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支票

gè rén zhī piào [ge ren zhi piao]
注音 ㄍㄜˋ ㄖㄣˊ ㄓ ㄆ一ㄠˋ

词语释义

个人支票是指由出票人(个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汉字详情

gè,gě [ge]
部首: 220
笔画: 3
五笔: WHJ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L
四角: 80200

详细解释

(2) ——用于“自个儿”(zìgěr)

(3) 另见

量词

(1) 通用个体量词,表示单独的人或物

个,枚也。——《集韵》

俎释三个。——《仪礼·士虞礼》

竹竿万个。——《史记·货殖列传》。正义:“竹曰个,木曰枚。”

(2) 字亦作“箇”

箇,箇数,又枚也。——《广韵》

(3) 俗又作“個”

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关汉卿《窦娥冤》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如:一个人;一个影子

(5) 也可用于某些有专用量词的事物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6) 又如:一个(只)耳朵;一个(所)学校

(7) 跟动作有关的用法

(8) “一个”跟少数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如:一个箭步窜了上去;一个跟头栽下来

(9) 用在动词和约数之间,以使语气轻快、随便。如:哥儿俩才差个两、三岁

(10) 用在动词和宾词之间。常常连用两个,有时还在后面加“的”或“什么的”。整个句子显得轻快、随便。如:他就爱画个画儿、写个字什么的

(11) 有时表示一次。如:我跟她见了个面

助词

我做衙内真个俏,不依公道则爱钞。——陆仲良《陈州粜米》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关汉卿《窦娥冤》

代词

(1) 这;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2) 又如:个般(这样,这般);个样(这般,这样);个侬(这人,那人);个时(这时);个是(这是);个能(这样;如许)

名词

(1) 单个;单独 。如:个人;个体

(2) 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如:矮个子;小个儿

(3) 另见

英文翻译

numerary adjunct, piece; single

方言集汇

◎ 粤语:go3
◎ 潮州话:gai5 g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八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賀去聲開口一等kah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
zhī [zhi]
部首: 446
笔画: 4
五笔: F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E
四角: 40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2) 同本义

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

(3) 枝条。后作“枝”

芄兰之支。——《诗·卫风·芄兰》

支叶茂接。——《汉书》

以畅其支。——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

(5) 分支

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史记·李斯列传》

中小支。——《后汉书·吕布传》。注:“谓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

(6) 复杂整体中的一部分。如:支店;支军,支兵(主力部队以外的军队)

(7) 支流

分一支为南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不啻小支。——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8) 又如:支川

(9) 祖宗支系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10) 又如: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后代子孙);支析(指分家);支别(分支;歧出)

(11) 支,线及棉纱等的粗细单位

(12) 地支的简称

(13) 通“肢”

而畅于四支。——《易·坤》

尽其四支动。——《管子·小匡》

四支不勤。——《淮南子·原道》

四支僵劲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4) 姓

动词

(1) 支撑

诎有右臂支船。——魏学洢 《核舟记》

(2) 又如:支当(承当);支给着(一条腿抬起压在另一条腿上);支仗(支撑维持);支拽(支撑,维持);支措(支撑筹办)

(3) 支持;支援;支助 。如:支陪(陪伴);支边;支农;支任(支持得住)

(4) 支付;领取 。如:支用(支付使用);支帖(支付的凭证)

(5) 支开,支派

再看了看左右无人,只得两个小丫头子,便把那两个小丫头子也支使开。——《儿女英雄传》

(6) 又如:支分(支使;分派);支末(支派之末);支拆(分摊支付)

(7) 处理;应付 。如:支蒙(安放;支棱);支理(处理;处置)

(8) 分,分散

支离分赴。——王逸《鲁灵光殿赋》。注:“分散也。”

(9) 又如:支破(支付);支放(发放);支动(支出;动用)

(10) 〈方〉∶支吾搪塞

我远路而来,却净支我。——《小五义》

(11) 又如:支饰(支吾掩饰);支对(支吾答对);支调(支吾搪塞)

(12) 抗拒 。如:支吾(抵拒,抵触);支拄(抵触,抵制)

量词

(1) 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

(2) 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

(3) 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4) 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如:25支光的灯泡

英文翻译

disperse, pay; support;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梅县腔] tje1 [沙头角腔] zi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台湾四县腔] zih1 gi1 [客英字典] zhi1 [宝安腔] zi1 [东莞腔] zi1 [海陆丰腔] zhi1 gi1 [陆丰腔] zhi1
◎ 潮州话:zin1 (chiⁿ) gi1 (k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tɕĭecje/tje
piào [piao]
部首: 519
笔画: 11
五笔: SF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WMMF
四角: 109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迅疾;轻捷

为票姚校尉。——《汉书·霍去病传》。注:“劲疾貌。”

校武票禽。——《汉书·扬雄传》

(2) 又如:票勇(行动迅疾勇猛);票健(敏捷强劲);票禽(轻疾的飞禽);票贼(迅猛的盗贼);票轻(轻疾)

(3) 勇猛 。如:票帅(勇猛的首领);票将(勇猛的将领);票雄(勇猛强劲者)

名词

(1) 印的或写的凭证纸片 。如:戏票;车票;饭票;粮票;布票;票引(盐票和盐引);票摘(在纸片上摘录书写)

(2) 无记名投票用纸 。如:投票;唱票;开票

(3) 钞票或其他形式的纸币 。如:毛票;零票;角票;票票(钞票);票洋(钞票)

(4) 旧指非职业性的戏曲表演 。如:玩儿票;票友

(5) 所有权证或债权证 。如:股票;票纸(存折,存款单);票簿(票据簿册);票照(票据执照等证明文件)

(6) 强盗称抢来做人质的人 。如:绑票儿

量词

俗称一宗为一票 。如:一票货;一票生意;一票买卖

动词

(1) 票写 。如:票帖(用于票拟的便笺);票发(票写签发);票写(拟写票签);票签(要拟于本章的附签)

英文翻译

slip of paper or bamboo; ticket

方言集汇

◎ 粤语:biu1 piu3
◎ 客家话:[陆丰腔] piau5 [客英字典] piau5 biau1 [海陆丰腔] piau3 piau5 biau1 [梅县腔] biau1 piau5 [沙头角腔] biau1 [宝安腔] piau1 | piau5 | biau1 [台湾四县腔] peu3 piau5 biau1 [东莞腔] piau3 [客语拼音字汇] peu4 pia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妙宵A去聲開口三等宵Aphjeuh/phiewpʰĭɛ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