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绢幼妇

huáng juàn yòu fù [huang juan you fu]
一般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生僻成语
注音: ㄏㄨㄤˊ ㄐㄨㄢˋ 一ㄡˋ ㄈㄨˋ
繁体 黄絹幼婦
简拼 HJYF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分类 颜色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黄绢幼妇释义

“绝妙”二字的隐语。

黄绢幼妇典故

  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在江里淹死,曹娥投江寻觅父亲的尸体,最后也被淹死了。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并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孝女”的典型。当时的“上虞长”度尚为曹娥立了纪念碑。这个碑就是后世所传的名碑——《曹娥碑》。  据说碑文是邯郸淳所作,当时,邯郸淳年仅13岁。他当着众人之面,略加思索就将碑文一挥而就,写得相当出色。著名文学家蔡邕路过上虞时,曾特地去看这个碑,可是他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抚摸着读完碑文,然后在碑的背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臼”。

黄绢幼妇用法说明

黄绢幼妇作宾语;指“绝妙”二字的隐语。

黄绢幼妇例句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0回:“古来如‘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至今传为美谈。”

黄绢幼妇成语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