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

lǐ shàng wǎng lái [li shang wang lai]
常用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
注音: ㄌ一ˇ ㄕㄤˋ ㄨㄤˇ ㄌㄞˊ
读音: 尚;不能读作“tǎnɡ”。
繁体 禮尚往來
简拼 LSWL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分类 成语结构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礼尚往来释义

尚:注重。在礼节上要注重有来有往。后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对你就怎么样。

礼尚往来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引起了鲁定公的重视,经常到宫中讲学。季府的总管阳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借故不见他。一次特地给孔子留下一只烤乳猪,知道孔子最讲究礼尚往来的,终于得到孔子的回访

礼尚往来用法说明

礼尚往来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际关系。

礼尚往来例句

雯青顾全同僚的面子,也只好礼尚往来,勉强敷衍。(清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爱情,不像礼尚往来,往往付出的,回来的不一定是正比。
在我们国家非常讲究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建立友谊的最基本道理。
不是说礼尚往来吗?怎么老是我们送他礼,而没见他回过礼?
西方人不是很重视礼尚往来,尽管他们也常常在节日,生日和拜访时向亲朋好友赠送礼物。
人际交往要注意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很好的传统,它可以显示人们的慷慨和关心,直至这种习俗被商业化。
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虽不喜欢对方,但礼尚往来,只好勉强敷衍应付。
许多机关单位的庆典活动以及人们礼尚往来,也把内画作为别具特色的纪念品。
最好的维系友情的方式之一就是礼尚往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尚往来的良好的优良的传统美德。
自古礼尚往来,所以投桃报李本是应该。
礼尚往来既是传统的民俗,也是人情交际的礼貌。
对方既然让我们免签证入境,我们礼尚往来,当然也开放对方国民免签证入境。
他们经常邀请我们,我们只好礼尚往来邀请他们到我们家。
礼尚往来,我也回寄老友一张贺年卡。
讲究"礼尚往来"是中华传统,这种消费心理到了年节尤其突出。
礼尚往来,亨利国王该用什么豪华公馆招待外国贵宾呢?
对方老是刁难我们的产品,礼尚往来,我们也要对他们的产品加以设限。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有礼义之邦的美称,在现代社会中礼尚往来也是社会交际的常识。
我过生日时,他送我一个生日蛋糕,他过生日时,我也送去一份,礼尚往来嘛!

礼尚往来变体形式

礼;不能写作“理”;尚;不能写作“上”。

礼尚往来变体形式

礼,不能写作“理”;尚,不能写作“上”。

礼尚往来的成语谜语

敬人者受人尊敬

礼尚往来翻译

日语: 礼は往来(おうらい)をたっとぶ
俄语: на подáрок нáдо ответить подарком же
其他: <德>Hǒflichkeit beruht auf Gegenseitigkeit <jm etwas mit gleicher Münze heimzahlen>

礼尚往来成语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