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农户

gè tǐ nóng hù [ge ti nong hu]

词语释义

以土地私有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耕农户。

汉字详情

gè,gě [ge]
部首: 220
笔画: 3
五笔: WHJ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L
四角: 80200

详细解释

(2) ——用于“自个儿”(zìgěr)

(3) 另见

量词

(1) 通用个体量词,表示单独的人或物

个,枚也。——《集韵》

俎释三个。——《仪礼·士虞礼》

竹竿万个。——《史记·货殖列传》。正义:“竹曰个,木曰枚。”

(2) 字亦作“箇”

箇,箇数,又枚也。——《广韵》

(3) 俗又作“個”

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关汉卿《窦娥冤》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如:一个人;一个影子

(5) 也可用于某些有专用量词的事物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6) 又如:一个(只)耳朵;一个(所)学校

(7) 跟动作有关的用法

(8) “一个”跟少数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如:一个箭步窜了上去;一个跟头栽下来

(9) 用在动词和约数之间,以使语气轻快、随便。如:哥儿俩才差个两、三岁

(10) 用在动词和宾词之间。常常连用两个,有时还在后面加“的”或“什么的”。整个句子显得轻快、随便。如:他就爱画个画儿、写个字什么的

(11) 有时表示一次。如:我跟她见了个面

助词

我做衙内真个俏,不依公道则爱钞。——陆仲良《陈州粜米》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关汉卿《窦娥冤》

代词

(1) 这;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2) 又如:个般(这样,这般);个样(这般,这样);个侬(这人,那人);个时(这时);个是(这是);个能(这样;如许)

名词

(1) 单个;单独 。如:个人;个体

(2) 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如:矮个子;小个儿

(3) 另见

英文翻译

numerary adjunct, piece; single

方言集汇

◎ 粤语:go3
◎ 潮州话:gai5 g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八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賀去聲開口一等kah
tǐ,tī [ti]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S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DM
四角: 25230

详细解释

(2) 另见

名词

(1) (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 )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 同本义

体,总十二属之名也。——《说文》。按,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

体,身也。——《广雅》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居五日,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体有不快。——《后汉书·华佗传》

伤乎体。——《韩非子·五蠹》

口体之奉。——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体态轻盈(形容女子婀娜多姿);上体;下体;体高五尺;体大身强;肉体(人的身体,区别于“精神”);体骸(躯壳;尸骸);体候(身体状况);体素(敬词。玉体);体段(身段)

(4) 手脚、四肢

轻暖不足于体。——《孟子·梁惠王上》

犹其有四体也。谓二手二足。——《孟子》

(5) 又如:四体(人的四肢);五体投地

(6) 形体 ;体态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体段(样子;身分);体相(形体相貌);长方体;立方体;几何体;正方体;角柱体;圆柱体;刚体;磁体;黑体;发光体;导体;晶体

(8) 牲体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飨》。按,牲体有七脊也,左右肋也,左右肱也,左右股也,所谓全軆也。

(9) 又如:体解(古代祭祀时将牲体切割成二十一块);体节(带骨的大块牛羊肉)

(10) 事物的主要部分

以天演为体。——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1) 又如:体用(事物的本体与作用);体物(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体例(制度的纲领和细则);体要(大体与纲要)

(12) 实体

天之与地,皆体也。——王充《论衡》

(13) 规格;法式

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14) 又如:体式(法式,格式);体法(指书法的格局法式);体段(体格、结构);体气(诗文的气质格调;人品性格);体统(规矩,制度;诗文或著作中的体裁和条理)

(15) 占卜时的兆象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

(16) 又如;体象(象征)

(17) 本性,本质 。

(18) 如:体识(禀性和器识);体器(禀性和器度);体履(禀性和行为)

(19) 准则

平居妄自尊大而临事不知体,此俗人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

(20) 文体 。

(21) 如:古体诗;近体诗;散体;骈体

(22) 体制

自汉至 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 沈约《谢灵运传论》

(23) 又如:政体;国体

(24) 动词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动作的性质或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最初用于斯拉夫语言,后来用于其他语言 。

(25) 如:完成体;进行体

(26) 文字的书写形式 。

(27) 如:草体;楷体;宋体;字体;印刷体

(28) 立体

后见为体。——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舍体而取面。

体之感觉。

动词

(1) 亲身经验;体察

汝体吾此心。——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体物(描绘事物);体信(守信;信服);体行(躬亲践行);体认(体察认识);体测(体察忖测)

(3)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

(4) 如:体国(关心国家);体悉(体谅了解)

(5) 划分,分解

体其犬豕牛羊。——《礼记》

(6) 又如:体解(分解牲畜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肢体解离);体国经野(区画都城,丈量土地;泛指治理国家)

(7) 成形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诗·大雅·行苇》

(8) 表现;体现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易·系辞上》

(9) 效法

帝者体太一。——《淮南子》

(10) 相承;继承

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仪礼》

(11) 生长

体物而不可遗。——《礼记》

(12) 包含;容纳

君子体人,足以长人。——《易·乾》

(13) 通“履”。体验;实行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释文》云:韩诗作履。履,幸也。

能戴大圆者,体平大方。——《管子·心术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笃志而体,君子也。

(14) 又如:体乾(履行天命)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dy; group, class, body, unit; inferior

方言集汇

◎ 粤语:ban6 tai2
◎ 潮州话:ti2 旧读:to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蒲本上聲合口一等bʰuənbuonx/buoon
nóng [nong]
部首: 218
笔画: 6
五笔: PE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BV
四角: 40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 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农,耕也。——《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

辟土植谷曰农。——《汉书·食货志》

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文帝纪》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

殴民而归之农。——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农家子(村野耕作之人);农舆(耕作用的车);农战(从事农耕,以为攻战之本);农月(立夏以后农事的忙月)

(3) 通“努”。努力,勉力

小人农力以事其尚。——《左传·襄公十三年》

名词

(1) 农业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晁错《论贵粟疏》

(2) 又如:务农(从事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农林牧;农末(农业和商业);农政(有关农业的政令、制度);农书(有关农业的书)

(3) 农民

士农工商,四民有业。——《汉书·食货志上》

待农而食。——《史记·货殖列传》

(4) 又

农不出则乏。

(5) 又如:自耕农;小农(个体农民);老农;花农;菜农;果农;奶农

(6) 古代的田官

飨农。——《礼记·郊特牲》

(7) 又如:农正(古官名。掌农事及农祈);农父(古官名。司徒的尊称);农师(古官名。掌农事)

(8) 先秦学术思想流派之一,九流中“农家”的简称

(9) 姓

形容词

(1) 勤勉

耕者用力不农,有罪无赦。——《管子·大匡》

(2) 通“醲”。浓厚

农用八政。——《书·洪范》。郑玄:“农读为醲”。

英文翻译

agriculture, farming; farmer

方言集汇

◎ 粤语:nung4

宋本广韵

[hu]
部首: 413
笔画: 4
五笔: YN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S
四角: 3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2) 同本义

户,半门曰户。——《说文》

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字书》

窥其户。——《易·丰》

设于户西。——《仪礼·聘礼》

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礼记·礼器》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当户理红妆。

出户望南山。——晋· 干宝《搜神记》

出户南望。

窗户皆闭。——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户下(门边;户住的属下。多指奴婢或门客);户牡(门钥);户门(守门的人);户钥(门上开关的锁钥)

(4) 住户,人家。一家称一户

其邑人三百户。——《易·讼》

户说以眇论。——《史记·货殖列传》

户裁及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户出一男。

为一户者。——清· 洪亮吉《治平篇》

(5) 又如:全户人口;几百户人家;户帖(登记每户人口籍贯、名义的册子);户版(登记居民户籍的簿册)

(6) 户籍(登记户口的册籍) 。如:户版(户籍;户口);户贯(户籍)

(7) 屋室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易·节卦·象辞》

不出户知天下。——《老子·四七》

(8) 出入口 。如:洞户(洞穴,洞口)

(9) 酒量

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元稹·春游诗》

(10)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或家庭 。如:猎户,农业户

(11) 门第 。如:她看来倒是门当户对

(12) 户头 。如:开户

(13) 洞穴

蛰虫坏户。——《礼记·月令》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礼记》。孔颖达疏:“户,谓穴也。”

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岩户。——唐· 李白诗

动词

阻止

王见右广,将从之乘,屈荡户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终。”——《左传·宣公十二年》。注:“户,止也。”

量词

(1) 用以计户数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史记》

(2) 又如:几户人家;穷人五户

英文翻译

door; family

方言集汇

◎ 粤语:wu6
◎ 客家话:[宝安腔] fu3 fu1 [沙头角腔] fu5 [东莞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侯古上聲開口一等ɣughox/h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