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确

bù zhǔn què [bu zhun que]

词语释义

不符合事实、标准或真实情况。

不准确造句

针对此报道,国家计生委宣教司前日表示,这一报道不准确,内容不属实,稍后将通过官方网站公布声明。
若号筒吹的音调不准确,谁还准备作战呢?
湖南凤凰县城有两个名人,您的表叔沈从文先生和您,您是生长在一个家风淳良的家族吗?答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说法不准确。
这些替代拣选从某种意义上都是不准确际的,假使戴高乐对英国的描述是无误的,他对欧洲以及它将何如被全球化改动的见解也是舛讹的。
一旦形成错颌畸形,不但外貌难看,还会导致发唇齿音不准确。
但是如果零售商们的销售预测不准确,他们则会面临惹恼消费者的风险;这些消费者会因为他们的断货而无法获得所需的商品。
如果说这些作品不够时代化,并不准确,因为这些作品具有不少新的内容和形式。
用内标与偏二甲肼混合样品,避免了微量进样不准确的缺陷。
如果部位和剂量把握不准确,极有可能在注射鱼尾纹、抬头纹的时候,将自己的眉毛弄成了往下撇的八字眉。
化验员应明白检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对可能会导致不准确结果的问题应特别注意。
这时候直觉告诉她事情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但是南哥人已经走了,一声不响,一点预兆也没有,那么她直觉准确还是不准确就没办法证明。
图穆蒂提出的不是一种解释而是表达不准确;威尔逊非常恰当地表示自己对此持保留意见。
这只表,质量太差,走时不准确,大而无当。
再者是梁、板主筋位置不准确、钢筋搭接位置不正确,导致构件承载力不足发生质量事故。
分析表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预应力钢绞线有效预应力值不准确。
声称“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市场最低价”“出厂价”“零利润”等,但价格表示不真实、不准确,没有依据或者无从比较。
过去评价历史上的路线斗争并不准确,这是我们不主张提路线斗争的一个理由。
更严重的是,爱咬下唇会造成下颌后所,下前牙向舌侧倾斜,影响下牙弓和下颌骨发育,形成前牙深覆颌或开合畸形,不仅会变丑,还会导致发唇齿音不准确。
用文学革命表述五四文学的新发展并不准确,五四新文学阵营内部对革命的具体理解很不一致,怀疑革命者有之,立场动摇者更不乏其人,他们只是一致认可文学发展进化的趋势。
第五,声称“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市场最低价”“出厂价”“零利润”等,但价格表示不真实、不准确,没有依据或者无从比较。

汉字详情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zhǔn [zhun]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OG
四角: 301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2)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1) 表示允许,认可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3) 又如: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2)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如: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3) 表示依据、根据。如:准某部函

(4) 决定,必定 。公文用语。如:准于某日起程

这准是使猛了劲,岔了气了。——《儿女英雄传》

(5) 折充;抵充

连身上外盖衣服,脱下准了店钱。——《醒世恒言》

新旧钱暂兼行,新钱千准银一两,旧钱准七钱。——《清史稿》

我有心看上她,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窦娥冤》

(6) 又如:准价(折价);可准(可以抵偿);准算(折算;抵帐)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隼( sǔn)声。本义:平,不倾斜)

(2) 同本义(取义于水平,侧重于平稳)

凖,平也。——《说文》。字亦俗作准。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水平谓之凖”

推而放诸东海而凖。——《礼记·祭义》。注:“犹平也。”

(3) 亦指其他物体的平

輈注则利凖,利凖则久,和则安。——《周礼·考工记》

(4) 又如:准望(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

(5) 准确 。如:不知准不准;投篮准;打得准;猜得准;准成(准星;准确可靠);准当(准确恰当);那准不对;没准儿

(6) 轻重相当;均等

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

幸少从女言,得厚息,略相准。——《聊斋志异》

名词

(1) 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

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汉书·律历志上》

(2) 又如:准平(测量平面的仪器)

(3) 标准;法则

礼者,节之凖也。——《荀子·致士》

(4) 又如:准式,准格(标准,准则);准限(标准)

(5) 箭靶,靶子。通“埻”

我有平肩舆,前途犹准的。——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

(6) 又如:准的(箭靶;标准;准则);准执(箭靶);准鹄(即正鹄。箭靶。引申为目标);准式(标准;楷模);准格(犹言标准、规格)

(7) 鼻子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李白《梁甫吟》

(8) 姓

动词

(1) 允许;批准 。 唐、 宋以来公文上许可的批语,俗作“准”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我要放他,你又苦苦的不准。——《儿女英雄传》

(2) 又如:准查记录;准行(准许;许可);准奏(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

(3) 料想;打算 。如:准拟(料想;打算);准承(料想;打算)

(4) 仿效,效法

始都乐寿,号 金城宫,备百官,准 开皇故事。——《新唐书》

(5) 又如:准遵(遵循;依照);准据(依据);准拟(遵循;模仿)

(6) 瞄准

修胫者使之跖钁,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淮南子》

(7) 又如:准度(测量,衡量);准裁(衡量,裁定);准量(计量;估量)

(8) 测量,度量

轼始至 颖,遣吏以水平准之, 淮之涨水高于 新沟几一丈。——《宋史》

(9) 揣测,揣度

仁君处位而不安,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淮南子》

(10) 按照,依照

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乌尚得谓之诗哉。——《答章秀才论诗书》

(11) 又如:准式(依照准则或样式);准律(依照法律);准据(依据)

英文翻译

approve, allow, permit; in acc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2
◎ 客家话:[宝安腔] zun3 [梅县腔] zhun3 [客语拼音字汇] zun3 [客英字典] zhun3 [东莞腔] zun3 [沙头角腔] zun3 [台湾四县腔] zun3 [海陆丰腔] zhun3 [陆丰腔] zhun3
◎ 潮州话:zung2 (tsúng 旧时:tsú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尹上聲合口三等cjynx/tjviintɕĭuĕn
què [que]
部首: 517
笔画: 12
五笔: DQE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RNBG
四角: 176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作“碻”、“塙”。本义:坚固)

(2) 同本义

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庄子·应帝王》

確乎其不可拔。——《易·乾卦》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易·系辞下》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易·乾》

(3) 坚定;坚决 。如:确士(坚贞之士); 确志(坚定的志向);确固(坚定);确然(刚强;坚定的样子)

(4) 真实;符合事实 。如:正确(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确考(确切考证);确指(确切指出);确音(确切的消息)

动词

(1) 通“搉”。敲击

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尘尾柄确几。——《世说新语·文学》

(2) 通“角”。竞争

李广才气,天下亡双,自负其能,数与虏确。——《汉书·李广传》

副词

(1) 的确 。如:这样的成绩确没见过

(2) 确定无疑地 。如:确知

英文翻译

sure, certain; real, true

方言集汇

◎ 粤语:ko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ok7 hok7 [客英字典] kok7 [台湾四县腔] kok7 h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覺入聲開口二等ghruk/heokɣɔ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