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

tóu bǐ cóng róng [tou bi cong rong]
常用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
注音: ㄊㄡˊ ㄅ一ˇ ㄘㄨㄥˊ ㄖㄨㄥˊ
读音: 戎;不能读作“jiè”。
繁体 投筆従戎
简拼 TBCR
结构 连动式成语
分类 成语结构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投笔从戎释义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投笔从戎典故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奉献自己。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  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投笔从戎用法说明

投笔从戎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投笔从戎例句

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投笔从戎”的经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志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
你拿什么和他比,他能够投笔从戎你可以吗?
历史上有很多为人都是投笔从戎的,我们孩子啊犹豫什么呢。
有时候我也想像他一样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但是我做不到。
投笔从戎不是坏事,但是我们要真正做到还需要考虑三分。
战事一举,他立即整装返国投笔从戎。
抗战时,许多在学青年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抗日行列。
抗日战争爆发,革命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抗日的前方。
当你想投笔从戎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家庭呢。
如果你现在想投笔从戎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够做到的。
抗日战争期间,有多少热血青年投笔从戎,谁也数不清啊!
如今国家有难,好男儿当投笔从戎,报考军校。
报国不一定要投笔从戎,在自己岗位上好好努力也是一样。
为了抵抗外侮,许多青年纷纷投笔从戎。
抗战时期,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走上了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革命道路。
好男儿,当自强,投笔从戎上战场。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进步青年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投笔从戎的同学可不少呀!
在最后他也和他的表哥一样投笔从戎了,然后他们这个家就彻底空了。
我长大以后也要学班超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战争爆发后,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前线。
投笔从戎:大伯父高中结业后投笔从戎,步入军校就读,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日军大举入侵我国时,有的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有的人却楚囚对泣,束手待毙。
队上的干部,大多是投笔从戎的年轻学生。
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

投笔从戎变体形式

戎;不能写作“戊”。

投笔从戎相关成语

投笔从戎变体形式

戎,不能写作“戊”。

投笔从戎的成语谜语

秀才当兵

投笔从戎翻译

俄语: остáвив кисть,брáться за оружие
其他: <法>renoncer à la vie civile pour la carrière des armes

投笔从戎成语拆分