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坨

yī tuó [ yi tuo]
注音 一 ㄊㄨㄛˊ

词语释义

亦作“一陀”。

一处。

犹一起。

词语解释

  1. 亦作“ 一陀 ”。一处。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四折:“山寨崔嵬哎,煞强如那一坨惨田地。” 元 无名氏 《玩江亭》第二折:“呆汉!嗏!寻一坨儿稳便处闲坐的。” 元 关汉卿 《一枝花·杭州景》套曲:“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量那些一陀儿寰土,经了些前朝后代战争餘。”

  2. 犹一起。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来到这 权家店 ,只见一个男子搭着个妇人,一坨儿坐着喝酒。”《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十二回:“却説僧道两家,赌胜俱有了保官,只见文官武将议论一陀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一陀”。

⒉ 一处。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四折:“山寨崔嵬哎,煞强如那一坨惨田地。”
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呆汉!嗏!寻一坨儿稳便处闲坐的。”
元关汉卿《一枝花·杭州景》套曲:“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
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量那些一陀儿寰土,经了些前朝后代战争餘。”

⒊ 犹一起。

元无名氏《争报恩》楔子:“来到这权家店,只见一个男子搭着个妇人,一坨儿坐着喝酒。”
《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十二回:“却説僧道两家,赌胜俱有了保官,只见文官武将议论一陀儿。”

一坨的国语词典

一块、一处。

一坨的网络释义

一坨

  • 一坨,汉语词汇,释义为形状大小不一的坚实的团块。
  • 一坨造句

    你这个挟私报复的小人,还枉称是当朝国老,我看你就一坨狗屎,臭不可闻,让人闻之欲呕。
    最左边的是神像是一只土狗,身上有五彩斑斓的狗毛,只是东一陀西一坨的有些寒碜。
    人就为争一口气,逼出来的却是一坨屎!
    小时候吃完冰棍把棍子攒一捆,玩的时候把棍子扔成如上一坨,再一根根挑开,动了其他棍子的人算输。
    呵呵,实力呐…这个世界,没有实力,连一坨狗屎都不如,至少,狗屎还没人敢去踩!”肩膀轻轻的耸动,少年那低沉的自嘲笑声,带着悲愤,在山顶上缓缓的徘徊。天蚕土豆。
    您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咱们既然在这茫茫荒原上碰面,您还赏了我这么大一坨幸运的龙屎。
    快看,卡列洪从球裤里拿出了一坨什么东西,红色的,快,镜头跟上。
    陈二狗很享受这种被四周雄性牲口鄙视和嫉妒的眼神,牛粪咋了,癞蛤蟆咋了,我是一坨插了鲜花的牛粪,我还是一只吃了天鹅肉的癞蛤蟆,眼红死你们。
    和世界上别的孩子不一样,别的孩子上学便是上学,成天操心的只是街边两分钱一根的冰棍或是五块钱一坨的冰砖,要不便是抢乓乒球台,摔纸片。
    一小朋友看到有一群苍蝇在围着一坨干便便飞,于是就在路边拣了一块板砖想拍死它们。结果便便是外焦里嫩,一拍之下满脸都是……,好可怜!
    无论什么牌子,穿脏了都会像一坨屎一样,什么东西都会改变的,只有屎不会变,它永远都保持着脏乱差的姿态。
    没有美丽的外表,有美丽的心灵也行,没有美丽的心灵,有点内涵也行,没有内涵吧,您得有点修养吧,真不明白了,长的像为什么还得做一坨。
    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你以为他能为你挡风遮雨,但其实他就是浮云。飘在那一坨看着好看而已。风一吹,也就过去了。
    我的理想是做一坨鸡屎,一坨又大又臭的鸡屎。
    想放你的假,可你年龄有点大;想送你小红花,怕你不好意思收下;想把你来夸,但你本来就顶呱呱。儿童节就要到了,干脆送你一坨泥巴,快乐捏捏吧!
    盘发就是盘发,有必要把后面的打的毛烘烘的嘛?后面一坨,你知道多丑吗?原来你的丑是发型决定的!受尽白眼的雷人发型。
    阿森纳空有大俱乐部的躯壳,里面都是一坨小鸡肚肠么?
    你灵机一动,朝热闹处抛出一坨狗屎,听完看客们的鼓掌,满心欢喜地走了。被砸到的人却要用一辈子去擦。
    但是当我看到芊绵卸下妆而且她看到我的眼神的时候居然羞涩地低下头腮处有一坨红云我脑袋里就一个词,惊为天人。
    被一坨屎嫌弃,那只能说明你不臭啊。囧之女神。

    汉字详情

    [yi]
    部首: 105
    笔画: 1
    五笔: GGLL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
    四角: 100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一境(一个地方);一丝(一根蚕丝);一碗水往平处端(办事公正不偏袒);一拳正打在心窝(一下说到要害处);一人做一人当(敢做就敢于承认,绝不连累别人);一客不烦二主(托一人能办的事,就不再打扰第二个人);一动不如一静(动不如静好);一言抄百语(总而言之);一缘一会(天缘凑合);一路功名(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一盘一盒(礼物);一清如水(静悄悄地没有人影);一毫不爽(一点不差);一息恹恹(疾病缠身,气息微弱)

    (4) 序数的第一位

    一战而举鄢、郢。(第一仗就攻下了楚国的重要城市鄢、郢。一战,第一战。指楚顷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下楚国的鄢、郢二都的战争。举,攻下。鄢,地名,在今湖北省宜城县境。郢,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 又如:一紧二慢三罢休(指先紧后慢、最后不了了之的官场办事作风);一来二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折);一品锅(一种里面杂放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的“砂锅”);一甲(科举殿试第一至第三名,赐进士及第);一更;一品(犹言一等;第一等);一等一(第一等中的第一名)

    (6) 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

    (7) 又如:一脚(动物身体的四分之一,一条腿的部分);丈一、丈二;百一;一份(整体分为若干份的一部分);一杆子(方言。犹言一部分);一得(得到一件或一个);一端(指物件的一头)

    (8) 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一至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初一交战。——《资治通鉴》

    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9) 又如:一拿一个着(一下子就拿住);一气一个死(气得要命);一忽觉转(一觉醒来);一时半霎(指时间极短);一个眼闪(一会儿工夫);一之为甚(一次已经过分了。用来劝人不要重犯错误)

    (10) 某一个 。如:忽见一个从前方来;一天;一次;一夜(指某夜);一能(某一项专长或技能)

    (11) 每;各 。如:一桌十人;一日三餐

    (12) 另;又 。如:蝉一名知了

    形容词

    (1) 全;满

    一肌一容(一:全部。指宫女的整个肌肤容貌)。——唐·杜牧《阿房宫赋》

    传一乡。——宋·王安石《伤仲永》

    洞庭一湖。——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长烟一空。

    欢动一城。——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通订一舟。——明·魏学《核舟记》

    (2) 又如:一罟(全部;一点不留);一是(全赁);一凭(任凭;完全凭仗);一抹(全部);一听(听任);一划(一派);一床(全部);一力(竭力);一创(整个);一到处(到处;四处);一条提(全部;统统);一抹光(一律免除或不予追究);一到处(遍地里);一肩儿(所承担的全部责任)

    (3) 相同;一样 。如:一个稿子(一模一样);一便价(一式的;一律的);一似(好像;似同);一同(相同;一样);一理(同一准则)

    (4) 齐一;联合 。如:一缴过儿(一起);一搭儿(一答里。一起;一块儿);一合儿(一同;一起);一就(一并;一起);一心(同心;齐心);一堆(一起;一块);一淘(一道;一路);一派(一齐);一体(一起;一块)

    (5) 统一

    以一中外之心,以色觊觎之望。——《子谦全传》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6) 又如:一正(统一法度政令);一匡(使得到匡正);一法(统一的法令);一是(犹言统一的标准);一量(统一度量);一统天下(统一全国)

    (7) 专一

    用心一世。——《荀子·劝学》

    (8) 又如:一德无暇(一心一意,没有一点虚情假意);一心一计(一心一意)

    (9) 纯一不杂 。如:一青(犹纯青);一抹黑(形容一团漆黑);一纯(心地纯一)

    (10) 独 。如:一目(独眼);一取(独取);一眼(一只眼睛。特指独存一眼);一尊(独尊)

    副词

    (1) 都,一概

    一匡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一划(一律);一回(一概);一弄(一切;全体);一抹光(全都包括在内);一往(一概;一律);一括(犹言总括);一是(一概)

    (3) 很;甚 。如:一无性天(非常虚伪);一力价(极力地);一撮儿(极其;百般)

    (4) 始终 。如:一象(一像。一向;从来);一起(一向;向来);一行(一向;一直);一了(一直;从来);一往(犹一向)

    (5) 一经

    诚一开口。——《史记·魏公子列传》

    俗之一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黄鹤一去不复返,——唐·崔颢《黄鹤楼》

    禄山一出。——宋·苏轼《教战守》

    一出门。——《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一膺新命(一旦接受朝廷的任命);一觉(一旦);一头(一旦);一投(方言。一等到;一旦)

    (7) 犹一一 。如:一略数(谓一一略举);一听(一一倾听)

    名词

    初次,第一次;开始 。如:一箭上垛(比喻旗开得胜,首次就达到目的);一生人(初次卖做奴婢的女子);一头里(原来;起先);一成(初次制成的);一回生(初见陌生);一见如旧(一见如故。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一初(开始;起初);一征(初次征战);一听(初听)

    英文翻译

    one; a, an; alone

    方言集汇

    ◎ 粤语:j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t7 [客语拼音字汇] yid5 [海陆丰腔] rit7 [宝安腔] jit7 [客英字典] jit7 [台湾四县腔] jit7 [梅县腔] jit7 [东莞腔] jit7 [陆丰腔] jit7
    ◎ 潮州话:zêg8(chêk) ig4(ik)【揭阳】ê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悉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qjit/itʔĭĕt
    tuó [tuo]
    部首: 334
    笔画: 8
    五笔: FPXN
    五行:
    仓颉: GJP
    四角: 43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堆;团。形状大小不一的坚实的团块 。如:陀陀(圆圆的样子);盐坨;泥坨

    (2) 海中沙洲

    海中沙洲,俗呼为坨,亦有周广至百里者,或荒或种,并无赋藉。——清· 吴嘉宾《海疆善后疏》

    (3) 地名用字 。如:王庆坨(在河北省);黄沙坨(在辽宁省)

    动词

    面食煮熟后粘结成一块 。如:面条坨了;饺子坨了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