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

kuàng rì chí jiǔ [kuang ri chi jiu]
常用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
注音: ㄎㄨㄤˋ ㄖˋ ㄔˊ ㄐ一ㄡˇ
读音: 旷;不能读作“ɡuǎnɡ”。
繁体 曠日持久
简拼 KRCJ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分类 成语结构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旷日持久释义

旷:荒废;耽搁;持:持续;拖延。耽搁时日;长期拖延。

旷日持久典故

  战国时期,有个名叫荣口(口为上分下虫,音fen)的人,被燕国封为高阳君,并派他为统帅,带领军队攻打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一带)。荣fen很会打仗,赵王得到消息后,非常害怕,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国相赵胜想出一个办法,说道:“齐国的名将田单,善勇多谋。我国割三座城池送给齐国,以此作条件,请田单来帮助我们带领赵军作战,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但大将赵奢不同意这么做,他说:“难道我们赵国就没有大将领兵了吗?仗还没有打,就先要割三座城池给齐国,那怎么行啊!我对燕军的情况很熟悉,为什么不派我领兵抵抗呢?”  赵奢还进一步分析道:“第一,即使田单肯来指挥赵军,我国也不可能一定取胜,也可能敌不过荣fen,那就是白请他来了;第二,如果田单确实有本领,但他未必肯为我国出力,因为我国强大起来,对他们齐国称霸不是很不利吗?因此,他不可能会为我国的利益而认真地对付燕军。”  接着,赵奢又说:“田单要是来了他一定会把我们赵国的军队拖在战场上,‘旷日持久’,荒废时间。这样长久地拖下去,几年之后,会把我国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掉。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赵孝成王和国相赵胜还是没有听赵奢的意见,仍然割让三城,聘请齐国的田单来当赵军的统帅。结果,不出所料,赵国投入了一场得不偿失的消耗战,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只夺取了燕国一个小城,却没有获得理想的胜利。

旷日持久用法说明

旷日持久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旷日持久例句

这厮们死守不出,便要旷日持久。(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八回)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为了几百元钱,他们在法庭上开始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旷日持久的战争结束了,人们终于盼到了韬戈卷甲的这一天。
旷日持久的解放战争最后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终。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史无前例的挑战等待着我们。
欧洲两个最易动怒的邻国间一场旷日持久的争吵变得不堪入耳。
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中国军民旷日持久的浴血奋战牵制和消灭了日本法西斯的大量有生力量,最终促成其败降。
如果这事业,这样旷日持久和不知疲乏,又能这样英勇不屈而威风凛凛,那才好呵!
函数概念对数学发展的影响贯穿古今、旷日持久。
接踵而来的是一场为受难家属偿付抚恤金的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

旷日持久变体形式

形容时间拖得很久;所办的事情仍不见显著的成效。

旷日持久变体形式

旷,不能写作“扩”或“矿”。

旷日持久翻译

日语: 時間をむだに費(っぃ)やして事を長引(ながび)かせる
俄语: затянуть надолго
其他: <德>lange dauern <sich in die Lǎnge ziehen>

旷日持久成语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