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抓

yī bǎ zhuā [ yi ba zhua]
注音 一 ㄅㄚˇ ㄓㄨㄚ

词语释义

一把抓 yībǎzhuā

(1) 指同时掌握许多工作,对什么事都不放手,都要自己管

take everything into one’s own hands

(2) 作事不分轻重缓急,一齐下手

try to tackle all problems at once regardless of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词语解释

  1. 谓对一切事都要亲自处理。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九:“你从前那满脑一把抓的办法恐怕不能用了。”

  2. 指做事不分轻重缓急,一齐下手。

    马可 《夫妻识字》:“别人样样按计划,生产发展过美啦,我乍是样样没计划,人人说我是一把抓。”

  3. 脑后长发留成一把的发型。

    沙汀 《烦恼》:“ 刘久发 是光头, 陈天佑 蓄了个一把抓。”

  4. 俗称雏鸡大小满一握者。

引证解释

⒈ 谓对一切事都要亲自处理。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九:“你从前那满脑一把抓的办法恐怕不能用了。”

⒉ 指做事不分轻重缓急,一齐下手。

马可《夫妻识字》:“别人样样按计划,生产发展过美啦,我乍是样样没计划,人人说我是一把抓。”

⒊ 脑后长发留成一把的发型。

沙汀《烦恼》:“刘久发是光头, 陈天佑蓄了个一把抓。”

⒋ 俗称雏鸡大小满一握者。

一把抓的国语词典

将所有事情都揽在身上。

如:「事不分大小,他总是一把抓。」

一把抓的网络释义

一把抓

  • 一把抓:一把抓
  • 一把抓:中药
  • 一把抓的翻译

    英语: to attempt all tasks at once, to manage every detail regardless of its importance
    德语: alles selbst in die Hand nehmen, alles n sich reißen (V)​

    一把抓造句

    武松一把抓起酒坛,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干工作若没有计划,眉毛胡子一把抓,看起来十分辛苦忙碌,但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轻重缓急,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那男孩子一把抓过食物,狼吞虎咽般地吃了下去。
    做工作一定先分清轻重缓急,有序进行,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轻重倒置。
    工作头绪很多的时候,一定要分个轻重缓急,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想要耍酷又不失气场,那么来一件皮制单品就是你的上佳首选,比如这条搭襟皮裙,帅气妩媚一把抓。
    凡事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轻重,反而会得治丝而棼,一团混乱。
    跨五十公分的楼间空档时,他的腿有点发抖,一只脚只踩到一小部分,重心不稳,幸好边上警察看得牢,一把抓住,将它拉了过来。
    扎西眼看就要取胜,狡猾的多吉突然跳出了圈外,一把抓过卓玛,把钢刀架在了她的脖颈之上!
    李旭右脚后撤一步,右手一把抓住三尾狐塞进怀里,左手握着齐眉棍的三分之一处往前一伸,棍头斜指对方脚下,凝神待敌。
    话音刚落,伊兰迪手疾眼快的一把抓过格莱奥。
    殊不知萧笑对自己地盘的东西占有欲是很强的,即使眼睛在看电视,还是准确地一把抓住了他的筷子,然后把脑袋凑过去,一口要咬回自己的牛肉。
    看了一会他的脸,直接一把抓起他,腾空而起,身边电芒闪烁,霹雳当空,在无穷的黑雾之后开辟出了一条道路,风驰电骋。
    劳动节,加班的,我祝你挣来银子白花花;放假的,我祝你每天都是笑哈哈。顺送快乐一片劈啪啪,再给幸福无限顶呱呱,要你爱情如花鲜艳艳,请你享受美食甜滋滋,还有好运一片亮闪闪,让那财宝照你金灿灿!短信铃声滴答答,祝你开心美好一把抓!
    莫吉一把抓过她的小手,在她的手心里涂画着。
    宋炎一把抓着白衣少年的手,不容置喙地说道,立刻结账拉着她往自己家走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黄明俊冲到铁路线边,向前大跨一步,一把抓住小孩的左手,猛地将他从铁路线上拽了下来。
    七一了,党给你最高指示:要坚持快乐的原则不动摇,一手抓财富,一手抓健康,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往“钱”面看,往厚里赚,最后幸福一定会属于你的!
    唐金彪急急忙忙的穿上鞋子,一把抓过掉在地上的绿色小瓶,一开门,看也不看小绿一眼,就朝着后山冲了去。

    汉字详情

    [yi]
    部首: 105
    笔画: 1
    五笔: GGLL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
    四角: 100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一境(一个地方);一丝(一根蚕丝);一碗水往平处端(办事公正不偏袒);一拳正打在心窝(一下说到要害处);一人做一人当(敢做就敢于承认,绝不连累别人);一客不烦二主(托一人能办的事,就不再打扰第二个人);一动不如一静(动不如静好);一言抄百语(总而言之);一缘一会(天缘凑合);一路功名(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一盘一盒(礼物);一清如水(静悄悄地没有人影);一毫不爽(一点不差);一息恹恹(疾病缠身,气息微弱)

    (4) 序数的第一位

    一战而举鄢、郢。(第一仗就攻下了楚国的重要城市鄢、郢。一战,第一战。指楚顷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下楚国的鄢、郢二都的战争。举,攻下。鄢,地名,在今湖北省宜城县境。郢,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 又如:一紧二慢三罢休(指先紧后慢、最后不了了之的官场办事作风);一来二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折);一品锅(一种里面杂放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的“砂锅”);一甲(科举殿试第一至第三名,赐进士及第);一更;一品(犹言一等;第一等);一等一(第一等中的第一名)

    (6) 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

    (7) 又如:一脚(动物身体的四分之一,一条腿的部分);丈一、丈二;百一;一份(整体分为若干份的一部分);一杆子(方言。犹言一部分);一得(得到一件或一个);一端(指物件的一头)

    (8) 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一至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初一交战。——《资治通鉴》

    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9) 又如:一拿一个着(一下子就拿住);一气一个死(气得要命);一忽觉转(一觉醒来);一时半霎(指时间极短);一个眼闪(一会儿工夫);一之为甚(一次已经过分了。用来劝人不要重犯错误)

    (10) 某一个 。如:忽见一个从前方来;一天;一次;一夜(指某夜);一能(某一项专长或技能)

    (11) 每;各 。如:一桌十人;一日三餐

    (12) 另;又 。如:蝉一名知了

    形容词

    (1) 全;满

    一肌一容(一:全部。指宫女的整个肌肤容貌)。——唐·杜牧《阿房宫赋》

    传一乡。——宋·王安石《伤仲永》

    洞庭一湖。——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长烟一空。

    欢动一城。——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通订一舟。——明·魏学《核舟记》

    (2) 又如:一罟(全部;一点不留);一是(全赁);一凭(任凭;完全凭仗);一抹(全部);一听(听任);一划(一派);一床(全部);一力(竭力);一创(整个);一到处(到处;四处);一条提(全部;统统);一抹光(一律免除或不予追究);一到处(遍地里);一肩儿(所承担的全部责任)

    (3) 相同;一样 。如:一个稿子(一模一样);一便价(一式的;一律的);一似(好像;似同);一同(相同;一样);一理(同一准则)

    (4) 齐一;联合 。如:一缴过儿(一起);一搭儿(一答里。一起;一块儿);一合儿(一同;一起);一就(一并;一起);一心(同心;齐心);一堆(一起;一块);一淘(一道;一路);一派(一齐);一体(一起;一块)

    (5) 统一

    以一中外之心,以色觊觎之望。——《子谦全传》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6) 又如:一正(统一法度政令);一匡(使得到匡正);一法(统一的法令);一是(犹言统一的标准);一量(统一度量);一统天下(统一全国)

    (7) 专一

    用心一世。——《荀子·劝学》

    (8) 又如:一德无暇(一心一意,没有一点虚情假意);一心一计(一心一意)

    (9) 纯一不杂 。如:一青(犹纯青);一抹黑(形容一团漆黑);一纯(心地纯一)

    (10) 独 。如:一目(独眼);一取(独取);一眼(一只眼睛。特指独存一眼);一尊(独尊)

    副词

    (1) 都,一概

    一匡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一划(一律);一回(一概);一弄(一切;全体);一抹光(全都包括在内);一往(一概;一律);一括(犹言总括);一是(一概)

    (3) 很;甚 。如:一无性天(非常虚伪);一力价(极力地);一撮儿(极其;百般)

    (4) 始终 。如:一象(一像。一向;从来);一起(一向;向来);一行(一向;一直);一了(一直;从来);一往(犹一向)

    (5) 一经

    诚一开口。——《史记·魏公子列传》

    俗之一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黄鹤一去不复返,——唐·崔颢《黄鹤楼》

    禄山一出。——宋·苏轼《教战守》

    一出门。——《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一膺新命(一旦接受朝廷的任命);一觉(一旦);一头(一旦);一投(方言。一等到;一旦)

    (7) 犹一一 。如:一略数(谓一一略举);一听(一一倾听)

    名词

    初次,第一次;开始 。如:一箭上垛(比喻旗开得胜,首次就达到目的);一生人(初次卖做奴婢的女子);一头里(原来;起先);一成(初次制成的);一回生(初见陌生);一见如旧(一见如故。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一初(开始;起初);一征(初次征战);一听(初听)

    英文翻译

    one; a, an; alone

    方言集汇

    ◎ 粤语:j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t7 [客语拼音字汇] yid5 [海陆丰腔] rit7 [宝安腔] jit7 [客英字典] jit7 [台湾四县腔] jit7 [梅县腔] jit7 [东莞腔] jit7 [陆丰腔] jit7
    ◎ 潮州话:zêg8(chêk) ig4(ik)【揭阳】ê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悉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qjit/itʔĭĕt
    bǎ,bà [ba]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C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AU
    四角: 57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如:把脉

    名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形容词

    (1) 大约 ——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如:把兄弟

    介词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量词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英文翻译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方言集汇

    ◎ 粤语:baa2
    ◎ 客家话:[梅县腔] ba2 ba3 [陆丰腔] ba3 [客英字典] ba3 [海陆丰腔] ba3 [客语拼音字汇] ba3 [沙头角腔] ba3 [宝安腔] ba3 [台湾四县腔] ba3 [东莞腔] ba5 ba3
    ◎ 潮州话:ba2(pá) ,bê2(pé),bên3(pè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愽下麻二開上聲開口二等prax/peaapa
    zhuā [zhua]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RHY
    五行:
    仓颉: QHLO
    四角: 520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爪声。本义:搔)

    (2) 同本义 。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

    杜诗 韩集愁来读,似倩 麻姑痒处抓。—— 唐· 杜牧《读韩杜集》

    (3) 又如:抓挠(用指甲或轻或重地抓搔);抓心(形容心里焦急得难受)

    (4) 用手或爪取物

    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

    (5) 又如:抓子儿(手中抓物让人猜的一种游戏);抓挠(抓取,取得);想抓救命稻草

    (6) 扎缚

    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水浒传》

    (7) 又如:抓角儿(头顶两旁梳扎的髻);抓髻(把发辫盘扎在头上的发式);抓扎(扎缚;扎束);抓缚(捆扎;扎缚)

    (8) 捉住 。如:抓强盗

    (9) 买 。如:抓药

    (10) 抽 。如:抓彩

    (11) 特别重视 。如:抓经济问题

    (12) 负责…工作 。如:抓工会工作

    英文翻译

    scratch; clutch, seize, grab

    方言集汇

    ◎ 粤语:aau1 zaa1 zaa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au3 [宝安腔] zau3 za1 [客语拼音字汇] za1 zau3 [台湾四县腔] zau3 [梅县腔] zau3 [东莞腔] za1 [海陆丰腔] zau3
    ◎ 潮州话:zua1 riou2/riao2(旧读jìa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