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赤忱

dān xīn chì chén [dan xin chi chen]
注音 ㄉㄢ ㄒ一ㄣ ㄔˋ ㄔㄣ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一片忠心赤诚。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邹韬奋《抗战以来·广大读者爱护支持的文化堡垒》:“劳瘁心力,忍饥耐寒,对于国内外读者竭诚服务的一片丹心赤忱凝结而成的!”

成语用法

丹心赤忱作宾语、定语;指人很忠诚。

汉字详情

dān [dan]
部首: 103
笔画: 4
五笔: MYD
五行:
仓颉: BY
四角: 7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2) 同本义

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说文》

砺砥砮丹。——《书·禹贡》

有始州之国,有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

加之以丹矸。——《荀子·正论》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丹矸(丹砂);丹砂(一种红色矿物,也叫“朱砂”);丹砾(矿物之丹砂,可为药用);丹铅(丹砂和铅粉,是古人校勘文字的用具)

(4) 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又称丹头;丹液 。如:炼丹;丹剂(丹药,丹饵)

(5) 古代用作染色的颜料

凡画者丹质。——《仪礼·乡射礼记》

(6) 指南方。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 。如:丹山(南方当日之地)

(7) 帝王的,帝王居住的 。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

(8)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成药

山海丹

灵丹妙药

形容词

(1) 红色,赤色

染羽以朱湛丹秫。——《周礼·考工记》

颜如渥丹。——《诗·秦风·终南》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丹秫(赤粟);丹陛云墀(雕刻着云彩的红色台阶);丹阙(宫殿前两边用红色染饰的楼台);丹毫(红颜色的笔);丹陛(红色的台阶)

(3) 赤诚 。如:丹悃(真诚;赤诚之心);丹诚(丹赤诚衷之心);丹禁(天子居住的禁城)

(4) 炼丹的 。如:丹鼎(道家语。一种炼丹的器具);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境。日夜皆明);丹台(道家语。神仙居住的地方)

动词

(1) 涂染成红色

杀卒四万,血丹野。——《新唐书》

(2) 又如:丹野

英文翻译

cinnabar (native HgS); vermilion (artificial HgS used as pig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an1 [梅县腔] da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1 [客英字典] dan1 [东莞腔] dan1 [沙头角腔] dan1 [宝安腔] dan1 [海陆丰腔] dan1 [陆丰腔] dan1
◎ 潮州话:dang1(tang 旧时:ta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寒平聲開口一等tɑntan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
chì [chi]
部首: 703
笔画: 7
五笔: F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GLNC
四角: 4023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2) 同本义

赤,南方色也。——《说文》

赤者,火色也。——《书·洪范·五行传》

其色赤。——《素问·风论》。注:“赤者,心色也。”

赤刀。——《书·顾命》。郑注:“ 武王诛 纣时刀赤为饰。”

色赤椒好。——《齐民要术·种椒》

困于赤绂。——《易·困卦》。郑注:“朱深曰赤。”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宝刀);赤衣(红色衣服);赤丸(红色弹丸);赤日(红日;烈日);赤石(红色的石头);赤泥(呈红色的泥土)

(3) 忠诚;真纯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4) 又如:赤心(忠心);赤衷(赤诚的心意);赤情(真诚的心意)

(5) 裸露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唐· 韩愈《山石诗》

(6) 又如:赤剥(光身子);赤巴巴(赤裸裸;毫无掩饰);赤脚大罗仙(传说中得道的李君);赤条精光(全身赤裸)

(7) 空;尽;一无所有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韩非子·十过》

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

(8) 又如:赤淋淋(赤条条,一丝不挂);赤白白(一无所有);赤洒洒(形容无牵无挂)

名词

(1) 古以赤为南方之色,后因以赤指南方 。如:赤帝(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代指汉高祖刘邦);赤方(指南方);赤位(指南方);赤天(南方的天)

(2) 谶纬家谓汉以火德王,火色赤,后因以借指汉朝 。如:赤德(指汉朝的气运)

(3) “赤子”的简称。指婴儿 。如:赤襁(指婴孩);赤子苍头(泛指老人小孩。苍头:原指老仆,此指老人)

(4) 指鲜血 。如:赤津津(鲜血渗流的样子);赤臭(血污腐臭之气)

(5) 共产党

这里现亦大讨其赤,中大学生被捕者有四十余人。——鲁迅《书信·致李霁野》

动词

(1) 除掉,诛灭

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聊斋志异·小翠》

(2) 又如:赤族(诛灭全族);赤诛(诛杀)

英文翻译

red; communist, 'red'; bare

方言集汇

◎ 粤语:cek3 ci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k7 [梅县腔] chak7 [海陆丰腔] chak7 [客英字典] ch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陆丰腔] chak7 [东莞腔] cak7 [宝安腔] cak7 [客语拼音字汇] cag5
◎ 潮州话:c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昌石昔開入聲開口三等chjek/tcektɕʰĭɛk
chén [chen]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PQ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PLBU
四角: 940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形声。从心,冘( yín)声。本义:诚;诚信;真诚而有信用) 同本义 。如:忱辞(至诚之辞);赤忱(赤诚)

动词

信任 。如:忱恂(诚信)

名词

真诚的心意 。如:热忱;谢忱(感谢的心意)

英文翻译

truth, sincerity; sincere

方言集汇

◎ 粤语:sa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m1 [客英字典] shim1 zhim1 [台湾四县腔] tsiim1 [梅县腔] shim1 [宝安腔] sim3 cim2 zim1 zim3 [客语拼音字汇] sim2 zi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氏任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ʑĭĕmzj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