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

gāo wū jiàn líng [gao wu jian ling]
常用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
注音: ㄍㄠ ㄨ ㄐ一ㄢˋ ㄌ一ㄥˊ
繁体 --
简拼 GWJL
结构 紧缩式成语
分类 成语结构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高屋建瓴释义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高屋建瓴典故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居功自傲,有点飘飘然起来。平定齐地后,他写信给刘邦,要求把自己封为“假(代理)齐王”。刘邦得知后,非常恼怒,骂韩信是白日做梦!他的属下张良看完信,劝道:“目前,我方不利,楚军尚强,韩信又掌握着很大一部分兵权,大王不如顺水推舟,答应他的要求。”刘邦心领神会,派张良为特使,带了王印,去封韩信为齐王。韩信非常高兴,答应迅速发兵攻打楚霸王。  汉军在垓下设下埋伏,韩信担任三军统帅,并请刘邦守住大营。韩信有勇有谋,楚霸王战败,拔剑自刎。刘邦担心韩信位高权重,就收了他的兵权,夺了齐地,改封他为楚王。  公元前202年,刘邦做了皇帝,即汉高祖。不久,有人告发说,韩信把项羽的大将钟离昧窝藏在家里,看来是想造反。此事传到韩信那里,有人劝道:“大王何不杀了钟离昧,表明心迹,使皇上高兴呐?”韩信说:“钟离昧素来与我有交情。我在楚营时,霸王曾经要杀我,多亏钟离昧救了我。现在他走投无路,我怎忍心杀他?”尽管嘴上这么说,韩信最后还是当面跟钟离昧谈了。钟离昧看透了他的心思,大骂他无情无义,自刎了。  随后,韩信向刘邦献上了钟离昧的人头。刘邦仍怀疑韩信不是真心,并命武士将他绑了起来。大夫田肯知道后,就拜见刘邦,说:“有几件事,值得向陛下祝贺。一是韩信的束手就擒;二是陛下牢牢地控制着三秦(关中),陛下利用这雄险的地势,来控制、驾御诸侯,就如从高高的屋脊上把水从瓶子里倒下去。”田肯又说,“齐地两千多里,七十余城,非常重要,控制着这里,便可以一当十。如此重要的地方,非亲子弟是不能封他做齐王的。”  刘邦听出了田肯婉转地为韩信求情的意思。因为定三秦、平齐地,主要是韩信的功劳。于是,刘邦赦免了韩信,只是将他降为淮阴侯。

高屋建瓴用法说明

高屋建瓴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居高临下。

高屋建瓴例句

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高屋建瓴,雄浑奔放。(《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
王立群到河大附中讲学可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演讲不时搏得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
他讲话可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他的演讲不时搏得听众雷鸣般的掌声。
我们要进行高屋建瓴的战略安排才能够有把我打赢他们。
那时候革命力量可以说是高屋建瓴般存在于农民心中。
基督真正被质疑的不在于高屋建瓴,而在于十字架。
邓小平法制思想从全局着眼,高屋建瓴,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战略思考,进而据以进行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
我们占据这个山头之后就有高屋建瓴般的优势了。
他以锐不可当,高屋建瓴之势,一路夺得胜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整个采访的过程中彼得外长就中西关系的发展做了高屋建瓴的阐释。
高屋建瓴地描述市场的需求以及本企业的产品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
走进街区,一片繁华,到处高屋建瓴!
韩信以锐不可当,高屋建瓴之势一路夺得胜利,业已定了三秦,平了齐地,立下了大功劳。
将军的意见如高屋建瓴,不同于流俗。
令国人瞠目结舌的高屋建瓴,总喜追求高入云端的外部形象吗,却忽视脚踏实地的务实。
你的回答听起来越"高屋建瓴"越好。
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他那种高屋建瓴的档次。
领导的发言高屋建瓴又玄机暗藏,使小王一时琢磨不透,心里就像揣了几十只小兔子一样。
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高屋建瓴,雄浑奔放。
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郭沫若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高屋建瓴,雄浑奔放。

高屋建瓴相关成语

高屋建瓴翻译

俄语: могучий размáх

高屋建瓴成语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