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峤

dān qiáo [ dan qiao]
繁体 丹嶠
注音 ㄉㄢ ㄑ一ㄠˊ

词语释义

赤色的山。

指丹穴之山。

词语解释

  1. 赤色的山。

    唐 王勃 《灵瑞寺浮图碑》:“揆刹玄岭,图基丹嶠。”

  2. 指丹穴之山。

    金 元好问 《贺威卿徐弟得雄》诗:“桂出孙枝知秀发,凤离丹嶠亦舒徐。”参见“ 丹穴 ”。

引证解释

⒈ 赤色的山。

唐王勃《灵瑞寺浮图碑》:“揆刹玄岭,图基丹嶠。”

⒉ 指丹穴之山。参见“丹穴”。

金元好问《贺威卿徐弟得雄》诗:“桂出孙枝知秀发,凤离丹嶠亦舒徐。”

汉字详情

dān [dan]
部首: 103
笔画: 4
五笔: MYD
五行:
仓颉: BY
四角: 7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2) 同本义

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说文》

砺砥砮丹。——《书·禹贡》

有始州之国,有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

加之以丹矸。——《荀子·正论》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丹矸(丹砂);丹砂(一种红色矿物,也叫“朱砂”);丹砾(矿物之丹砂,可为药用);丹铅(丹砂和铅粉,是古人校勘文字的用具)

(4) 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又称丹头;丹液 。如:炼丹;丹剂(丹药,丹饵)

(5) 古代用作染色的颜料

凡画者丹质。——《仪礼·乡射礼记》

(6) 指南方。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 。如:丹山(南方当日之地)

(7) 帝王的,帝王居住的 。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

(8)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成药

山海丹

灵丹妙药

形容词

(1) 红色,赤色

染羽以朱湛丹秫。——《周礼·考工记》

颜如渥丹。——《诗·秦风·终南》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丹秫(赤粟);丹陛云墀(雕刻着云彩的红色台阶);丹阙(宫殿前两边用红色染饰的楼台);丹毫(红颜色的笔);丹陛(红色的台阶)

(3) 赤诚 。如:丹悃(真诚;赤诚之心);丹诚(丹赤诚衷之心);丹禁(天子居住的禁城)

(4) 炼丹的 。如:丹鼎(道家语。一种炼丹的器具);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境。日夜皆明);丹台(道家语。神仙居住的地方)

动词

(1) 涂染成红色

杀卒四万,血丹野。——《新唐书》

(2) 又如:丹野

英文翻译

cinnabar (native HgS); vermilion (artificial HgS used as pig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an1 [梅县腔] da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1 [客英字典] dan1 [东莞腔] dan1 [沙头角腔] dan1 [宝安腔] dan1 [海陆丰腔] dan1 [陆丰腔] dan1
◎ 潮州话:dang1(tang 旧时:ta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寒平聲開口一等tɑntan
jiào,qiáo [jiao,qiao]
部首: 325
笔画: 9
五笔: MTDJ
五行:
仓颉: UHKL
四角: 22728

详细解释

jiào

名词

(1) 山道 。如:峤道(峤路。山路)

(2) 特指五岭 。如:峤南(五岭以南的地区);峤外(岭外,五岭以外的地区)

(3) 另见 qiáo

qiáo

名词

(1) 本指高而尖的山。泛指高山或山岭

出为碧峤。——《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鼻准高隆如峤耸。——《西游记》

(2) 又如:峤角(山角);峤鬟(山鬟)

形容词

(1) 同“乔”。高 。如:峤岳(高大的山)

(2) 另见 jiào

英文翻译

high pointed moun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giu6 ki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