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ju gong jin cui]
常用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
注音: ㄐㄨ ㄍㄨㄥ ㄐ一ㄣˋ ㄘㄨㄟˋ
繁体 鞠躳儘瘁
简拼 JGJC
结构 补充式成语
分类 成语结构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鞠躬尽瘁释义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鞠躬尽瘁典故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参看“三顾茅庐”)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后出师表》的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

鞠躬尽瘁用法说明

鞠躬尽瘁作谓语、定语;指恭敬谨慎。

鞠躬尽瘁例句

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尽瘁。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
赤胆忠心为党,廉洁奉公行政,呕心沥血为民,鞠躬尽瘁奉献。
防腐当好人民公仆,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
智者为官,替国分忧,为民解难,鞠躬尽瘁,一生尽得平安。
鞠躬尽瘁为人民,人民永远怀念你。
周总理鞠躬尽瘁,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丰功伟绩。
他是个苛刻的老板,要求手下的人对他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永远怀念他。
她为推展学前教育,鞠躬尽瘁,贡献良多。
王老先生为社区服务,其鞠躬尽瘁的精神,令人感佩。
他可以为公事鞠躬尽瘁,牺牲所有假期。
他一生对国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鲁迅对人民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推展全民脱盲教育运动,已是鞠躬尽瘁,令人钦佩不已!
周总理为了祖国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不怕劳苦地贡献自己的一切直至死。
诸葛亮为了蜀国为了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能受总经理如此器重,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不负他的厚望(鞠躬尽瘁造句)。
法包拯无私无畏,为民伸冤;师海瑞两袖清风,一心为国;缅诸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对破布忠心耿耿,替破布摇旗呐喊,把破布奉为神明,为破布鞠躬尽瘁,那就是一种愚忠。

鞠躬尽瘁的成语谜语

佝偻病

鞠躬尽瘁翻译

日语: 国事(こくじ)に全力(ぜんりょく)を尽(つ)くす
俄语: отдáть все силы
其他: <法>se dépenser sans réserve <s'épuiser au service du pays>

鞠躬尽瘁成语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