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屑教诲

bù xiè jiào huì [ bu xie jiao hui]
繁体 不屑教誨
注音 ㄅㄨˋ ㄒ一ㄝˋ ㄐ一ㄠˋ ㄏㄨㄟ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认为不值得教训。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出 处 《孟子 告子下》:“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示 例 虽受过多年的感化教育,他仍然不改偷窃的恶习,这样的人已是让人~的了。

不屑教诲的网络释义

不屑教诲

  • 不屑教诲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xiè jiào huì,意思是认为不值得教训。
  • 汉字详情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xiè [xie]
    部首: 327
    笔画: 10
    五笔: NIED
    五行:
    仓颉: SFB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尸,肖声。本义:碎末) 同本义。

    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晋书·陶侃传》

    (2) 又如:米屑;屑涕(屑泣。谓涕泪纷纷下落);屑候(杂有姜桂碎末的干粮)

    动词

    (1) 研成碎末

    客至,屑槟榔、龙脑、香蛤以进。——《新唐书》

    (2) 又如:屑玉(碾碎玉石。多指仙家屑玉为食);屑没(破碎沉没);屑骨(犹言粉身碎骨)

    (3) 轻忽;轻易 。如:屑越(轻易捐弃;糟踏);屑播(轻易抛弃)

    (4) 顾惜;介意

    天屑临文王慈,是以老而无子者,有所得终其寿。——《墨子》

    (5) 又如:屑意(介意,放在心上);屑临(顾视);屑怀(介意)

    (6) 常用否定式,不屑,即不惜顾一眼

    不屑毁誉。——《后汉书》

    (7) 用拳头击打

    皇甫殿直掿得拳头没缝,去顶门上屑那厮一椷。——《清平山堂话本》

    (8) 又如:屑一暴(凿击一拳)

    形容词

    (1) 不安

    不唯迁客须怬屑,见说居人也寂寥。——唐· 白居易《送人贬信州判官》

    (2) 琐碎众多。如:屑役(琐事杂务);屑椊(形容细碎的声音);屑屑(琐碎烦细,忙碌不安);屑细(琐细);屑瑟(细小的样子)

    (3) 轻忽的

    尔乃不大宅天命,尔乃屑播天命。——《书·多方》

    (4) 又如:屑如(倏忽的样子)

    (5) 清洁,整洁

    宴尔新昏,不我屑以。——《诗·邶风·谷风》

    乞人不屑也(屑,洁,引申为值得)。——《孟子·告子上》

    英文翻译

    bits, scraps, crumbs, fragments

    方言集汇

    ◎ 粤语:sit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et7 [海陆丰腔] siet7 sit7 sut7 [梅县腔] siet7 sut7 [客语拼音字汇] xiad5 [台湾四县腔] siet7 sit7 sut7 [东莞腔] siau1 [宝安腔] s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先結屑開入聲開口四等sietset
    jiào,jiāo [jiao]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FTB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DOK
    四角: 48440

    详细解释

    jiāo

    动词

    (1)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十三教汝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左传》

    (2) 又如:教课;教书;手把手教;教唱歌;教倌(教入塾);教老者(方言,教员);教率(教授引导);教书匠(对教师的谑称)

    (3) 使;令;让

    曲罢能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

    (4) 另见 jiào

    jiào

    动词

    (1) (会意。从攴( 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 同本义

    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

    以教国子弟。——《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教者,民之寒暑也。——《礼记·乐记》

    教,文之施也。——《国语·周语》

    精华,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

    君有此教士三万人。——《管子·小匡》

    修教三年。——《韩非子·五蠹》

    宁有政教。——《史记·货殖列传》

    择师而教。——唐· 韩愈《师说》

    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以见教。

    (3) 又如: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读(教师);教读老夫子(教书老先生);教民(教育人民);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帖(古代公侯、大臣所下的手谕、命令);教当(教唆);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戒);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阅(操演,检阅);教坊司(管理伎乐的机构,专司音乐、戏曲、舞蹈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宜);教门儿(某种人,某类职业的人);教引嬷嬷(教日常礼节的老年妇女)

    (4) 叫;让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教从何处。——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教令

    名词

    (1) 宗教 。如:信教;教民(指信仰基督教的人);教乘(指佛教、佛法);教法(宗教的理论)

    (2) 教育;教材

    五教,诗、书、乐、易、春秋也。——《礼记·经解》

    明七教以兴民德: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也。——《礼记·王制》

    (3) 又如:教刑(古时学校里使用的刑罚);教席,教职(教师的职位);教术(教法,教数。教育的方法);教泽(教育的恩泽);教象(教育规则的条文)

    (4) 另见 jiāo

    英文翻译

    teach, c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g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gau1 gau5 [陆丰腔] gau5 gau1 [客英字典] gau5 gau1 [宝安腔] gau1 | gau5 [东莞腔] gau5 [沙头角腔] gau1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au4
    ◎ 潮州话:g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aukrau/keau
    huì [hui]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TX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OWY
    四角: 3875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每声。本义:教导)

    (2) 同本义

    诲,说教也。——《说文》

    慢藏诲盗,野容诲淫。——《易·系辞》

    胥教诲。——《书·无逸》

    诲尔序爵。——《诗·大雅·桑柔》

    夫子诲之髽。——《礼记·檀弓》

    使师曹诲之琴。——《左传·襄公十四年》

    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 又如:诲示(教导,晓示);诲诱(教导循诱);诲谕(教诲晓喻);诲翰(诲函。对对方书信的敬称)

    (4) 明示,诱使 。如:诲淫(诱人干坏事,引诱别人产生淫欲);诲盗(引诱人行窃);诲奸导淫(引诱别人做奸恶淫荡的坏事)

    名词

    教导的话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书·说命上》

    英文翻译

    teach, instruct; encourage, urge

    方言集汇

    ◎ 粤语:fu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