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防

bù shè fáng [bu she fang]

词语释义

原本是指不设置防卫的武装力量和设施,现一般用于比喻内心没有防备。

不设防造句

北京城,从关外想要打进来那是堪比登天,但是若从内部开始却又像弱不禁风的大姑娘,直若不设防,失之易如反掌。
面对这个皓首苍颜、慈祥温和的哥哥,玉笥飞帆自有一种亲切感,面对这样绝密敏感的话题也是有问必答,从不设防。
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
哈哈哈,宋蛮子果然不设防,幸亏你我有先见之明,否则真的率军而投,恐怕连临安城都去不了就得身首异处了。
一个人最不设防,在更衣、沐浴、床上。或酒后,或药后。或发生意外,或面临伤亡……或堕入。
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防而又不受害。
门头迟迟修不起来,店铺上方长期成为不设防地带,令大家提心吊胆,每晚在店里守夜都无法安睡。
心,猛然抽搐,突如其来,闷痛至极,痛…,泪,滑落眼角,不设防备,已如泉涌,疼…浅浅的心。
晨曦的光芒,透过帘蔓落在床头。阳光如金黄色的丝带般飘荡开,夏魅舞揉了揉惺忪的睡眸,感觉到身前呼吸可闻的梅香,嘴角勾勒出一丝动人的笑。她目光温柔凝视着眼前这张毫不设防的面容,无尽地温暖就一滴一滴渗透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紫舞雪儿。
望着你安逸而毫不设防的睡相,我会微笑,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当对方详细报上订单号、商品尺码、颜色等信息后,李先生毫不设防地按照对方要求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
人是最容易被打动的,也是最不易被打动的。不设防的时候,轻轻一敲壳就破了,设了防,任是撼山举鼎那都白费劲。
善良,一个很普遍的词,经常被人称道,因为我们面对善良可以不设防,袒露胸襟即使鲁莽,也能得到理解,直率无忌即使过头,也能得到原谅。与善良对话不需要拐弯抹角闪烁其辞,与善良共事不需要多个心眼反留一手。
斯多夫说:“扫描程序脚本向这些网络设备发送对应厂商的公共密码,如果设备对“命令提示”做出与之对应的响应,那么很明显这台设备是不设防的。
看上去心不在焉、毫无警觉,在犯罪分子眼中就是“不设防”。
家,不是奢华的堆砌,而是对于生活细节的讲究与品位,更是可以不设防地接纳我们所有疲惫的港湾。
天才总天真、坦荡、毫不设防地迎向这个庸人占领的世界,一腔热诚付与世界,世界待他们,往往却是一盆脏水兜头浇下。
这么重要的武器或部队,却毫不设防地让一名女艺人“闯”入。
工作人员马上回答“不是种树,还要种草的”,还不设防地谈起了工人的工资和预计工期。
赵父心烦不已,但赵母还是客气地、毫不设防地接待各路访客,但三两句说下来,老人的眼泪便开始往下掉。

汉字详情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shè [she]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M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IVHNE
四角: 377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言,从殳。本义:摆设;陈列)

(2) 同本义

設,施陈也。——《说文》

钟鼓既设。——《诗·小雅·彤弓》

整设于门外。——《礼记·月令》。注:“陈也。”

规矩陈设。——《礼记·经解》

张乐设饮。——《战国策·秦策》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聊斋志异·促织》

设树险阻。——《淮南子·本经》

设酒杀鸡作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陈设(摆设);设醮修禳(僧道为禳除灾祟而设的道场);设蓍(占卦。蓍:蓍草,古人常用其占卜);设弧(摆设木弓。表示生男);设帨(摆设佩巾。表示生女);设奠(陈设祭品,追悼亡者);设醴(设置甘美的醴酒。比喻礼遇贤士)

(4) 创立,建立,开创

权之所设。——《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注:“设,施也。”

设都于禹之绩。——《诗·商颂·殷武》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史记·货殖列传序》

(5) 又如:附设(附带设置);设令(施设律令);设位(立位,定位);设官(设置官职);设科(设立教授的学科;设置取士任官的科目);设帐(开馆教授门徒);设版(构筑防御工事以备敌);设险(在险要地方设置防御);设覆(设置伏兵)

(6) 筹划;秘密策划

设以攻宋。——《淮南子·修务》

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三国演义》

(7) 又如:设阱(设计陷害别人);想方设法;设谋(设定谋略);设计(算计;谋划);设局(设下骗局;安排圈套);设施(安排;措置);设处(筹划,安排)

(8) 拟设;设置

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清· 黄宗羲《原君》

(9) 又如:设疑(提出疑问);设论(文体名。拟设问答来阐扬论述的意旨);设难(拟定问题铺设言辞,以困窘对方);设辩(拟设辩说);设言托意(拟设言语来寄寓心意)

(10) 施行,实现

各一则不设。——《吕氏春秋》

(11) 又如:设教(施行教化)

(12) 布置,部署

赵亦盛设兵以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

(1)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如”

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设若;设使

形容词

(1) 完备

居处,兵卫甚设。——《史记·刺客列传》

(2) 大

益长裕而不设。——《易·系辞下》

英文翻译

build; establish; display

方言集汇

◎ 粤语:cit3

宋本广韵

fáng [fang]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Y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LYHS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2) 同本义

防,堤也。——《说文》

以防止水。——《周礼·稻人》

町原防。——《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祭防与水庸。——《礼记·郊特性》

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管子·度地》

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

(3) 要塞;关防 。如:钜防(防门);边防;防秋(秋季的边防)

(4) 地名

(5)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

(6)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城县东北

(7) 春秋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8) 通“房”。住室

夏,有芝生殿防内中。——《史记·武帝本纪》

筑宫其上,名曰宣防。——《汉书·沟洫志》

(9) 姓

动词

(1) 筑堤

善防者水淫之。——《周礼·考工记》

(2) 防止;防备

不防川。——《国语·周语》。注:“障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防强盗;防雨;防辅(防止和辅导);防侍(防备侍卫);防患(防止祸患)

(4) 防守;防御;防卫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唐· 杜甫《兵车行》

昼夜防拒,凡八十余日,城再崩再完,卒得不陷。——清· 朱克敬《瞑庵杂识》

(5) 又如:防拒(防卫抵御);防把(防御把守);防戍(防守边境);防营(防守地方的军队);防塞(防卫堵绝)

(6) 堵塞 。如:防微杜渐(坏事在隐微、缓慢的产生时,就要加以预防、堵塞);防芽遏萌(在不良事物刚萌芽时加以防堵)

(7) 遮蔽 。如:防露(遮蔽雾露的侵袭)

英文翻译

defend; prevent; embank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沙头角腔] fong2 [东莞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宝安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梅县腔]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yang/bvangbʰĭw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