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便

bú wěn biàn [ bu wen bian]
繁体 不穩便
注音 ㄅㄨˋ ㄨㄣˇ ㄅ一ㄢˋ

词语释义

不妥当;不安全。

词语解释

  1. 不妥当;不安全。

    《水浒传》第四回:“此处恐不稳便,可请提辖到敝庄住几时。”

引证解释

⒈ 不妥当;不安全。

《水浒传》第四回:“此处恐不稳便,可请提辖到敝庄住几时。”

不稳便的国语词典

不妥当、不合宜。

汉字详情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wěn [wen]
部首: 505
笔画: 14
五笔: TQ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NSP
四角: 2793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2) 同本义

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世说新语·排调》

(3) 又如:安稳(稳当;平稳);稳拍拍(稳稳当当);稳惬(稳定使满意);稳善(安稳美好);稳脚(犹稳步);稳疾(安稳而快速);稳平(平稳)

(4) 妥帖;稳妥

还须奏过了朝廷,才为稳便。——明·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5) 又如:工稳(工整而妥贴);稳顺(妥帖和谐);稳约(稳妥而有准绳);稳善(妥善。作为隐语,指打劫);稳吃三注(指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部收获);稳协(工稳而协调)

(6) 沉静;稳重 。如:稳口深藏舌(缄默不语);稳住架(方言。镇静下来,稳定情绪,沉住气);稳住神儿(沉着冷静,不慌乱);稳堰堰(不慌不忙);稳稳沉沉(稳定沉着的样子);稳稳静静(稳重安静);稳审(稳妥安祥)

(7) 匀称,适度 。如:稳身(谓身材匀称,适度);稳称(匀称)

(8) 一定;准定 。如:稳受(准定受到);稳请(有把握的求取);稳笃笃(形容很有把握);稳打稳(形容很有把握)

动词

(1) 蹂谷聚。即蹂践聚集的谷粒,使谷壳和米分开

稳,持谷聚。——《广韵》。按:周祖谟校勘记:“持”为“治”。 民国《续修盐城县志》:“稻秕稃聚者谓之稳。《玉篇》‘稳’字训‘蹂谷聚’。今谓稻中秕稃扬之使聚者曰稳子,又曰偃子。”

(2) 安顿 。如:稳住(安慰住,安顿好)

(3) 诱使人暂缓行动

他俩个把我稳在这里,推买东西去了。——秦简夫《东堂老》

(4) 忍受(如困苦或艰难)而不动摇、屈服或退让

我为甚不敢明闻,肋底下插柴自稳。——关汉卿《救风尘》

(5) 搞端正

战袍待稳,絮重更熏香。——《敦煌曲校录》

(6) 〈方〉∶放,搁

…说着便将水盆稳在炕上。——张雷《变天记》

英文翻译

stable, firm, solid, steady

方言集汇

◎ 粤语:wan2

宋本广韵

biàn,pián [bian,pian]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GJ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MLK
四角: 2124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便利,方便

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从人,从更,会意。——《说文》

故自谓便人。——《礼记·表记》。释文:“谓便习也。”

或谓救之便。——《战国策·秦策》。注:“利也。”

恣所便只。——《楚辞·大招》。注:“犹安也。”

(2) 又如:简便(简单方便);便郵(顺便替人传送书信的人);便中(方便的时候);便宜施行(不及请示,自行斟酌情势以处理。也作“便宜行事”,“便宜从事”)

(3) 灵便;轻捷

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便環(轻丽的样子);便辞(巧辩的言辞);便嬖(口才辩巧,善于逢迎而为人主所亲信的人)

(5) 不费事,简便 。如:便饭;便函;便易(简便;方便容易)

(6) 近便 。如:便路(近便之路)

(7) 吉利 。如:便时(吉利的时日)

动词

(1) 有利于;有益于

以便事也。——《吕氏春秋·忠廉》

便国不必法古。——《商君书·更法》

(2) 又如:便地(有利的地形地势);便家(富翁);便会(有利时机);便风(顺风)

(3) 熟习

布便弓马。——《三国志·吕布传》

名词

(1) 尿、屎

郎有醉小便殿上。——《汉书·张安世传》

(2) 又如:大便(屎);小便;粪便

(3) 有利的机会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悉听尊便;未得其便

副词

(1) 即;就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即从巴峡穿 巫峡,便下 襄阳向 洛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又如:敌人还来不及逃跑,我们便抓住了他们;举手便打;提脚便踢;我去年便参加了体操队;有了油,发动机便能开动

(1) 纵使;即使

休道司马懿、 张郃,便是 曹睿亲来,有何惧哉!——《三国演义》

(2) 又如:他便来,又如何?便是(即是,就是)

(3) 另见 pián

英文翻译

convenience, ease; exped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bin6 pi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en5 pien2 [梅县腔] pien2 pien5 [宝安腔] pen3 | pen2 [陆丰腔] pian5 pian6 pian3 [客英字典] pien5 [海陆丰腔] pien6 pien2 pien1 [客语拼音字汇] pian2 pian4 [东莞腔] pen5 pen2 [台湾四县腔] pien5 pien2 pien1 [梅县腔] pi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便房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bʰĭɛnbjen/b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