:炼丹;丹剂(丹药,丹饵)

    (5) 古代用作染色的颜料

    凡画者丹质。——《仪礼·乡射礼记》

    (6) 指南方。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 。如:丹山(南方当日之地)

    (7) 帝王的,帝王居住的 。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

    (8)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成药

    山海丹

    灵丹妙药

    形容词

    (1) 红色,赤色

    染羽以朱湛丹秫。——《周礼·考工记》

    颜如渥丹。——《诗·秦风·终南》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丹秫(赤粟);丹陛云墀(雕刻着云彩的红色台阶);丹阙(宫殿前两边用红色染饰的楼台);丹毫(红颜色的笔);丹陛(红色的台阶)

    (3) 赤诚 。如:丹悃(真诚;赤诚之心);丹诚(丹赤诚衷之心);丹禁(天子居住的禁城)

    (4) 炼丹的 。如:丹鼎(道家语。一种炼丹的器具);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境。日夜皆明);丹台(道家语。神仙居住的地方)

    动词

    (1) 涂染成红色

    杀卒四万,血丹野。——《新唐书》

    (2) 又如:丹野

    英文翻译

    cinnabar (native HgS); vermilion (artificial HgS used as pig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an1 [梅县腔] da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1 [客英字典] dan1 [东莞腔] dan1 [沙头角腔] dan1 [宝安腔] dan1 [海陆丰腔] dan1 [陆丰腔] dan1
    ◎ 潮州话:dang1(tang 旧时:ta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寒平聲開口一等tɑntan
    niǎo [niao]
    部首: 514
    笔画: 5
    五笔: QY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YSM
    四角: 2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小篆作字形,都象鸟形。本义:飞禽总名) 同本义

    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我则鸣鸟不闻。——《书·君奭》

    有鸟高飞。——《诗·小雅·菀柳》

    鸟乃去矣。——《诗·大雅·生民》

    兽奔鸟窜。——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鸟篆(鸟形的篆书);鸟卜(用鸟预卜年岁的吉凶);鸟恨(鸟声含恨);鸟乌(指乌鸦);鸟迹(鸟的足迹);鸟耘(群鸟耘田);鸟径(仅容飞鸟通行的小径);鸟歌(鸟声如歌声,故称鸟鸣为鸟歌);鸟举(鸟飞。比喻行动快速);鸟窜(形容奔窜快速如鸟飞)

    英文翻译

    bird; KangXi radical 196

    方言集汇

    ◎ 粤语:niu5

    宋本广韵

    shì,zhī [shi,zhi]
    部首: 430
    笔画: 4
    五笔: QAV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VP
    四角: 72740

    详细解释

    shì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本义: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2) 同本义

    氏,姓氏。——《玉篇》。按,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略·氏族》

    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3) 也有以邑、官职、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 秦始皇则曰“姓 赵氏”,于 汉高祖则曰“姓 刘氏”。—— 顾炎武《日知录》

    丁氏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察传》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如:伏羲氏;太史氏;夏后氏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5) 一家成员所共同采用的姓,以别于个别的名。如:张氏兄弟;王氏姐妹;氏姓(氏与姓;姓);氏胄(世家大族的后裔)

    (6) 对学术、流派、专家、名人或宗教的称呼

    妙思六经,消遥百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7) 又指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如:保氏;职方氏;陈氏定理

    (8) 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或如通常在父姓前还加上夫姓的称呼

    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 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夫人李氏;王张氏

    (10) 姓

    代词

    (1) 通“是”。此,这

    今知氏大国之君。——《墨子·天志下》。俞樾云:“知”字衍文。氏、是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

    唯氏三族之不虞。——《白虎通·宗族》

    氏为庄公。——《汉书·地理志》

    (2) 另见 zhī

    zhī

    (1) ——见“月氏”( Yuèzhī):汉代西域国名

    (2) 另见 shì

    英文翻译

    clan, family; mi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z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4 [台湾四县腔] sii5 [客英字典] shi5 [陆丰腔] shi6 [东莞腔] si3 [沙头角腔] si5 [梅县腔] she5 [宝安腔] si3 | zi1 [海陆丰腔] shi6 shi5
    ◎ 潮州话:si6 ,ze1[潮阳]zu1,ziⁿ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tɕĭecje/t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