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

yī bìng [ yi bing]
繁体 一併
注音 一 ㄅ一ㄥˋ
词性 副词

词语释义

一并 yībìng

(1) 将几件事合在一起办

in the lump;along with all the others

词语解释

  1. 亦作“ 一并 ”。亦作“ 一并 ”。一起;一齐。

    宋 秦观 《元日立春三绝》之一:“直须残腊十分尽,始共新年一併来。”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本待拿将此人,一併杀坏,争奈他已自风魔了。”《水浒传》第六九回:“且把这厮长枷木扭送在死囚牢里,等拿了 宋江 ,一并解京施行!”《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目下凑不起价钱,只好现奉一半。等待我家官人回来,一并清楚。”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完忠》:“已经起马,夫人家眷一并到了公馆。”《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这浑蛋 胡举人 写了一封信,并这五千两凭据,一併送到县衙里来。” 鲁迅 《野草·风筝》:“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记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2. 见“ 一併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一并”。亦作“一并”。一起;一齐。见“一併”。

宋秦观《元日立春三绝》之一:“直须残腊十分尽,始共新年一併来。”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本待拿将此人,一併杀坏,争奈他已自风魔了。”
《水浒传》第六九回:“且把这厮长枷木扭送在死囚牢里,等拿了宋江,一并解京施行!”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目下凑不起价钱,只好现奉一半。等待我家官人回来,一并清楚。”
清蒋士铨《桂林霜·完忠》:“已经起马,夫人家眷一并到了公馆。”
《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这浑蛋胡举人写了一封信,并这五千两凭据,一併送到县衙里来。”
鲁迅《野草·风筝》:“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记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一并的国语词典

一同、一起。《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红楼梦.第四五回》:「我打发人取了来,一并叫人连绢交给相公们矾去如何?」也作「一并」。

一并的网络释义

一并

  • [in the lump;along with all the others] 将几件事合在一起办
  • (表示合在一起)
  • 例如,一并办理 handled together
  • 一并报销 reimbursed together
  • 一并造句

    有关文章的枝节问题也应一并考虑。
    原稿现已校毕,日内当与世界语三页,一并挂号寄上。但原稿已被印局弄得一塌糊涂了。
    我和太阳打了一架,为的是想把月亮抢过来送给你,没想到那家伙太不给面子,我一不小心就把它给踩成月饼了,你要不介意就一并收下吧!并祝你中秋快乐。
    由于改革开放,西方的文化以及匪夷所思的思想一并涌向我国,所以说抓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是你,带给我幸福和快乐,但你走的时候也请将这份幸福和快乐一并带走,因为没有你,它没有丝毫意义。
    当炎夏脚步的余音还未散尽的时候,在时令上,秋的使者已悄悄降临人间,。在两位季节女神相互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大自然便将他的气魄,他的豪情,一并归于风。在此之后,随着天气转凉,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便是一页完全属于秋的风景了。
    数学老师把同学们提出的各种疑问一并作了解答。
    请愿书连同信件装在一个棕色纸包装的鞋盒里一并送到了印度。
    英特尔通常在公布季度财报时,会一并预估下个季度和整年营收。
    学生陈光汉,三青年一并束脯连同该难民区大批青年人民数千人,齐集花牌楼三十四标内大屠杀,用机枪打死,惨不忍言。
    我到底没有伤着,皇上去查出个人来也不过是罚一通了事。倒不如先按下不提,到时一并发作出来才好。
    我相信这样一句话:“每一次睡眠都是一次死亡,当我们醒来,便是全新的生命。”在沉沉的呼吸里,我们曾遁入黑暗,我们的生,在万物安静的时刻,随了远山的松涛,一并澎湃,一并纯净。
    也罢,也罢,千载因果,今日我一并了之,也好遂了我心愿!
    大仙,难道你打算食言而肥,将我们一并留下吗?那么也好,让我看看你这大仙到底有何能耐!
    你两个小狗头毋得混说!他说是小薛,何敢往入宫中?此人大有疑窦,一并交差带去,俟本院回行严讯。
    但耶和华必使他的骄傲,和他手所行的诡计,一并败落。
    宁王沉默片刻,道:寡人打算将这几件东西一并与王妃入葬。
    中区警署建筑群,人去楼空,连殖民年代的?旧物也一并消失。
    几人听后哈哈大笑,进到这里来的基本上都是赤化分子,根本不可能有出去的机会了,就算偶而有几个误抓的,一并杀掉就是了。
    儿子也说,这个周霖欺负过他,正好,新仇旧恨一并算了。

    汉字详情

    [yi]
    部首: 105
    笔画: 1
    五笔: GGLL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
    四角: 100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一境(一个地方);一丝(一根蚕丝);一碗水往平处端(办事公正不偏袒);一拳正打在心窝(一下说到要害处);一人做一人当(敢做就敢于承认,绝不连累别人);一客不烦二主(托一人能办的事,就不再打扰第二个人);一动不如一静(动不如静好);一言抄百语(总而言之);一缘一会(天缘凑合);一路功名(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一盘一盒(礼物);一清如水(静悄悄地没有人影);一毫不爽(一点不差);一息恹恹(疾病缠身,气息微弱)

    (4) 序数的第一位

    一战而举鄢、郢。(第一仗就攻下了楚国的重要城市鄢、郢。一战,第一战。指楚顷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下楚国的鄢、郢二都的战争。举,攻下。鄢,地名,在今湖北省宜城县境。郢,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 又如:一紧二慢三罢休(指先紧后慢、最后不了了之的官场办事作风);一来二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折);一品锅(一种里面杂放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的“砂锅”);一甲(科举殿试第一至第三名,赐进士及第);一更;一品(犹言一等;第一等);一等一(第一等中的第一名)

    (6) 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

    (7) 又如:一脚(动物身体的四分之一,一条腿的部分);丈一、丈二;百一;一份(整体分为若干份的一部分);一杆子(方言。犹言一部分);一得(得到一件或一个);一端(指物件的一头)

    (8) 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一至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初一交战。——《资治通鉴》

    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9) 又如:一拿一个着(一下子就拿住);一气一个死(气得要命);一忽觉转(一觉醒来);一时半霎(指时间极短);一个眼闪(一会儿工夫);一之为甚(一次已经过分了。用来劝人不要重犯错误)

    (10) 某一个 。如:忽见一个从前方来;一天;一次;一夜(指某夜);一能(某一项专长或技能)

    (11) 每;各 。如:一桌十人;一日三餐

    (12) 另;又 。如:蝉一名知了

    形容词

    (1) 全;满

    一肌一容(一:全部。指宫女的整个肌肤容貌)。——唐·杜牧《阿房宫赋》

    传一乡。——宋·王安石《伤仲永》

    洞庭一湖。——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长烟一空。

    欢动一城。——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通订一舟。——明·魏学《核舟记》

    (2) 又如:一罟(全部;一点不留);一是(全赁);一凭(任凭;完全凭仗);一抹(全部);一听(听任);一划(一派);一床(全部);一力(竭力);一创(整个);一到处(到处;四处);一条提(全部;统统);一抹光(一律免除或不予追究);一到处(遍地里);一肩儿(所承担的全部责任)

    (3) 相同;一样 。如:一个稿子(一模一样);一便价(一式的;一律的);一似(好像;似同);一同(相同;一样);一理(同一准则)

    (4) 齐一;联合 。如:一缴过儿(一起);一搭儿(一答里。一起;一块儿);一合儿(一同;一起);一就(一并;一起);一心(同心;齐心);一堆(一起;一块);一淘(一道;一路);一派(一齐);一体(一起;一块)

    (5) 统一

    以一中外之心,以色觊觎之望。——《子谦全传》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6) 又如:一正(统一法度政令);一匡(使得到匡正);一法(统一的法令);一是(犹言统一的标准);一量(统一度量);一统天下(统一全国)

    (7) 专一

    用心一世。——《荀子·劝学》

    (8) 又如:一德无暇(一心一意,没有一点虚情假意);一心一计(一心一意)

    (9) 纯一不杂 。如:一青(犹纯青);一抹黑(形容一团漆黑);一纯(心地纯一)

    (10) 独 。如:一目(独眼);一取(独取);一眼(一只眼睛。特指独存一眼);一尊(独尊)

    副词

    (1) 都,一概

    一匡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一划(一律);一回(一概);一弄(一切;全体);一抹光(全都包括在内);一往(一概;一律);一括(犹言总括);一是(一概)

    (3) 很;甚 。如:一无性天(非常虚伪);一力价(极力地);一撮儿(极其;百般)

    (4) 始终 。如:一象(一像。一向;从来);一起(一向;向来);一行(一向;一直);一了(一直;从来);一往(犹一向)

    (5) 一经

    诚一开口。——《史记·魏公子列传》

    俗之一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黄鹤一去不复返,——唐·崔颢《黄鹤楼》

    禄山一出。——宋·苏轼《教战守》

    一出门。——《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一膺新命(一旦接受朝廷的任命);一觉(一旦);一头(一旦);一投(方言。一等到;一旦)

    (7) 犹一一 。如:一略数(谓一一略举);一听(一一倾听)

    名词

    初次,第一次;开始 。如:一箭上垛(比喻旗开得胜,首次就达到目的);一生人(初次卖做奴婢的女子);一头里(原来;起先);一成(初次制成的);一回生(初见陌生);一见如旧(一见如故。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一初(开始;起初);一征(初次征战);一听(初听)

    英文翻译

    one; a, an; alone

    方言集汇

    ◎ 粤语:j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t7 [客语拼音字汇] yid5 [海陆丰腔] rit7 [宝安腔] jit7 [客英字典] jit7 [台湾四县腔] jit7 [梅县腔] jit7 [东莞腔] jit7 [陆丰腔] jit7
    ◎ 潮州话:zêg8(chêk) ig4(ik)【揭阳】ê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悉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qjit/itʔĭĕt
    bìng,bīng [bing]
    部首: 213
    笔画: 6
    五笔: UAJ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TT
    四角: 80441

    详细解释

    bīng

    名词

    (1) 古地名。并州

    (2) 相传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沿用为太原的别称

    (3) 汉置并州,其地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一部)。东汉时并入冀州。三国魏复置。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

    并、 汾乔木,望秋先陨。——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另见 bìng

    bìng

    动词

    (1)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2) 同本义

    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说文》

    並行。——《仪礼·乡射礼》

    並立则乐。——《礼记·儒行》

    俄而並乎尧舜。——《荀子·儒效》

    並纽约用组。——《礼记·玉藻》

    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诗·齐风·还》

    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文心雕龙·附会》

    且夫尧、 舜、 桀、 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韩非子·难势》

    (3) 又如:并列;并肩作战;并介(不论穷富,都能耿介于守。兼利天下叫并,孤介自守叫介);并夹(古代习射时从箭靶上拔取箭头的工具);并封(古代传说中的双头兽);并心(同心)

    (4) 合并(由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结合一起)

    并力西向。——苏洵《六国论》

    遂以周瑜, 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 备并力逆 操。——《资治通鉴》

    并一而不二。——《荀子·儒效》

    凡五十五章并为苍颉篇。——《汉书·艺文志》

    今野兽并角。——《汉书·终军传》

    (5) 又如:兼并(容纳合并);并叠(收拢;拼凑);并坐(谓因牵连而一并治罪);并兼(合并;并吞)

    (6) 兼并;并吞

    秦初并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魏并 中山。——《战国策·中山策》

    (7) 又如:并火(即“拼伙”。同伙拼杀);并卷(兼并席卷)

    (8) 具备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9) 通“屏”,“摒”。排除

    至贵,爵国并焉。——《庄子·天运》

    (10) 相同

    行与世异,心与欲并。——嵇康《卜疑集》

    副词

    (1) 全,全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人并有愧色。——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并然(完全);据我了解,事情并不是这样

    (3) 一起;一齐;同时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史记·陈涉世家》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资治通鉴》

    (4) 又如:并举;并日而食(两天只吃一天的饭);并存不悖(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1) 并且,连

    杖至百,两股间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我们完全同意并拥护这个报告

    (3) 和,以及

    (4) 另见 bīng

    英文翻译

    combine, annex; also, what's more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bing3 bi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n5 [海陆丰腔] bin5 [客语拼音字汇] bin4 [台湾四县腔] bin5 [东莞腔] bin5 [宝安腔] bin5
    ◎ 潮州话:bê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府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pjeng/piengpĭɛ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