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把

gè bǎ,gè ba [ge ba,ge ba]
繁体 個把
注音 ㄍㄜˋ ㄅㄚˇ

词语释义

[ gè bǎ ] :

〈量〉一两个。


[ gè ba ] :

gè bǎ的又音。义同“个把gè bǎ”


词语解释

  1. 约略之词。一两个。

    《水浒传》第十四回:“ 晁盖 动问道:‘敝村曾拿得个把小贼么?’”《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六老 呆呆的等了个把时辰。”《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从此简在帝心,陈臬开藩,都是意中之事,放个把实缺,小焉者也,算不得什么。”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 日本 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

  2. 指一个,犹个。

    张天翼 《万仞约》:“据说要是在前 清 --写得了这么一手字的就能够当个把秀才哩。”

  3. 箇把:谓一两个。《水浒传》第十四回:“ 晁盖 动问道:‘敝村曾拿得箇把小贼么?’”《西游补》第一回:“我前日打杀得箇把妖精,师父就要念咒。”

引证解释

⒈ 约略之词。一两个。

《水浒传》第十四回:“晁盖动问道:‘敝村曾拿得个把小贼么?’”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六老呆呆的等了个把时辰。”
《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从此简在帝心,陈臬开藩,都是意中之事,放个把实缺,小焉者也,算不得什么。”
毛泽东《论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

⒉ 指一个,犹个。

张天翼《万仞约》:“据说要是在前清 --写得了这么一手字的就能够当个把秀才哩。”
箇把:谓一两个。 《水浒传》第十四回:“晁盖动问道:‘敝村曾拿得箇把小贼么?’”
《西游补》第一回:“我前日打杀得箇把妖精,师父就要念咒。”

个把的国语词典

一两个,约略之词。

如:「个把钟头」、「个把月」。

个把的网络释义

个把

  • 个把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gèbǎ,意思是个别,少数;一两个。
  • 个把造句

    一个把名缰利锁看得太重的人。
    我们几个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后,他的父母千恩万谢,第二天还送来了一封感谢信呢。
    她其实是个有口无心,或者说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高兴时就信口开河,嘴上没个把门的了。
    刚才我们几个把苹果吃了,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你就一个人全吃了吧!
    而不是一个把你当作临时加油站的朝三暮四的小女人。
    “如果把国家比作大海中的航船,战略研究者,就是一个把自己绑在桅杆上的望者,戴月披星,栉风沐雨,不断提醒船上的人们防备冰山,绕开暗礁,避开风暴。
    海棠花的花是粉红色的,一簇一簇的,花瓣是心型的,形状特别像扑克牌里的红桃图标加一个把儿,再变成粉红色,非常美丽。美丽的花加上又红又绿的叶子,就显得格外的别致了。
    麻眼他们是打扮成一个出丧的队伍混进去的,已经有个把钟头了也不知道他们找到鬼子的指挥部没有。
    第一个把思考这个问题带到我面前的是我文法学校的校长,当然这样的方式,这样的结果是他始料不及的。
    只需个把小时,一个农民就可夹到六七斤大小不一的野生黄鳝,夹黄鳝的乐趣让农民逮得开心哦。
    营养早餐之后,外加敷个面膜,总得个把小时。
    又走到他们跟前,一手一个把他们提起来,怪笑着又要动手,忽听房外一声尖啸———鬼畜!住手。
    如果心情可以放飞,我愿把开心送给你,如果付出可以传送,我愿把关怀传送,如果开心可以感染,我愿用笑脸感动你,如果祝福可以让你健康,我愿在霜降第一个把祝福给你,愿你身体健康。
    但是周秉乾破例每年的三伏天都让夏敬秋回他望城莲花桥的乡下“歇伏”,一歇个把月,工钱一分不少。
    朋友为了给你发条信息,早上牙没刷,脸没洗,饭没吃。为的只是第一个把祝福送到,十一来了,国庆到,祝愿你吃嘛嘛香,身体倍棒,快快乐乐似八戒!
    “他这个好人用枪托照准牙齿捅了一下……”一个把军大衣掖得很高的士兵使劲地挥动手臂,兴高采烈地说道。
    科隆至法兰克福线被认为是最现代化的旅程,堪称魔毯飞行,这段行程过去要花两小时而现在已减少到个把小时。
    画地成牢,至今思来此语多有深意,颇有留心可悟其中个把道理。
    但无论如何,在出道前舞妓与以及都少不了个把年的培训。
    本月初,一群中国学者抵达津巴布韦参加一个把这种模式奉为圭臬的研讨论。

    汉字详情

    gè,gě [ge]
    部首: 220
    笔画: 3
    五笔: WHJ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L
    四角: 80200

    详细解释

    (2) ——用于“自个儿”(zìgěr)

    (3) 另见

    量词

    (1) 通用个体量词,表示单独的人或物

    个,枚也。——《集韵》

    俎释三个。——《仪礼·士虞礼》

    竹竿万个。——《史记·货殖列传》。正义:“竹曰个,木曰枚。”

    (2) 字亦作“箇”

    箇,箇数,又枚也。——《广韵》

    (3) 俗又作“個”

    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关汉卿《窦娥冤》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如:一个人;一个影子

    (5) 也可用于某些有专用量词的事物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6) 又如:一个(只)耳朵;一个(所)学校

    (7) 跟动作有关的用法

    (8) “一个”跟少数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如:一个箭步窜了上去;一个跟头栽下来

    (9) 用在动词和约数之间,以使语气轻快、随便。如:哥儿俩才差个两、三岁

    (10) 用在动词和宾词之间。常常连用两个,有时还在后面加“的”或“什么的”。整个句子显得轻快、随便。如:他就爱画个画儿、写个字什么的

    (11) 有时表示一次。如:我跟她见了个面

    助词

    我做衙内真个俏,不依公道则爱钞。——陆仲良《陈州粜米》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关汉卿《窦娥冤》

    代词

    (1) 这;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2) 又如:个般(这样,这般);个样(这般,这样);个侬(这人,那人);个时(这时);个是(这是);个能(这样;如许)

    名词

    (1) 单个;单独 。如:个人;个体

    (2) 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如:矮个子;小个儿

    (3) 另见

    英文翻译

    numerary adjunct, piece; single

    方言集汇

    ◎ 粤语:go3
    ◎ 潮州话:gai5 g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八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賀去聲開口一等kah
    bǎ,bà [ba]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C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AU
    四角: 57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如:把脉

    名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形容词

    (1) 大约 ——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如:把兄弟

    介词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量词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英文翻译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方言集汇

    ◎ 粤语:baa2
    ◎ 客家话:[梅县腔] ba2 ba3 [陆丰腔] ba3 [客英字典] ba3 [海陆丰腔] ba3 [客语拼音字汇] ba3 [沙头角腔] ba3 [宝安腔] ba3 [台湾四县腔] ba3 [东莞腔] ba5 ba3
    ◎ 潮州话:ba2(pá) ,bê2(pé),bên3(pè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愽下麻二開上聲開口二等prax/pea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